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医学人类学十二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对医学人类学和日常生活关联、重要概念和相关理论前沿的一些综述。第二部分聚焦人类生育繁衍,向读者展现从人类学视角看科学技术在生殖领域的运用。第三部分分别探讨了对女性、老年人和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护问题。希以这本小书管窥医学人类学对西医“文化性”和“地方性”的解构,从而深入地了解生物医学所处的社会背景,会用人文的眼光理解它、批判它和欣赏它。 作者简介 朱剑峰 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杂志编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类学博士。主要从事医学人类学、科学技术人类学研究,尤其是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待生殖健康、选择性的生殖技术、基因测试的文化意义及日常实践;同时与公共卫生、健康传播学、生命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跨学科的合作。著有Winning the Competition at the Start Line:Chinese Modernity, Reproduction and theDesire for a “High Quality”Population(2014),发表多篇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章,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入选上海市浦江计划,合作主持香港GRF项目,并参与上海市卫计委和教委等主持的多个跨学科的医学人文项目。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论 日常生活与生老病死:人类学视野下的生物医学 第二论 医学人类学与医学人文教育 第三论“研究”与“建议”:医学人类学在精神卫生政策研究中的实践 第四论 问题奶粉事件辨析:一个基于行动者网络的视角 第五论 跨界与共生:全球生态危机时代下的人类学回应 第二部分 第六论 医学人类学研究的“沃土”:生育 第七论 赛博女权主义理论和生殖技术的民族志研究 第八论 新技术下的选择性生育: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生殖领域基因检测 第九论 “潜在性”的预测:人口质量监控与产前检测技术的民族志研究 第十论 当代人类学视角中的性别医学 第十一论 记忆、识别与照料政治:失智老人民族志田野研究的启示 第十二论 “管”:照护还是控制?——对上海城市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照护的民族志研究 导语 本书的目的是为医学人类学研究生教学提供参考,本书尤其适用于人类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经过第一学年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训练后,逐步开始自己的毕业论文田野研究之时。书中从全球生态危机、性别差异与医学、生殖领域基因检测、失智老人照料、医疗风险管理等十二个主题出发,通过民族志分析,阐述人类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人文意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医学人类学十二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剑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20097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4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2 |
CIP核字 | 2021191303 |
中图分类号 | R31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