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健康与疾病的意义精选版)(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以中国中心的意识,罗芙芸揭示了卫生如何在19、20世纪成为中国的现代性表述中的紧要因素。她集中于一个中文概念“卫生”,作为贯穿时空和多样性的线索,并将其置于天津复杂的通商口岸环境之中。在19世纪末以前,卫生——被译为“卫生的”“清洁的”“健康”或“公共卫生”——与之相关的是饮食方、冥想和秘制方药。本书揭示了随着帝国主义暴力的到来,卫生的意义是如何从中国人的宇宙观转变为包含了诸如国家主权、科学实验、身体净化和民族适应性等方面的现代概念。本书阐述了卫生的现代性不仅改变了一座城市,还塑造了中国人立足于现代世界的卫生观。 作者简介 罗芙芸(Ruth Rogaski),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1996-2003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2004年至今在范德堡大学任副教授。罗芙芸主要研究中国清代与近代历史,包括东亚近代的医学史、城市史、妇女与性别史、社会文化史等方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健康与疾病的意义》于2004年出版,先后获得“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伯克夏女性历史学家会议年度最佳图书”“美国医疗史学会韦尔奇奖”。 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 “包治百病”:20世纪前的卫生 第二章 天津的卫生与疾病 第三章 医学的交汇与分流 第四章 中国通商口岸的卫生翻译 第五章 日本明治时期卫生翻译的转变 第六章 缺陷和主权:天津被占领期间的卫生现代性,1900—1902 第七章 可见与不可见:城市景观和卫生的边界 第八章 卫生和现代性的渴望 第九章 日本人在天津的细菌管理 第十章 细菌战和爱国卫生 结语 参考书目 导语 但凡对中国略有所知的人都会注意到卫生在国家日常生活中的中心意义。近来从制度和地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揭示了对卫生的迫切追求既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定义政治和社会现代性的标准。罗芙芸以其严谨的研究,考察1860至1950年代的天津,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耐人寻味的过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健康与疾病的意义精选版)(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罗芙芸 |
译者 | 译者:向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483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8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68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68 |
CIP核字 | 2020210866 |
中图分类号 | R19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2 |
宽 | 155 |
高 | 3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