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法大史学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经过几十年来的学术耕耘,法律史研究早已跳出传统法制史的范围,延伸至法律制度、司法审判程序、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基层社会治理、民众的诉讼策略和法律观念、百姓日常生活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与之相应的,法律史研究的文献来源也大幅拓展,诸如地方档案、契约文书、石刻、族谱等大量新史料“被发现”并日益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本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来自于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举行的“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学术会议,其宗旨与法律史在研究旨趣与方法上的上述变化相呼应。论文的作者不仅包括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资深学者,也有一批在法律社会史研究领域积极探索的青年学者。应该说,本书的主题和各篇论文体现了近年来法律史研究的新发展和趋势,也为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多元视域”的对话空间。
作者简介
邓庆平,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教授,《历史人类学学刊》编辑委员,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哈佛大学交流或访学。研究领域为明清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在《历史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民俗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夜深千帐灯——明代两性关系史》《蔚县碑铭辑录》等著作多部。
目录
导言
文献·方法·路径
文献的变身与“法史”是什么 赵世瑜
法制史与区域社会史 张小也
法律·国家·族群
札付、官府、清真寺:从札付看明朝政府对清真寺的管理 丁慧倩
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为例 龙圣
再论清初“光棍例”的成形 李典蓉
清末新政与京师司法官员的满汉比例(1901-1912)——基于《缙绅录》的分析 胡祥雨
法律·地域·社会
金代公共资源问题的一个侧面——以中都大兴府仰山栖隐寺与三家村的“山林”之争为例 杜洪涛
边军与边镇:从《赵全谳牍》看明中叶北部边塞的社会秩序 邓庆平
土地、继承与家族:八旗制度影响下的华北地方社会 邱源媛
“水权”的生成——以归化城土默特大青山沟水为例 田宓
清代移民社会商业纠纷及其调处机制——以重庆为例 梁勇
法律·思想·文化
“海瑞定理”形成原因的再考察 姜金顺
古今之间的清律盗毁神物——神明崇拜、伦常秩序与宗教自由 谢晶
清末立宪派的近代国家想象:以日俄战争时期的《东方杂志》为核心研究对象(1904-1905) 赖骏楠
孙中山法治近代化思想中的创新 刘丹忱
抗战时期的战区检察官——以国民党特务人员从事司法工作为中心 李在全
论董康和程树德两位法史专家的不同选择 郑云艳
附录
“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崔李酉子
导语
法律史不仅仅是法制史和诉讼史,还应该是生活史、人际关系史、秩序破坏与重建的历史,更是国家制度、乡里制度与人的生活实践的互动史。
本书展示了与会学者在“多元视域”及“法律与社会”研究旨趣上的学术努力,同时也体现出这的研究实践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法大史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邓庆平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096535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20-10-01
首版时间 2020-10-01
印刷时间 202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472
CIP核字 2020179088
中图分类号 D929.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