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卜生戏剧选/企鹅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挪威语:Henrik Johan Ibsen,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生于挪威希恩,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易卜生戏剧选》收录了易卜生中期创作阶段的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内容推荐

《易卜生戏剧选》收录了易卜生中期创作阶段的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的锋芒直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弊端,触及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国家、政党、体制等各个领域。

《易卜生戏剧选》是“企鹅经典”系列之一。

目录

社会支柱

玩偶之家

群鬼

人民公敌

“人学家”与他的问号

试读章节

《玩偶之家》与《群鬼》一组戏剧取材于家庭生活;《社会支柱》与《人公敌》一组戏剧取材于政治生活,可作为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论在思想倾向方面,抑或艺术技巧方面,都可以作为典范。现在,分别以解读评说。

《玩偶之家》构思独特,主题深刻。这出三幕家庭剧通过一对夫妻(拉和海尔茂)从虚伪的“和谐”到尖锐对立的故事,探讨资产阶级婚姻问和伦理道德问题,提出资产阶级社会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间的矛盾冲突。《玩偶之家》和当时西欧常见的戏剧创作不同,它不像产阶级观众盼望的那样,按照他们的观点与要求,预先设置一些不合情的冲突,最后来一个感伤的结束。它也不同于易卜生早期和后期的一戏剧,把社会现象的描写溶化在浪漫幻化或象征寓意的哲学概括里。《偶之家》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散文剧,剧情使人惊悸不安,好像投进本主义世界的一颗重磅炸弹。为了使这颗重磅炸弹发挥更大威力,易生灵巧地运用了“回溯法”,在“面临危机”时开幕,使回溯的危机和剧情本身结合得自然,合乎逻辑,同样深刻。《玩偶之家》不仅在故事的结尾开始,而且对于幕前的情节,也不集中在第一幕中交代,而是在全剧进:中分散地予以说明,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旧公式,同时“也打破了整个漫派的传统”。在剧中,女主人公娜拉的老同学林丹太太“回溯”往事,为了全家的生存曾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丈夫,丈夫死后又过着孤寂的活。娜拉也“回溯”往事,婚后头一年,海尔茂身患重病,娜拉为了救他命,背地里假冒父亲的签字向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大笔债。这种“回溯”都是顺应情节的发展出现的,大大地节省了剧作家的笔墨,使构紧凑;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柯洛克斯泰与海尔茂之间的盾,为娜拉与海尔茂之问的冲突的暴露和发展作了铺垫。戏剧的高潮在临近结尾处。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黎的威胁信(利用娜拉的借据逼迫海尔茂不解除自己的职务)大发雷霆,罟骂娜拉做出丢人的事,害他身败名裂。就在这时,海尔茂又看到柯洛克斯泰退还借据的和解信,感到自己仍然安全,于是又对娜拉笑脸相迎。但是娜拉已经看清楚了海尔茂的可憎面目,十分厌弃“玩偶之家”,终于出走,大门在她身后“砰”的关上了。从情节的发展到高潮,又从高潮到结尾,确实耐人寻味。娜拉离开了丈夫、孩子和家庭出走,到何处去?剧作家没有作答。这里的结局,也可以说是另一戏剧的开始,在另一出人生戏剧中,娜拉会扮演什么角色呢?各时代各地区的人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思维与答案各式各样,其中不乏待解释的“代码”,这说明易卜生戏剧的效果很好。

