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法律与说理(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文十四篇,内容涉及中国法律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而。书名“法律与说理”,出自书中倡言说理社会的篇章,其所关注者,与其说是某种法律的技艺,不如说是法的文明品性。而此种关切,不但代表了本书努力的方向,也表明了作者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期许。诚然,说理有其限度,人类行为之动因亦未可皆归因于理性,然则,理性及说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不因此而稍减。环顾周遭,放眼世界,作者坚信,此一题旨较之前已变得更加显豁也更加急迫了。 目录 现代化视野中的法律职业 中国当代法律人的困顿与责任 名誉权诉讼的中国特点以及司法的应对之道 百年风潮,再说“新民” 晚清法律改革中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 法律与信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民法典 再议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民法典 新闻与司法 再续传统,重拾法的公共性——以中国当代公益法运动的兴起为例 政治与社会变迁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需要一个说理的社会 重温改革精神 “要让法治成为文化”简评 人权与“动物权”之辩——对一种法治意识形态的省思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律与说理(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治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103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2-06-01 |
首版时间 | 2022-06-01 |
印刷时间 | 202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8 |
CIP核字 | 2022063924 |
中图分类号 | D920.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92 |
宽 | 13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