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内陆深处(库切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1.或许你已经是库切的忠实读者,但《内陆深处》却与“耶稣三部曲”和《迈克尔·K的人生与时代》大不相同。翻开这本书,面对喃喃自语的女主人公,魔幻、悬疑的生活片断,位于内陆深处、常识之外的农场,会给你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2. 或许你已经见过了各式各样的女性角色,但库切笔下的这位女性的一生却极为不同寻常。她在偏僻的农场里出生、衰老,也在这座农场里挥起了反抗父权、粉碎一切的武器,在无数细碎的日与夜里咀嚼自己的人生,品味自己的孤独。库切的用意,她的特别,都值得我们仔细研读。

3. 译文、注释经过悉心打磨,语言深沉耐读。这是一个发生在幽深之地的奇妙故事,却并不飘忽难读;时空上与我们相距甚远,却未必会让我们感到陌生;由诺奖作家创作,但读来未必有曲高和寡之感。

内容推荐

“我的这些话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往何处去,它们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它们在一种荒凉而永恒的现在时态中呼啸着穿过一片片平原,没人去理会。”

 

故事发生在一块殖民地上,一个殖民者的女儿与威严的父亲和仆人们一起生活,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整日与荒野、孤独和空虚为伍。她感觉终日无事发生,除了自己头脑中的幻想。而在一连串弑父、藏匿罪证、委身男仆的故事后,人生中第一次经历大事的她继续将自己的幻想与真实重叠,不断拷问生活的真相,试图找到自己在殖民者父亲和仆人之间的身份,以及人生的意义。

作者简介

J.M.库切:

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两度获得布克奖,并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现居澳大利亚。

 

文敏:

译者,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专职记者工作之余翻译有J.M. 库切的小说《等待野蛮人》《内陆深处》《耶稣的童年》等;保罗·奥斯特小说《纽约三部曲》等;唐·德里罗小说《人体艺术家》等。共译有四百余万字四十种书。

媒体推荐

“一则现实主义寓言,有着荒凉的背景,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简练的语言。”

——《纽约时报》书评

前言、后记

译后记

 

|a|《内陆深处》是库切的早期作品,却是他最费解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相当诗意化的小说,行文带有玄思臆想的美感,通篇的阴暗色调好像粘连着无限思绪,从黑暗深处向无边之域弥散,间或带出明快的抒情段落竟是那么触目惊心。这几乎就是散文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鲁迅的《野草》。当然,它是小说,自有小说的叙事目标,这个弑父的故事有着扑朔迷离的情节和难以揣测的个人命运。书中采用了一种罕见的叙述手法,即以第一人称的叙述主体讲述一桩桩真假难辨的事件,其实是一个不确定的自我。女主人公直率的告白充满怨恨口吻,甚至往往是一连串恶毒的污言秽语。奇怪的是,那些粗鄙的言语丝毫没有村俗之气,嵌套在优雅、隽永的文辞中间倒是形成了一种叙述张力。所以,直白的言诉也成了词语迷宫的一部分,同样变得隐晦难解。

 

|b|为什么要设置一座迷宫?一个要向世人表明自己非凡才华的作家,起步之初何以采用这般隐晦、曲折的笔法,偏偏要写这样一个巫婆似的老处女,写那些怪癖的、孤独的、疯狂的、睿智的……近乎发了疯的内心独白?我在电脑上敲着字,一边翻译这本书,一边向不在场的作者频频发问。

 

|c|如何理解这样一个弑父的主题?我问自己。自幼丧母的玛格达已经长大成人,可是身在荒漠中的农庄她没有自己的生活。“在这非洲的夜晚,那些痛苦、嫉妒和孤独的生灵都在做什么?一个女人透过窗子瞥视着黑夜意味着什么?”玛格达没有爱,她连父爱也不曾有过,可是父亲依然是她心中之爱。在农庄,父亲就是专制的君主,他搞上了佣工的女人。那是六个月前佣工亨德里克娶来的新娘——“他们坐着驴车咯噔咯噔地穿过田野,身后扬起从阿莫埃德一路带来的长长的尘埃”。而玛格达眼里却是一幅与此相叠的画面,那是他父亲带着他的新娘回家了——“他们乘坐一辆双轮轻便马车,拉车的马匹前额舞动着一支鸵鸟羽毛,咯噔咯噔地穿过旷野而来,身后拖曳着一长溜的尘雾”。这是她的想象,她还想象着自己半夜里手持短柄斧去砍杀他们,想象自己如何处理那两具尸体。真是想象的情景吗?那一切都写得如此真切,以至下一次用步枪射穿她父亲的肚皮时你会嘀咕那究竟是真是假。