《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寄寓在人物性格冲突之中,主要寄寓在娜拉和海尔茂的思想、性格对立之中。剧作家使冲突双方都具有丰富的独特个性,并通过他们之间的冲突,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妇女解放等问题。与此同时,剧作家还注意到人物内心冲突,做到“戏在内心”。娜拉是易卜生戏剧形象画廊中最感人的人物之一,从剧情发展的时间来看,历时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娜拉“真不好过”,但毕竟过来了,而且觉醒了。怎么认识娜拉及其转变,叛逆的娜拉是玩偶的娜拉的发展?交织着“争辩”的“戏”回答了这个问题。娜拉出场时,还保持着少女的模样和淳朴。她出身中产者家庭,天真、热情、乐于助人、勇于牺牲,她有探索真理与自由的个性,可是常常受到庸俗的资产阶级环境的蒙蔽与压抑。在父亲家里,娜拉是“泥娃娃女儿”;在丈夫家里,娜拉是“泥娃娃老婆”。在很长的时间里,她对那种“孝女”、“贤妻”、“慈母”的生活感到很幸福。她希望海尔茂是“理想的丈夫”,甚至认为他已经是这样的人物。从资产阶级的观点来看,海尔茂确如娜拉当初所想的那样,是个“好丈夫”。他既不“攀花折柳”,酗酒闹事,也不伪造证券,巧取豪夺,甚至在妻子面前显得那么温情体贴。其实,海尔茂是男权思想的化身,一个唯我主义者。他的男权思想对娜拉的侮辱,首先表现在这句话里:“谁也不会相信一个男人养活你这么一只小鸟要花费那么多钱。”在这种男权思想泛滥的社会里,娜拉不不深受影响。觉醒前的娜拉还不清楚自己的附属地位的可悲,实际上,她不过是耍把戏给海尔茂开心的玩偶,为海尔茂在上流社会搞夫人交际以及生儿育女的工具。娜拉的单纯不等于愚昧,觉醒前的娜拉也不是丝毫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她那追求自由的思想蒙上了一层“幸福家庭,,的灰尘,使她暂时不能大彻大悟。在前两幕中,娜拉的乐观主义信念是主要的,她那体现个性的思虑虽然暂时处于次要地位,却正是日后叛逆娜拉的基础。娜拉和柯洛克斯泰之间的冲突,以及娜拉对丹林太太所说的“奇迹”(娜拉遇到危险不害怕,海尔茂出来庇护),进一步表现了她的性格。娜拉的性格不完全是柔和温驯,还有倔强、反抗的一面。她没有屈服于柯洛克斯泰的威胁利诱,勇敢地承担冒名签字的“全部罪名”,并且抗议不合理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在这里,剧作家还预示了娜拉对海尔茂的思虑。剧情告诉我们,娜拉早已看出海尔茂的傲慢自大(如吹嘘自己是没有缺点的完人),重面子轻友谊(如痛恶老同学老同事柯洛克斯泰对他称兄道弟),独断专行(如不管娜拉的求情而辞退柯洛克斯泰)。娜拉也曾批评海尔茂“心眼儿太小”(第二幕);当海尔茂将妻子当作“私有财产”在舞场强行抢回家时,引起娜拉的反感(第三幕)。这些都为叛逆的娜拉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从幻想“奇迹”到思想与行动的叛逆,娜拉是经历过思虑、怀疑、动摇的。娜拉的反抗性格,在“奇迹’’幻灭时表现得最为充分。剧作家运用讨论问题的方式,突出娜拉的觉醒。在短短的时间里,海尔茂的脸谱变来变去,丑态百出。海尔茂伪君子面目的彻底暴露,轰毁了娜拉所幻想的“奇迹”。娜拉觉醒了,原来海尔茂从未真正地爱过她,只不过把她当作玩偶和消遣的东西。海尔茂不是“理想的丈夫”,而是自私自利的市侩。剧作家并没有简单地处理娜拉的“出走”。“出走”是娜拉思想的结果,“出走”是娜拉和海尔茂内在矛盾公开化的结果。“出走”的宣布产生在激烈的辩论中,它又深化了激烈的辩论。娜拉为“出走”行为所作的“辩论”中,没有一点教条主义的气味,它是炽烈的语言,不是空洞的口号。她深切地揭露了虚伪的资产阶级夫妻关系,猛烈地抨击了渗透着利己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道德观、教育、宗教、法律。她明明白白地告诉海尔茂:“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她要到社会中去,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娜拉的社会批评,连同她关于“出走”的宣布,简直是一篇“妇女独立宣言”。可以认为,娜拉从幼稚的和谐到复杂的矛盾,从耽于幻想到幻想的破灭,从安于玩偶之家到坚决出走的过程,是挪威妇女觉醒的苦难的历程。觉醒的娜拉,就是恩格斯所称赞的富有独立自主精神的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代表。《玩偶之家》通过妇女觉醒问题的讨论与普通家庭悲剧的描写,无情地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态。它是剧作家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抗议书。娜拉走进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阿英《易卜生在中国》记载,陈虾译的《傀儡家庭》(《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戏剧中译本最早的一种(到1918年10月才发表)。最早的演出是一九一四年春柳社上演的《娜拉》(《玩偶之家》)。一九一八年陆镜若在《俳优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专论《伊蒲生之剧》,评介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群鬼》等十一部剧作。一九三五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娜拉》(赵丹、蓝苹即江青主演),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特大“佳话”,有人称这一年为“娜拉年”。建国后,由于易卜生的文学创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评介和演出有了很大发展,广大读者和观众对易卜生“问题剧”的认知要求更加迫切,日趋深刻而全面。P382-385

