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再审洞穴奇案(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1949年,美国法学家富勒在《哈佛法律评论》发表了他虚构的“洞穴奇案”。五名探险者受困于山洞,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因缺少食物,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获救之后,存活的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上诉至最高法院。富勒以一人分饰五角,虚拟了最高法院5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词。50年后,1999年,《哈佛法律评论》编辑部邀请6位法官和学者再次审理该案、撰写判词,呈现对此案的重新思考与论战,并请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大卫·沙皮罗撰写评论。本书是对这11篇判词和1篇评论的完整汇集。 作者简介 高凌云,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涉外法律人才”,美国纽约州、俄勒冈州律师。曾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圣约翰大学和杜兰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Hauser Global Senior Fellow(海外高级研究员),并先后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法学院以及国际信托从业者协会(STEP)与美国纽约州律师公会等进行有关信托法和商法的公开演讲或学术报告。在国内外出版或发表Chinese Business Law(合著)、《被误读的信托——信托法原论》、《英美合同侵权法》及其他信托法与比较法著作、教材或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法、信托法、国际商法等。 目录 导言:一个经久不衰的洞穴大卫·沙皮罗 第一部分 洞穴奇案 首席大法官特鲁派尼的判词 福斯特大法官的判词 唐丁大法官的判词 基恩大法官的判词 汉迪大法官的判词 最后判决 附言 第二部分 再审洞穴奇案 柯辛斯基大法官的判词 桑斯坦大法官的判词 韦斯特大法官的判词 德邦克大法官的判词 伊斯特布鲁克大法官的判词 最蠢女佣大法官的判词 导语 这本小册子汇集了富勒于1949年所著的五篇判词以及1999年《哈佛法律评论》所发表的六篇新判词以及一篇导言的翻译,希望能用中文把这一经久不衰的永恒难题再次表达出来.或许能激发法律人进一步思考法律与人性、道德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正如沙皮罗教授所言,“美酒不需要青藤,百合不需要镀金”,由富勒教授原创的这个故事从来没有完结,对于孰是孰非的判断至今依旧极富挑战,值得法律人用一生去思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再审洞穴奇案(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朗·富勒//亚历克斯·柯辛斯基//凯斯·桑斯坦//罗宾·韦斯特//艾伦·德肖维茨等 |
译者 | 译者:高凌云//王文心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2261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2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8 |
CIP核字 | 2021124542 |
中图分类号 | D917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5 |
宽 | 15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