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桥倩影--豪夫小说选/德国浪漫派文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所采撷的《小矮子木克》、《年轻的英国人》、《冷酷的心》、《希尔施古尔登》和《斯蒂恩福尔岩洞》,都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情节紧张,描绘生动,怪诞离奇,引人入胜。《小矮子木克》讽刺、批判了统治者的愚蠢、贪婪和对普通人的欺辱,给人民群众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在《年轻的英国人》中,作家所要讽刺的是市民的愚昧无知和模仿做作,竞把一只猴子当做了英国绅士;而在《冷酷的心》中,作家写了富人的贪婪,穷人的梦想,为了金钱,竟然出卖自己的良心,金钱使一个正正派派的烧炭工,堕落成为一个六亲不认、赶走母亲、逼死老婆的浪荡子。作家在故事的结尾作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语:“贫穷而知足,比财宝成堆而怀着一颗冷酷的心要好。”作家善于在民间文艺中撷取他所需要的素材和形象,然后进行加工,写出他所要写的人物,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他有意识地揭示现实的社会关系,鞭笞他认为丑恶的现象,这一切正是作家在短短的数年创作中所留给人们的可贵的东西。

总之,豪夫的作品很有教育意义,相对其他德国浪漫派小说而言,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其中许多名篇还被改编成电影,蜚声世界影坛。

内容推荐

本书采撷了豪夫的七则中短篇小说,按创作年代排列。开场篇《小矮子木克》是德国家喻户晓的名篇,讽刺和鞭挞统治者的愚蠢和贪婪;中篇小说《艺桥倩影》讲述大学生弗勒本和美貌绝伦的女丐约瑟芬之间凄婉曲折的爱情故事;小说《幻想》记述作者及朋友间放荡不羁、纵酒取乐的滑稽行为,对世界、人生及艺术进行批评,给人启迪,发人思索;《冷酷的心》、《年轻的英国人》等其余各篇是惊险离奇的故事、都给世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目录

译本序

小矮子木克

艺桥倩影

幻想

年轻的英国人

冷酷的心

希尔施古尔登

斯蒂恩福尔岩洞——一个苏格兰传说

试读章节

小矮子木克

从前,在我亲爱的故乡尼克亚镇上,住着一个人,大家都叫他小木克。我至今还能够清楚地回忆起他来,尽管我那时候年纪还很小,特别由于他的缘故,我还曾经被父亲抽打得半死。我认识小木克的时候,他已经是个老人了,然而还只有三四尺高。他的体形很特别,身体是那么瘦小,却扛着一颗又肥又大的脑袋,比旁人的脑袋肥大得多。他单身一人住在一座大房子里,连饭菜也是自己动手做。每个月,他只出门一次,所以,如果中午时分屋子里没有升起浓浓的炊烟,镇上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死是活;不过,到了黄昏,倒经常看见他在屋顶上走来走去,从街上望去,还以为只是他的那颗大脑袋在屋顶上移动。

我和伙伴们都是些顽皮孩子,对每一个人都喜欢开开玩笑,嘲弄一番,所以,每逢小木克出门的日子,对我们来说,每一次都是一个欢庆节日;在这一天,我们聚集在他的屋子外面,等着他出来;当大门打开的时候,首先是他的大脑袋朝外面张望一下,脑袋上还戴着很大的头巾,然后是那小小的身体跟了出来。他的身上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小外套和一条宽大的长裤子,系着一条阔阔的腰带,腰带上佩着一柄很长的弯刀,长得叫人闹不清是木克插在弯刀上,还是弯刀悬在木克身上。他一走出大门,空气里马上震荡着我们的欢呼声,大家把自己的帽子往空中抛去,发疯似的围着他跳跃。小木克却一本正经地向我们点点头,跨着缓慢的步子,朝街上走去。他走起路来,两只脚踢踢踏踏的,因为他穿着一双又大又阔的拖鞋,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鞋子。我们这些孩子跟在他的后面奔跑着,不停地喊着:“小矮子,小矮子!”我们还为他写了一首有趣的小诗,到处吟唱,歌词是:

小矮子,小矮子,

住着一所大房子,

每月一次串门子,

活脱是个小矮子,

脑袋像个大山包,

转过头来瞧一瞧,

跑来抓吧,小矮子!

