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作乐(音乐表演与聆听的社会意义)/音乐人类学跨文化研究译丛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新西兰音乐学家克里斯托弗·斯默的代表作,自1998年出版后影响甚广,受到美国“新音乐学”代表人物苏珊·麦克拉瑞等学者的推崇,是音乐人类学领域的必读书。作者构思巧妙,以从头到尾带领读者参加一场古典音乐会的讲述方式,将音乐所涉及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逐步揭示,论证严密,语言幽默,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音乐人类学著作。
作者认为,音乐的真正存在形态是作乐,音乐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行为,音乐会中的表演与聆听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仪式行为,是用来探寻、确认、宣示音乐参与者理想中的社会关系。音乐会的观众,不仅仅丰富了音乐的见闻和体验,他们更希望在音乐活动中重新思考和定位个人习以为常的社会关系模式。作者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重新思考、观察音乐表演活动和聆听行为,提供了新的跨学科研究视角,对音乐学理论研究有开放性的启示意义。本书属于《音乐人类学跨文化研究译丛》。
作者简介
洛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导,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出版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约百万字。荣获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一理论评论奖银奖,上海市优秀文艺人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连续第四至第七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种。
目录
前 奏 音乐与作乐
第一章 听乐之所
第二章 全然现代化的事件
第三章 与陌生人分享
间奏一 生物界的姿态语言
第四章 一个彼此隔离的世界
第五章 谦逊的鞠躬
第六章 召唤已故作曲家的在天之灵
间奏二 众艺术之母
第七章 总谱与分谱
第八章 和声,天籁之音
间奏三 社会建构出的意义
第九章 戏剧性的艺术
第十章 音乐是一种表现关系的戏剧
第十一章 作曲家的秩序观念
第十二章 音乐厅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十三章 孤独的非洲笛子手
尾 声 什么是好的表演?何以见得?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作乐(音乐表演与聆听的社会意义)/音乐人类学跨文化研究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西兰)克里斯托弗·斯默
译者 译者:康瑞军//洛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36830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2021-09-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374
CIP核字 2021059998
中图分类号 J60-05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