 

|d|如何理解现实与梦境交错的话语意图?我想,这不仅是表现哈姆雷特式的犹豫,是否也与玛格达的救赎相关?在跨越不同层面的叙述语态中,库切用自我复制和自我颠覆的手法不断强化女主人公的内省风格,她一直都在省察人的欲望(占有的欲望),一直都在考虑如何填补生命的缺失,一直都在寻找灵魂的慰藉。所以,事情就像进入了一个奇怪的梦境,明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还拼命告诉自己我在做梦,在做噩梦。可又怕醒来发现自己竟是在另一个梦里。谁知道这梦的外壳还裹着多少个梦?

 

|e|如何理解库切书中描述的主仆关系?我拿不准这是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有评论说这里表现了南非前殖民者与被奴役者之间复杂的隐喻关系。也许吧,我不想否认这种阐释的可能。身为白人的玛格达是跟佣工的孩子一起长大的,她并不鄙视被奴役的有色人种。这位农庄主的女儿与佣仆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既有孩子般的抱团劲儿,又有一种距离感”。她每天朝亨德里克投去平静的目光,他们“以轻松流畅的舞步旋过岁月”,当农庄的暴君强占了他的妻子后,她用枪火解决了问题。夸张地说,她成了他们的解放者。

猥琐的人生使她在感觉中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悲惨的黑人处女”,变成了“一个做苦役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外省黑女人”,她总是在想象中给自己代入另一种身份。这似乎有点离奇,倒也不难理解。她甚至还一再把自己描述为虫豸——“把卵化的黏液从自己身上舔下来,然后蠕动着爬向农庄大宅……”

玛格达的父亲死后,书中出现了短暂的欢快情形。从第152节至第168节,玛格达和亨德里克夫妇一起打理善后事宜,从封窗封门到制作新窗帘,还有一节童话般的锯房子的一幕。“劳动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劳动不再只是亨德里克分内之事。……我们真诚的汗水流淌在一起,怀着隐秘的激情。”叙述者的独白从“我”变成了“我们”。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狂欢之后危机接踵而至。

 

(略)

 

文敏

二○○六年三月十日于杭州西苑

试读章节

|1|今天我父亲带着他的新娘回家了。他们乘坐一辆双轮轻便马车,拉车的马匹前额舞动着一支因旅程沾满尘土的鸵鸟羽毛,咯噔咯噔地穿过旷野而来。也许他们是乘坐插了两支羽毛的驴车,这也有可能。我父亲身穿黑色燕尾服,戴着高筒大礼帽,他的新娘戴一顶宽檐太阳帽,穿着腰部和领口束紧的白色礼服。更具体的细节我说不上来,除非添枝加叶,因为我根本没留意他们。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午后半明半暗的光线呈现翡翠绿的色泽,我在那儿看书,或者更真实地说,我仰面躺在那儿,脸上蒙着一条湿毛巾,忍受着偏头痛的煎熬。我总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书、写作,要不就是跟偏头痛较劲儿。这个殖民地的姑娘全都这样,可我想,没有谁像我这么过分。我父亲总是在地板上来回走动,穿着黑靴子拖着缓慢的脚步,走过来又走过去。现在,来了第三个人,来了他的新妻子,那女人很晚才上床。这就是书中的反派们。

 

|2|说说这新娘子。这是个贪图享受的大懒虫,一个百媚千娇的女人,生一张笑着的大嘴巴,那双黑眼睛就像两颗莓子似的,两颗精怪的黑莓。她身个儿挺大,腰身很好看,手指纤细修长。她吃东西的样子津津有味。她睡觉、进食、发懒。她伸出鲜红的长舌头把鲜美的肥羊肉舔进嘴唇。“啊,我喜欢这个!”她说,随之翻动眼珠子微笑起来。我像被催眠似的老是盯着她的嘴巴看。接着,她宽大的嘴巴和精怪的眸子便朝我做出笑脸。我通常受不了她的笑容。我们不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一家子。