我们就常常这样闹着玩,我不得不惭愧地承认,我闹得最厉害,常常扯住他的小外套,有一次,从后面踩了他的大拖鞋,害得他摔了一跤,我却放声大笑,不过,当我看到小木克往我父亲的屋子走去时,我的笑声消失了,他真的走了进去,在里面停留了一会儿。我躲在大门旁边,看见木克由父亲陪着走了出来,父亲恭恭敬敬地扶着他,送到大门口,不住地低头哈腰,和他道别。我感到很不好受,继续在那里躲了很久,末了,饿得实在受不了,饥饿比挨打更可怕,只得跑了出来,耷拉着脑袋,低声下气地走到父亲的跟前。

“我听说,你侮辱了善良的木克,是不是?”他说,声调非常严厉,“我要给你谈谈木克的事迹,你就不会再嘲笑他了。不过,首先要你尝尝常规的滋味。”

常规就是挨打二十五下,他计算得准准确确,绝对不马虎。他拿来了他的长烟管,旋下琥珀做的咬嘴,打了我一顿,打得比过去任何一次都厉害。

打完二十五下,他命令我仔细听着,就给我讲述小木克的事迹:

小木克原名木克拉什,他的父亲在这儿尼克亚很有声望,但是很穷。他几乎也像现在的儿子那样,过着隐居生活。对这个儿子,他实在喜欢不起来,因为那种矮子的形态使他感到丢脸,也就让他无知无识地长大。小木克长到十六岁,仍旧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孩子,而那位父亲,是个严厉的人,老是责骂他,说他早已过了穿破童鞋的年纪,还是这么呆头呆脑的。

有一次,老人摔了一跤,摔得很厉害,竟然摔死了,留下个小木克,又穷又没有知识。狠心的亲戚们因为死去的人无法还清欠他们的债,把可怜的小家伙撵出家门,要他到茫茫的世界中去自寻生路。小木克回答说,他已经准备出发,只求他们把他父亲的衣服交给他,这个要求获得了许可。他的父亲是个魁伟强壮的人,所以,这些衣服并不合他的身材。不过,木克很快想出了办法,把太长的地方剪剪短,然后穿在身上。大概他忘了把太肥的地方也要裁裁瘦,因此他的服装奇形怪状,就像他今天的这副模样:大头巾,阔腰带,肥大的裤子,蓝蓝的小外套,都是他父亲的遗物,从此他一直穿戴着这些东西;他父亲的那把长长的大马士革弯刀,他把它插在腰带里,然后抓了一根小棍棒,出门流浪去了。

他高高兴兴地漫游了一整天,相信自己是出门寻找幸福的。当他看见地上有一块碎片在阳光下闪烁,就拾起来藏在身上,相信它会变成最美丽的钻石;如果他远远地看见清真寺的圆顶像火一样绚烂,瞥见一个湖泊像镜子一样光洁,就满心喜悦地奔过去,以为自己来到了神奇的仙境。可是,啊哟!刚走到近旁,幻境消失了,他精疲力竭,饥肠辘辘,提醒他仍旧处身在尘世的大地上。这两天里,他就这样东奔西跑,又饿又担忧,不顾一切地寻找自己的幸福。田野里的野果是他唯一的食物,坚硬的地面是他过夜的床铺。第三天早上,他从一座小山上瞥见一座很大的城市。半轮明月亮晃晃地照着它的城垛,五彩缤纷的旗帜在屋顶上闪耀,似乎都在向小木克招手,要他到那里去。他惊异地站定了,打量着这座城市和周围的景物。

“不错,小木克将会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幸福,”他自言自语,高兴得直跳起来,连疲劳也忘了,“要么上那儿去,要么什么地方也不去!”

他振作精神,向城市走去。可是,尽管城市似乎离他很近,他却一直到中午才走到,因为他那小小的肢体几乎完全不听他的使唤,不得不经常在棕榈树荫下歇歇脚,缓缓气,最后,总算走到了城门口。他整一整小外套,把头巾缠得更漂亮,把腰带扯得更宽大,长长的弯刀插得更倾斜,然后拭掉鞋子上的尘土,抓住小棍棒,壮壮胆走进了城门。

他游逛了好几条街道,可是,没有一个地方有人向他打开大门,也没有一个地方像他所想象的会有人招呼他:小木克,进来吧,这里有吃有喝,让你的两条小腿歇一歇!

他来到一幢漂亮的大房子跟前,满心渴望地打量着它,这时,一扇窗开了,一位老婆婆朝外面张望,用歌唱一样的声调叫喊着:

来吧,来吧!

热粥已经煮好,

餐桌已经铺好,

让你们吃得饱饱!

你们的邻居,来吧!

热粥已经煮好!

