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色家书(共产党员的初心)
内容
内容推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革命战争年代,家书是一封绝笔,是一纸宣誓,是革命历史最真实的见证。先烈们用朴实的语言,叙述着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抒发着他们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
本书遴选了17封有代表性的红色家书,经权威专家解读,挖掘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多角度展现英雄们矢志报国的决心和崇高坚定的革命理想。品读家书,让灵魂得到升华,党性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传承好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目录
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张太雷写给妻子陆静华的一封信(1921年)
兢兢业业以图成功于万一耳——向警予写给亲人的信(1923年)
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夏明翰致亲人的信(1928年)
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陈觉与赵云霄的遗书(1928年、1929年)
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是要改造世界——王若飞致舅父黄齐生的信(1932年)
每天应常学习不可偷懒——邓中夏写给狱中妻子的信(1933年)
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刘伯坚写给亲属的信(1935年)
最后的一线希望——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1936年)
用这洪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冼星海写给母亲的信(1937年)
别时容易见时难——左权致妻子刘志兰的信(1942年)
孩子起名叫“流离”吧——彭雪枫写给妻子林颖的一封信(1942年)
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呼哭——冯庭楷写给哥哥的信(1946年)
我以毕生至诚敬谨请求入党——续范亭写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信(1947年)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江姐的托孤家书(1949年)
需要比他人更耐苦更努力——徐特立写给女儿徐静涵的一封信(1949年)
我这个官是“焦官”——谢觉哉写给子女的信(1950年、1962年)
您所牵挂的这片土地也变得富饶美丽——焦裕禄女儿写给离世父亲的家书(2013年)
序言
初心·创新·融合
从2019年7月1日起,山西广播电视台所属山西综合广
播在每晚22:00—22:30连续推出30期“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节目《红色家书·记忆》。这组系列
节目以高度的思想性、别致的切入点、艺术化表达以及精
良的制作,充分体现“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
思路。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广泛好评,成为一档难得的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爆款”,为用声音话语打造
红色题材广播精品节目提供了一个范本。
一、初心不改: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1949年4月24日,解放战争史上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
、人民解放军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太原战役以
人民的胜利告捷,早已集结在榆次南合流村的太原市军管
会电台接管组的同志们冒着尚未散尽的硝烟,满怀兴奋和
期待入城接管了国民党“山西广播电台”。经过紧张的抢
修、调试,4月25日晚上21时50分,伴随着《渔光曲》,“
太原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发出山西人民广播第一声。70
载时光荏苒,山西广播电视台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党
的声音,恪守为民情怀,一代代广电人用智慧、汗水、青
春乃至生命写就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对事业的挚
爱。红色基因决定红色气质,红色气质传播红色声音。作
为第一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单位,
山西广播电视台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作为全省主流媒体
必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中当先锋、做表率,将创新创优、打造精品作为
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的重点任务;二是作为全省新闻宣传的
主平台、主阵地,承担着全省主题教育的宣传任务,结合
庆祝建党98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节目就是其中的一项重大主题宣
传任务。
诵读红色家书,牢记初心使命。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战
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上对敌斗
争第一线。在生与死、义与利的抉择关头,在走向刑场的
壮烈时刻,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他们将自己的信仰和
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墨,写成一封封饱含激情、亲情与爱
情的家书。这些红色家书,是最真实的党史读物、最生动
的红色教材,也是先辈们留给后人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山西综合广播组成《红色家书·记忆》节目组,经过认真
调研和精心策划,从100多封家书中选出30封,邀请中央广
播电视总台和山西省知名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各行业有突
出贡献的30位读信人深情诵读;邀请6位文化学者、党史专
家倾情解读书信背后的故事,以红色家书为小切口,传播
和弘扬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该节目不仅使采编播人员重
温和铭记广电人的初心与使命,还用生动鲜活的历史事实
直击受众心灵,让人们的精神得到升华,在全社会引起了
广泛共鸣。
二、创新为要:求新永远在路上
对当代新闻工作者而言,创新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
。《红色家书·记忆》作为一档主旋律广播节目,最大的
难点在于如何将书信及其主人公背后的故事播讲得吸引人
、感染人、激励人。书信具有极强的私密性,节目组选择
红色家书这个角度来观照和解读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用小切口表现大主题,字里行间跃动着革命者信仰的力量
,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与丰盈的精神世界。
《红色家书·记忆》在节目模式上力求创新,以音频
为载体打造“声音艺术”,集阅读、朗诵、鉴赏和具有新
时代特点的解读、评论于一体,用各种优质要素资源构建
