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采访课
内容
内容推荐
实操性“爆棚”是这本《采访课》最大的独特之处。一来,整本书由作者二十余年的一线新闻记者工作经验提炼而来,实践出真知,本书中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一定是行得通、靠得住的;再来,全书从章节设置到课后习题,均以实操为最终目的,换句话说,《采访课》不仅会解答你对于采访的种种疑问,还会告诉你究竟怎样做采访。
“有趣”是《采访课》的又一个特别之处。这是一个“浅阅读”和 “快阅读”的时代,没有人会想拿起一本冗长无味的书,希望你在阅读这本《采访课》时是爱不释手的,是轻松愉悦的,所以作者尽可能让它变得既有用,又有趣。
目录
序一 讲好中国故事? 吴 岩 / 001
序二 采访课是传媒人的必修课? 廖祥忠 / 004
序三 知行合一:有用又有趣? 徐 泓 / 008
第一讲? 什么是采访 / 001
第一节 采访的定义 / 004
第二节 采访的目的 / 009
第三节 采访的发展历史 / 012
课后习题 / 017
第二讲? 采访的类型 / 019
第一节 不同媒介的采访 / 021
第二节 不同专业领域的采访 / 029
第三节 不同采访对象的采访 / 039
第四节 不同场景的采访 / 044
第五节 采访的共性与个性 / 046
课后习题 / 048
第三讲? 采访者的素质与能力 / 051
第一节 采访者的定位 / 053
第二节 采访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 057
第三节 采访者的能力培养 / 067
课后习题 / 071
第四讲 采访的选题/ 073
第一节 什么是新闻敏感 / 075
第二节 如何发现选题 / 078
第三节 如何确定选题 / 089
课后习题 / 097
第五讲 采访的准备 / 099
第一节 制定采访方案 / 101
第二节 联络确定采访对象 / 102
第三节 收集整理采访资料 / 111
第四节 拟定采访提纲 / 122
课后习题 / 127
第六讲 采访中的提问 / 129
第一节 提问的类型 / 131
第二节 提问的原则 / 135
第三节 提问的技巧 / 139
课后习题 / 152
第七讲 采访氛围的营造 / 153
第一节 采访现场影响采访氛围 / 155
第二节 采访者如何调控氛围 / 166
第三节 采访不同对象时的氛围调控 / 171
课后习题 / 182
第八讲 采访的质疑策略 / 183
第一节 质疑是什么 / 185
第二节 质疑的方法 / 190
第三节 质疑的效果 / 195
课后习题 / 200
第九讲 采访中的观察与倾听 / 201
第一节 采访中的观察 / 203
第二节 采访中的倾听 / 211
课后习题 / 223
第十讲 采访中的心理交锋 / 225
第一节 采访者的心理准备 / 227
第二节 对被访者的心理控制 / 234
第三节 采访者的心理健康 / 244
课后习题 / 249
第十一讲 采访素材的呈现 / 251
第一节 呈现的原则 / 253
第二节 四种呈现方式 / 259
第三节 找准平衡点 / 265
课后习题 / 268
第十二讲 采访伦理与法规 / 269
第一节 采访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71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边界 / 277
第三节 采访侵权 / 283
课后习题 / 287
附录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 288
第十三讲 采访成败的评判 / 293
第一节 成功的条件 / 295
第二节 评价要素 / 298
第三节 案例呈现 / 304
课后习题 / 336
第十四讲 如何从容地受访 / 337
第一节 请理解媒体 / 339
第二节 接受采访的战术 / 345
第三节 和采访者打交道的秘诀 / 354
课后习题 / 357
第十五讲 采访中的特殊问题 / 359
第一节 采访前 / 361
第二节 采访中 / 369
第三节 采访后 / 376
课后习题 / 382
第十六讲 面向未来的采访 / 383
第一节 面向未来:采访的变与不变 / 385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采访 / 391
第三节 未来需要怎样的采访者 / 400
课后习题 / 407
后? 记? 王 志 / 408
导语
王志“质疑式”访谈的经典作品,理论与实操性兼具的新式采访课教材,30年媒体生涯的心血之作。钟南山、冯骥才、李肇星、廖祥忠、赵化勇、陈文申、徐泓、吴岩等近201位业界学界大咖、资深媒体人都在读!首批购买者可获得笔记本、书签、丝巾、手机壳等随书赠品,先到先得!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教材,一个叱咤新闻战
线的老兵沉潜蓄积的实战“兵书”,新闻传媒专业
大学生和青年新闻媒体人必备的“葵花宝典”。
——吴 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授,博
士生导师
这套“采访系列”丛书一如作者王志本人那样
特别,是一套理论性与实操性兼具的采访教材,视
野开阔,文笔生动。 这套书来源于鲜活的工作实践
,淬炼于严谨的学理论证,对于传媒工作者以及未
来有志于投身传媒事业的青年学子而言,精读这套
书将有助于建立科学的采访认知,掌握实用的采访
技巧,树立正确的采访价值观。 这套书将在学界、
业界乃至社会各界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廖祥忠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
授,博士生导师
王志的《采访课》既有用又有趣,“知行合一
”是这本教材的第一个特点,“传授手艺”是这本
教材的第二个特点,希望你们从中学到理论、学到
经验、高度重视采访课。
——徐 泓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常务副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精彩页
第一讲 什么是采访
你想成为记者吗?你觉得记者的工作是怎样的呢?
小时候,你把课本卷起来当话筒“采访”同学,你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位记者了,以后的工作也是如此。
但采访究竟是什么呢?记者的工作真是这样吗?
采访是记者必不可少的技能。它如此重要,在大多数条件下,记者都必须要通过采访来获得信息。如果没有信息,记者将无法撰写新闻,除非他们想要凭空捏造。可以说,如果你想做一名好记者,就不得不了解采访,并且掌握采访的技能。
很多老记者都说,他们采访了半辈子,他们会采访,但是同他们采访是什么,他们也答不上来:“也许,采访就是问问题?”但这些老兵也会认为,采访绝不只是提出问题那么简单的事情。
的确,采访大多数时候是采访者跟被采访者的对话。其实,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每天都在进行“对话”。但你很了解你的日常对话吗?采访就是对话吗?面对这些问题,你也会迟疑。
你或许也会想:“采访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那些老记者回答不出“采访是什么”,但他们似乎还是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这么看来,过分纠结于定义采访似乎又并没有什么用处。
走进一家书店,关于采访的书你可以找到很多,各大高校新闻学院的课堂上也绝不会缺少采访这门课。如果你是一个采访新手,很多已有的研究成果是值得你学习的,比如:艾丰的《新闻采访方法论》使你从理论上得到启迪,也让你了解新闻采访的历史沿革;张征的《新闻采访教程》使你对新闻采访的实践业务知识有所了解;赵淑萍的《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让你对电视采访实践操作中的新变化、新发展有所感知;奥里亚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带你领略一位女记者与世界政坛风云人物的对话交锋;肯?梅茨勒(Ken Metzler)的《创造性的采访》将给出采访实践中极具操作性的指导性建议。
你会问,成功的采访书已经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写《采访课》?《采访课》跟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是的,它的确与众不同。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采访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志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127769
开本 16开
页数 4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704
CIP核字 2020095009
中图分类号 G212.1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