房屋的大门打开了,木克看见不少猫狗走了进去。他犹豫了一会儿,吃不准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跟着应邀入内,最后下了决心,向屋子里走去。在他的前面,走着两三只小猫,他决定跟随它们,因为通往厨房的道路,它们准是比他更熟悉。

木克走上楼梯,遇到那位刚才在窗口张望的老婆婆。她带着不高兴的神色望着他,问他来干什么。

“你邀请大家来吃粥,我正饿得要命,所以也来了。”小木克回答。

老婆婆放声大笑,说道:

“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怪模怪样的家伙。全城都知道,我煮东西是为了我那些可爱的猫儿,不是给旁人享用的,有时候,我也替它们邀请几位邻居做个伴,你自己也看到。”

小木克告诉老婆婆,他父亲死后,他的生活十分艰难,求她让他今天和她的猫儿一起吃上几口。小家伙的话说得很诚恳,打动了老婆婆的心,同意他做她的客人,十分丰盛地招待他吃喝。他吃饱后,精力得到恢复,老婆婆对他看了好久,说道:

“小木克,留在我身边给我干活吧!干一些不费力气的活,我不会亏待你的。”

小木克的这顿猫粥吃得津津有味,同意留下来,做阿哈伍齐太太的仆人。活计很轻松,不过很特别。阿哈伍齐太太养着两只雄猫和四只雌猫,每天早上,小木克必须替它们梳理皮毛,涂上名贵的油膏;太太出门的时候,他得照料这些猫儿,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必须给它们摆好碗碟,夜里还得安排它们躺在丝绸被褥上,裹上天鹅绒的毯子。家里还养着几条小狗,他也得伺候;不过,照料这些小狗倒不像伺候猫儿有那么多麻烦,阿哈伍齐太太是把猫儿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的。此外,木克的生活过得像在父亲的家里那样寂寞孤独,因为除了老太太,他一天到晚看到的只有那些猫儿狗儿。有一段时候,小木克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总是有吃的,活计又很少,老太太似乎对他挺满意,可是,那些猫儿渐渐变得淘气了,老太太一出门,它们就像着了魔似的在房间里乱窜乱跳,把一切东西都翻得七颠八倒,好多漂亮的器皿,因为碍着它们的道路,被碰得粉碎。然而,它们一听到老太太踏上楼梯,马上跳到它们的被褥上匍伏下来,还对她摇晃着尾巴,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阿哈伍齐太太一进门,大发脾气,认为都是木克闯的祸。他再三表明自己清白无辜,但是老太太不相信她的仆人,她只信任自己的猫儿,瞧它们的模样,多么纯洁无邪!

小木克悲伤极了,原来这里也找不到他的幸福,打定主意辞去阿哈伍齐太太家的差使。他在第一次的旅行中已经体会到,没有钱,日子是多么难过,他的女主人一直答应给他工钱,但始终没有给他,他决定,不管采用什么办法,也要把这笔钱弄到手。

在阿哈伍齐太太的家里,有一个房间的门始终关着,他从来没有看见里面是什么模样。不过,他经常听见老婆婆在里面把东西摆弄得丁丁当当乱响,他很想弄明白她在这个房间里到底藏了些什么。现在,他正在为他的旅费发愁,突然想到,那里可能藏着老婆婆的财宝。可是,房门总是牢牢紧闭着,他无法把财宝弄到手。

一天早上,阿哈伍齐太太出门了,有一条小狗咬住木克肥大的裤子,拉扯他,那副神态似乎要他跟它走。这条小狗,_向受到老婆婆的虐待,木克倒是百般爱护它,赢得它的好感。木克喜欢跟狗一起玩,就跟着小狗。小狗领着他走进阿哈伍齐太太的卧室,一直走到一扇他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小门跟前,门半开着,小狗走了进去,木克跟在后面,进去一看,真是喜出望外,原来这个房间就是他长久以来朝思暮想的目标。他到处张望,看看能不能找到金钱,结果什么钱也没有找到,只有一些旧衣服和形状古怪的器皿到处乱放着。其中有一个器皿特别引起他的注意。那是水晶做的,上面刻着美丽的图像。他拾了起来,翻来覆去观看。啊哟,糟了!他没有注意到,器皿上有一个盖子,只是松松地搁在上面。盖子掉落到地上,摔成千百块碎片。

P1-7

序言

维廉·豪夫(Wilhelm Hauff,1802—1827),德国作家,,生在斯图加特的一个官员家庭里,早年在布劳鲍恩修道院学校就读,后进图宾根神学院深造,但未取得牧师职位。接着他离开神学院当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随后游历法国、德国北部和中部,当过科达《有教养阶层晨报》编辑。他是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二二年被取缔的学生社团成员之一。早在那个时候,他就发表了倾向于自由和爱国主义的作品。他的创作哲学气不多,并受到当时流行的后期浪漫派的影响。他写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童话和诗歌,是童话使他跻身于世界文坛。

