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之道(低头也是一种大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软胜过坚硬,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妥协,就是让自己的思想、思维有了水准,思路有了突破。

当张扬的个性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低头”被越来越多的人淡忘时,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自己:为什么我们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为什么我们会怀才不遇?为什么我们会愤世嫉俗?为什么我们会碰得头破血流……

战术性让步,是为了战略性的获利。人际交往中,暂时的低头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开道。商业较量中,适当的让步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或损失的最小化。

爱情往往很脆弱,越爱越容易彼此伤害。感情发生危机时,不要做那个因一时冲动而亲手放掉爱情的傻瓜,在适当的时候,低头,说对不起,只因为爱。

内容推荐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做爬山,有的人在山脚下刚刚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身处什么位置,请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时时警醒自己。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记住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让,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更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嬗变经营,是一种处事的姿态,是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让,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的道。

目录

寄读者

第一章 妥协是一种艺术

度,衡量聪明的尺子

把锋芒藏在口袋里

让人不是怕人

驴子向你叫,你可别向它叫

让取笑者自取其辱

能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低头获得好人缘

时时处处留有余地

机智巧妙地说“不”

俯仰之间——做稻穗还是做稗子

第二章 能识时务,方为俊杰

和为贵,忍为高

处世当“以贱为本”

我就是个厚脸皮

学会自己胳肢自己笑

善于吃亏,精明之举

驾驭情绪,掌握命运

低头只是“短暂的策略”

卧薪尝胆,只为放手一搏

做个圆滑的老实人

委曲求全是生存的代价

第三章 职场博弈,信步闲庭

应届大学毕业生:你只值300元

“海龟”之沦为“海带”

面子事小,前途为重

学会适应不同风格的上司

记住,老板永远是对的

与同事相处之“太极云手式”

做职场中的“猪八戒”

职场中得罪不起的8种人

提防身边的“小鞋”专业户

怎样正确对待“怀才不遇”和“大材小用”

第四章 亦圆亦方,厚德载物

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

何谓管理的“方”和“圆”

尊重:现代管理学的信条和原则

糊涂老板最精明

选择人才不苛求

宽容是一个老板的美德

上善若水,刚柔并济

做个不对下属发火的老总

一切责任在我

你会给下属“修路”吗

第五章 善用商场“柔道术”

惟谦卑者生存

大智若愚方能驰骋商场

让大象也能跳舞

暗渡陈仓,步步为营

索尼VS三星:从冤家到伙伴

卡内基VS摩根:钢铁大王的龙虎斗

做企业永远不能飘飘然

以四两力,拨千斤重

适时放弃,方能败中求胜

第六章 战术让步,战略获利

先得寸后进尺

巧用“新瓶装旧酒”

取法其上,适得其中

练就一套“变脸”功夫

掌握谈判时的让步技巧

成功商务谈判的让步策略

抓住要害,以退出要挟对方

如何在生意中让步

低姿态的市场竞争战略原则

第七章 低下头,才能看见爱

有一种爱叫弯曲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善用婚姻“控诉”

学会“曲线救家”

夫妻之间也要“难得糊涂”

善于低头的女人是厉害的女人

懂得让步的男人是聪明的男人

因为爱你,所以低头

试读章节

把锋芒藏在口袋里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懂得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心理,做到不露锋芒,这样既能有效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70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菱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带剑的人,他劝谕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问及他如何治理渤海。

龚遂想,如果说自己任用贤材、严格执法、赏罚分明,必有自表其功、自矜其能之嫌,难免为自己招来一些麻烦甚至祸事,于是很巧妙地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宣帝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读过《三国演义》后会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了。

在刘备那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

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一些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斩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

李广,汉之飞将军也,是令匈奴兵闻风丧胆的大将,但终以自刎了结此生。细想之下,这与李广平日处事作风有很大关系。他与将士同甘共苦,对他的军士视如子弟,真正作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得到众勇士的拥戴,而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他却不知韬光养晦,让汉家军几乎成了李家军,难免遭到皇帝们的猜忌。而且他性格自负,为人处事异于同僚,自然也没有人会为他求情说好话了。

作为一位具有非凡勇敢和机智,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领而言,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赞同,且被官宦形成的圈子所排斥,这时候获得的民心和名声,事实上对他是相当不利的。李广一生与匈奴进行了七十多次战争,却未被封侯,就是最好的证明。做人虽然应该正派,刚正不阿,但大丈夫亦需要审时度势,把握机会,而不该锋芒太露。“中庸”之说,应该就是为人之道吧!

工作中人人都想出头,野心人人有,可惜升职加薪的事一向是僧多粥少。在办公室里若过分显露自己对事业或职位的野心,无疑是公然挑衅同事、上司,使同事对你提高戒心,就是老板也要担心你是不是暗中觊觎他的高位,对你百般提防,甚至把你架空、外调。

所谓“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野心可以有但不可露,事事强出头、求表现,反而会招致异样眼光。你可能会不解,表现积极难道有错?基本上,积极是值得鼓励的工作态度,但若积极到过了份,抢了别人太多风头,会让别人觉得在公司的地位受到威胁,看不过去;心眼较小的人甚至会暗中扯你后腿、耍些小动作阻挠你的工作进行。

最好的方式是称职地做好份内之事,保持卓越的表现,尽量维持低姿态,不要给别人威胁感。“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大话上。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展示也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

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巧妙的掩饰是赢得赞扬的最好途径。不要一下子展示你所有的本领,慢慢来,逐次增多。赢得一次辉煌的成功后再进行下一次,获得热烈的掌声后期待更大的成功。

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都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P7-9

序言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在愤怒中得到内心的平和,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调整好自己前进的步伐,在硝烟弥漫的商场上纵横捭阖?这就是“让”的学问。精通“让之道”者,总能保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

著名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进门时昂首挺胸,没想到一头撞在门框上,疼痛不已。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着说:“很疼吗?这可能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因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从中领悟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无独有偶,有人问过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真是荒谬!”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身高五尺,倘若如你所说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不错,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低头。”

当张扬的个性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低头”被越来越多的人淡忘时,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自己:

为什么我们会与社会格格不入?

为什么我们会怀才不遇?

为什么我们会愤世嫉俗?

为什么我们会碰得头破血流?

在一个社会群体里,老把自己当作主角,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嘲笑你,现实会让你感到格格不入;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敢于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使自己走向成熟……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做爬山,有的人在山脚下刚刚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身处什么位置,请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时时警醒自己。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记住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让,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更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嬗变经营,是一种处事的姿态,是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让,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的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之道(低头也是一种大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8799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