 

|3|她是新娘子,这就是说老的那个已经死了。他原来的妻子就是我的母亲,但因为死去的年头太久,我都不大记得起她了。她死的时候我肯定还很小,也许还是刚出生的婴儿。从记忆的深坑中追根刨底挖出来的某个印象,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灰色影像,那脆弱的灰色影像是一个文弱而慈爱的母亲,在地板上缩成一团,这是任何一个处于我这般境遇的姑娘都会为自己想象的一幅图景。

 

|4|我父亲的第一个妻子,我的母亲,是一个文弱的温柔女人,一辈子都生活在丈夫的淫威之下。她丈夫从来不肯原谅她没能给他生出一个儿子。他没完没了的性需求导致她在分娩时死亡。她太文弱了,没法给我那一心要想男嗣的父亲生出个粗野健壮的儿子,所以她死了。医生来晚了。送信人骑自行车去喊他,他坐着驴车摇摇晃晃地穿过四十英里田塍小路来到这儿。当他赶到时,我母亲已经平静地躺在灵床上了,面无血色,心怀歉疚。

 

|5|(可他为什么不骑马来呢?那时候有自行车吗?)

 

|6|我父亲带着他的新娘子在家中穿梭时,我没有去看他们,因为我在自己位于西侧的黑屋子里暗自神伤。我本该面带微笑站在一边迎候他们,为他们端茶送水。可我没这么做。我没露面。并没有人想见我。我父亲也没留意我在不在。对我父亲来说,我从来就是一个不露面的人。所以,原本应该给这个家庭带来女性温情的我,一直以来却是一个零,一个无,一个让一切向内部崩塌的真空,一团紊流,被遮蔽着,模糊不清,像是穿过走廊的一道凉风,不为人注意,暗藏报复之心。

 

|7|夜晚降临,我父亲和他的新妻子在卧室里嬉戏作乐。他们手握着手抚摩她的子宫,注视着它抽搐和绽放。他们缠绕在一起,她的肢体紧缠在他身上。他们咯咯地笑着、呻吟着。这是他们的美好时光。

 

|8|在这体现了天意般的H形大宅里,我度过了自己的整个人生,这是一幢石块和光影构成的剧场,围了几英里长的篱笆,我的踪迹从一个房间转到另一个房间,居高临下地面对着仆人,我那暗色的父亲和他那总是板着面孔的亡妻留下的女儿。日复一日,黄昏时分,对着羊肉、土豆、南瓜,我们相对而坐,乏味的厨子做出乏味的食物。我们有交谈的可能吗?没有,我们不可能交谈,我们一定是默不作声地相对而坐,嚼着食物消耗时间。我们的眼睛,他的黑眼睛和我从他而来的黑眼睛,茫然地掠过四周。随后,我们便回房睡觉,进入那喻示着我们受挫的欲望的梦境,那些欲望,我们幸而难以言表;早晨,我们像冷冰冰的苦行僧一般争着让自己起得更早,去把冰冷的炉子点燃。我们以农庄为生。

 

|9|在黯黑的过道里,那座钟嘀嘀嗒嗒地送走日日夜夜。我给那钟上发条,每个星期一次,根据日影和历书校正它。农庄的时间是那种大千世界的时间,一分一毫都不差。我毅然决然地把那个隐蔽在心里的主观时间压下去:那些亢奋的迸发时刻,那些单调乏味的拖延。我的脉搏将与稳定于一秒一秒的文明世界一起脉动。某一天,某个至今还未降生的学者从这座钟里足以看出机械如何驯服了荒蛮。可是,他会知道那些高高的绿色天花板下清凉的屋子里午睡时分的荒凉吗?他会知道殖民地的女孩们闭眼躺在那儿默数数字的情形吗?这片土地上全是像我这样的精神忧郁的老处女,湮没在历史之中,就像祖传老屋里的蟑螂一样无精打采,我们总是把铜器擦得锃亮,总是在做果酱。年幼时,我们被专横的父亲追逐着,我们是怨怼的贞女,人生就这么毁了。强奸幼童:应该有人研究一下这种偏嗜的真实要义。

 

|10|我活着,我忍辱受难,我在此处。如有必要,我也会诡诈,也会背信弃义,竭力避免成为被遗忘的人。我这个老处女,有一本带锁的日记簿,我还不只如此。我是一个心神不安的人,可我也远远不止于此。当所有的灯都熄灭时,我在黑暗中微笑。我的牙齿闪着光亮,虽说没人相信这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内陆深处(库切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非)J.M.库切 著 文敏 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57488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53000
出版时间 2022-0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478.4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