序言

这套中文简体字版“企鹅经典”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上海九久读书人与企鹅出版集团的一个合作项目,以企鹅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企鹅经典”凡一千三百多种,我们初步遴选的书目有数百种之多,涵盏英、法、西、俄、德、意、阿拉伯、希伯来等多个语种。这虽是一项需要多年努力和积累的功业,但正如古人所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由艾伦·莱恩创办于一九三五年的企鹅出版公司,最初起步于英伦,如今已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尤以面向大众的平装本经典图书著称于世。一九四六年以前,英国经典图书的读者群局限于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找不到优秀易读的版本。二战后,这种局面被企鹅出版公司推出的“企鹅经典”丛书所打破。它用现代英语书写,既通俗又吸引人,裁减了冷僻生涩之词和外来成语。“高品质、平民化”可以说是企鹅创办之初就奠定的出版方针,这看似简单的思路中植入了一个大胆的想象,那就是可持续成长的文化期待。在这套经典丛书中,第一种就是荷马的《奥德赛》,以这样一部西方文学源头之作引领战后英美社会的阅读潮流,可谓高瞻远瞩,那个历经磨难重归家园的故事恰恰印证着世俗生活的传统理念。

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都有过精辟的定义,时间的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尺,至于其形成机制却各有说法。经典的诞生除作品本身的因素,传播者(出版者)、读者和批评者的广泛参与同样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一个主体,经典的生命延续也在于每一个接受个体的认同与投入。从企鹅公司最早出版经典系列那个年代开始,经典就已经走出学者与贵族精英的书斋,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千千万万普通读者的精神伴侣。在现代社会,经典作品绝对不再是小众沙龙里的宠儿,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经典都存活在大众阅读之中,它已是每一代人知识与教养的构成元素,成为人们心灵与智慧的培养基。

处于全球化的当今之世,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更有一种特殊的价值承载,那就是提供了跨越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理解之途。文学的审美归根结底在于理解和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与投入。阅读经典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最佳体验方式,此中的乐趣莫过于感受想象与思维的异质性,也即穿越时空阅尽人世的欣悦。换成更理性的说法,正是经典作品所涵纳的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地球人精神视野的宽广与深邃。在大工业和产业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迪斯尼式的大众消费文化越来越多地造成了单极化的拟象世界,面对那些铺天盖地的电子游戏一类文化产品,人们的确需要从精神上作出反拨,加以制衡,需要一种文化救赎。此时此刻,如果打开一本经典,你也许不难找到重归家园或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感觉。

中文版“企鹅经典”丛书沿袭原版企鹅经典的一贯宗旨:首先在选题上精心斟酌,保证所有的书目都是名至实归的经典作品,并具有不同语种和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其次,采用优质的译本,译文务求贴近作者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著的内容与品质;另外,每一种书都附有专家撰写的导读文字,以及必要的注释,希望这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会有一定作用。总之,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绝对不低的标准,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将读者引入庄重而温馨的文化殿堂。

关于经典,一位业已迈人当今经典之列的大作家,有这样一个简单而生动的说法一“经典”的另一层意思是:搁在书架上以备一千次、一百万次被人取下。”或许你可以骄傲地补充说,那本让自己从书架上频繁取下的经典,正是我们这套丛书中的某一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四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卜生戏剧选/企鹅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挪威)易卜生
译者 潘家洵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5674
开本 32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33.34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Henrik Johan lbsen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