和成就一档广播精品节目。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节目组广
发“英雄帖”,招募和吸引了众多听众报名读信,体现出
“人民广播大家办”的开放互动理念。6位受邀的“拆信”
专家分别来自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内高校以及媒
体、作协等,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对党史了解透彻,解
读语言极具文学色彩,从而精彩还原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
,带领听众走进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和沸腾火热的建设时
期,感受红色故事背后无数革命先烈和前辈为中国人民谋
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炽热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坚定不
移的理想信念。
《红色家书·记忆》在策划之初,就按照精品的要求
,以创新广播话语为载体,追求艺术化精彩表达,从录音
、剪辑、配乐,到新媒体呈现的版式,细心打磨每一个环
节。节目深刻挖掘出红色家书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理想信念
和家国情怀,情感浓烈,感人至深。节目在制作过程中注
重雕琢细节,通过时间脉络、事件线索,将书信所表达的
真挚感情和嘉宾解读有机结合,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手
法细腻。如:诵读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家书这一期节目,编
辑在大量选取冼星海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片段的基础上,
特意将众人清唱的歌曲版本融入其中,这种无配器渲染的
曲调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有机融合,真实感和现
场感极强。在此背景下,朗读者的激情诵读和读信嘉宾的
深情讲述相互契合,更让听众在辽远悠长的时空氛围中产
生无限想象,使节目内涵更加丰富厚重,体验愈加铭心刻
骨。
三、融合传
导语
《红色家书·记忆》节目组以红色家书为小切口,传播和弘扬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该节目用生动鲜活的历史事实直击受众心灵,让人们的精神得到升华。
本书作为该节目的同名书籍,不仅能够为党员培训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而且对传统媒体融合创新和丰富红色题材内容及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
精彩页
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张太雷写给妻子陆静华的一封信(1921年)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之一,对人民军队的创建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广州起义第一次在中国使用了“红军”的称号,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作为广州起义总指挥的张太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太雷,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与瞿秋白、恽代英一起被誉为“常州三杰”。张太雷198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19年参加革命,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法律系,1927年在领导广州起义时牺牲。尽管他的一生如此短暂,但他为组建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李大钊领导的中共早期组织北京共产党支部的重要成员;参加了一系列建党、建团的重要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中国共青团”)的创建者之一;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建了人民军队;多次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革命活动,是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
【读家书】
读信人:杜佳梁
杜佳梁,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山西新闻》《全省新闻联播》播音员,《今日微头条》主持人。
1921年初,张太雷在前往苏联学习前给妻子陆静华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探求学问的理想和心志,并劝导妻子也用功学习,成为一名独立女性。这封信是张太雷的亲属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有些残损。家书原文:
我此次离家远游并没有什么口口,你们也不必对于我有所牵挂。我觉得现在我做事,总不能说可以长久,今天不知明天如何,这样心境不能安定,心境不安定是如何痛苦呵!我想最好能自己独立生活,不要人家能操纵我的生活,所以我立志要到外国去求一点高深学问,谋自己独立的生活。我先前本也有做官发财的心念,所以我想等明年去考高等文官考试,但我现在觉悟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做了官,发了财,难保我的道德不坏。常常在官场中混,与那些不好的人在一起,嫖赌娶妾的事情或不能免。倘若是这样了,非特我的身体、道德要坏,恐怕家里要受莫大的苦处,你也看见多少做官发财的人们多嫖赌娶妾。倘若我做了官,发了财,我自己也不能保不替[像]他们一样做坏事。唯有求得高深的学问,既可以自己独立谋生,不要依靠他人,这样就用不着恐惧失去饭碗,心境自然也就安定,心境安定是寿长的最要紧的事,又可以保持我清洁的身体,高尚的道德;不至于像那些做官的发财人一样嫖赌娶妾做坏事。我觉悟着做官发财替(与]福气是完全相反背的;因为做官发财的总是嫖赌娶妾的。就是不嫖、不赌、不妾,他们的心境亦决不会安定的,因为做了知县想做知府,赚了二百块一月,又想三百,他们的欲望决[绝]不会满足,欲望多的人决不会长寿和安乐的。所以我说做官发财决[绝]不是福气。真正的福气是心广体胖;心广体胖一定要心中无所忧虑,要不嫖不赌不娶妾。但是一个人要心中无所忧虑,先须得生计独立,就是说做事不要靠人家引荐,要人家来请,即使人家不来请亦能有饭吃。这样,只有有了高深学问才能够。一个人有了钱要不嫖不赌不娶妾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这种不是能够用人力禁止的,必须使他能有别种快乐之事去代替这种坏的快乐事体。求学问是一种最快乐的事。在有学问的人看,那嫖赌等多是痛苦而不是快乐,所以他们决[绝]不会去做那种事的。你看见多少真正读书的人(如你爹爹)多是这样。所以我决计外国去游学求一点学问,将来可以享真正的幸福。你也可以享真正的幸福,母亲也享真正幸福。但是我们现时不能不尝一点暂时离别的苦,去换那种幸福。你情愿不情愿?我想你是一个明白人,一定是情愿的,并且赞成的。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色家书(共产党员的初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红色家书记忆节目组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306428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8
CIP核字 2019215049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9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