三卷本历史长篇小说《利希滕斯坦因》(1926)明显地受到了英国作家瓦尔特·司各特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个“浪漫主义的传统”(作家自语)作品,是幻想和现实融合在一起的作品。这个作品把围绕十六世纪符腾堡乌利希大公的斗争理想化,把出现在书中的各类人物的形象也理想化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贫乏,但它却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

标志着作家的创作方法从浪漫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的是中篇小说《艺桥倩影》(一译《艺术桥畔之女丐》)(1826)。

这篇小说讲青年弗勒本早年和友人求学巴黎,有一天晚上他在巴黎艺术桥畔遇见一个少女头戴黑帽,帽外披绿面纱,身穿黑衣,在向行人求乞。这个人影引起了青年的注意,他向少女施舍了几个法郎,并从少女嘴里得悉,女子的母亲患重病,无钱延医诊治,因此乞求路人解囊相助。弗勒本答应再次相助,并约定一周后再与女子见面。再次见面时女子告诉青年,母亲病情已经好转,她不愿再向人乞讨,却愿干活挣钱,自食其力。青年便让少女做些手工,待手工完成后便付她工资,这样,两人每隔三天总要见一次面,彼此之间产生了感情。后来青年要去英国游历,向少女暂时辞别,并约定日后再见。三个月后,青年返回巴黎,在约定地点去找那少女,可少女始终没有露面。青年心甚怅惘。若干年后,青年去找他的好友,在好友家里叙述自己上述的一番遭遇,主妇在一旁听后忽晕倒在地,一俟她清醒过来,人们才获悉那主妇便是当年艺术桥畔的女丐。如今她和昔日的恩人不期而遇,内心的死水复起微澜,昔日情牵艺桥,今日狭路相逢,感情上的变化,自有一番难言的痛苦……全篇尽写现实世界里的事情,无半点幻想和玄虚,作家在这里浪漫色彩已经淡化。

与《艺桥倩影》一样,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的作品还有《皇帝的肖像》(1827),在这个作品里,作家解决了围绕拿破仑真实历史形象的争执。

在艺术上更趋成熟的是作家的中篇小说《幻想》(1827)。这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的作品,作家把真实与幻想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表现当时社会特定现象的幽默讽刺画。酒鬼和酒神们作着想象中的对话,现实中的人物和历史上的人物坐在一起议论。没有伤感情绪的旧时代胜过了作家周围死气沉沉、庸俗可怜的市侩社会。

然而,这位年轻夭折的作家最有持久影响并使他蜚声国外的作品,则是搜集在他的《打扮成年鉴的童话》(1825一1827)里的若干故事。在这里,启蒙运动的传统和世界文学的影响继续获得了生命。用框形结构串写而成的故事集(《商队》、《亚历山大教长和他的奴隶们》和《施佩萨尔特客店》),没有一篇不是清新的童话,贯穿在作品中更多的是现实主义细节和非幻想的成分。这些东西常常表现出清醒而可喜的社会批判倾向和带有哲理的诲人意图,但不是在书中空发议论。本书所采撷的《小矮子木克》、《年轻的英国人》、《冷酷的心》、《希尔施古尔登》和《斯蒂恩福尔岩洞》,都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情节紧张,描绘生动,怪诞离奇,引人入胜。《小矮子木克》讽刺、批判了统治者的愚蠢、贪婪和对普通人的欺辱,给人民群众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在《年轻的英国人》中,作家所要讽刺的是市民的愚昧无知和模仿做作,竞把一只猴子当做了英国绅士;而在《冷酷的心》中,作家写了富人的贪婪,穷人的梦想,为了金钱,竟然出卖自己的良心,金钱使一个正正派派的烧炭工,堕落成为一个六亲不认、赶走母亲、逼死老婆的浪荡子。作家在故事的结尾作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语:“贫穷而知足,比财宝成堆而怀着一颗冷酷的心要好。”作家善于在民间文艺中撷取他所需要的素材和形象,然后进行加工,写出他所要写的人物,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他有意识地揭示现实的社会关系,鞭笞他认为丑恶的现象,这一切正是作家在短短的数年创作中所留给人们的可贵的东西。

总之,豪夫的作品很有教育意义,相对其他德国浪漫派小说而言,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其中许多名篇还被改编成电影,蜚声世界影坛。

施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桥倩影--豪夫小说选/德国浪漫派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豪夫
译者 商章孙//王克澄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49836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6.4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