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集》对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借鉴意义。就“非遗保护与中华传统文化之复兴”“非遗保护之现状与经验交流”“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 目录 时空相异古今通融 ——文化遗产形态研究的价值意义/王福州 草原“非遗”今非昔比 ——参加“非遗”工作十五年的一点感受/巴·布和朝鲁 千年古乐“南音”在台湾 ——传承及传播的概况报告/陈美娥 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尝试/龚鹏程 习琴记 ——书斋舞台田野之间的四川扬琴研习报告/李伟 传统造园与题署/刘托 传统戏曲表演套路的采录、传习与展演 ——以台湾歌仔戏“站头”为例/蔡欣欣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的多样性与永续性/蔡宗德 找回同吃一锅饭:东布青的文化实践历程/胡克纬 台湾地区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知识与实践”保护的经验 ——以兰屿“水源水渠与水芋田系统”为例/杨政贤 传承人/动力场/语境化:来自“非遗之后”项目组的报告/杨晓 进一步完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档案建设 ——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谈起/张庆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王福州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04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6 |
CIP核字 | 2021187582 |
中图分类号 | G1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