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看到藏在职位变动背后的东西。
公司每天都有职员被排挤、被边缘化、不能升职、不能加薪、得不到上司重用,甚至莫名被调离某岗位。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上述的不利状况呢?
告诉你幕后的真正规则。
这本书知道上司的用人思维,他们的喜好,他们看重和看轻的员工素质,甚至上司们眼色一变想了些什么。
只有职场精英才知道的升职技巧。
升职落空了怎么办?被同事领导孤立了怎么办?讲坏话也有窍门?一次会议有什么玄机?会餐场上如战场?职场权术怎么玩?你想知道的秘密,你不可错过的高招。
图书 | 谁是下一个晋升者(上司绝不会告诉你的40大升职秘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让你看到藏在职位变动背后的东西。 公司每天都有职员被排挤、被边缘化、不能升职、不能加薪、得不到上司重用,甚至莫名被调离某岗位。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上述的不利状况呢? 告诉你幕后的真正规则。 这本书知道上司的用人思维,他们的喜好,他们看重和看轻的员工素质,甚至上司们眼色一变想了些什么。 只有职场精英才知道的升职技巧。 升职落空了怎么办?被同事领导孤立了怎么办?讲坏话也有窍门?一次会议有什么玄机?会餐场上如战场?职场权术怎么玩?你想知道的秘密,你不可错过的高招。 内容推荐 《公司绝不会告诉你的50大秘密》第二季!上司绝不会告诉你的40大升职秘密!为什么拼命工作,升职、加薪却总是轮不到自己?为什么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反而得到领导重用?没有能力的同事却率先升职了!有一天我被同事排挤了。看数百位精英戳穿升职背后的职场谎言! 本书根据100名大企业管理者和职员的真实经历创作,深刻挖掘了支配职场生活的“两面法则”。 这是一本职场的魔法书,从根本上引导你如何面对职场生活的宝典,让你学会如何应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目录 第一章 没有正义的升迁 01 升职落空?那就去找你的上司 02 用香烟机遇拉开人际关系的序幕 03 女人的香烟机遇 04 关系的反函数是正义 05 职场型职员VS组织型职员 06 包装自己!这既不是欺骗,也不是谎言 07 沙发升职——没有了爱情,剩下的只有算计 第二章 同事之间的悲哀 08 女人,越是敌人,越要尽可能把她变成同盟 09 不要树立令自己不舒服的敌人 10 没有你所希望的“真正”的同事 11 如果一定要做,就做得完美 12 如果亲密是必须的,那么就算失态,也要努力这样做 13 女人的“真正”敌人是男人 第三章 吵架的技巧 14 关于孤立同事 15 没有绝对自由的奉承 16 提高你的风度指数 17 公司生活没有坦白 第四章 为了成功地讲坏话 18 讲坏话的潜规则 19 掌握坏话“代理商”的私心 20 为了成功地讲坏话 第五章 会议是一场微笑战争 21 对会议缺乏常识 22 表露感情是最大的失败 23 会议是一场微笑战争 第六章 马戏会餐 24 就算毁坏,也要毁得有魅力 25 马戏会餐的必要风险管理 26 他们希望“她”的两种会餐类型 第七章 关于领导能力 27 肤浅的领导能力 28 用“胡萝卜和棒子”的技巧演绎领导能力 29 领导能力不是技巧,而是对于细节的关心 30 用领导的热情引发员工的服从 第八章 权术游戏 31 来公司五年后开始进入权术世界 32 学习命运的权术吧! 33 掌握公司内部的所有流程 34 职场人的权术竞争——玩转信息 35 形成可以保护你的日常权术 36 用权术缓解你的危机 37 不要变成权术的俘虏 第九章 攻击型魅力 38 这些就是魅力 39 用魅力手段靠近魅力上司 40 最具攻击性的魅力——诚实 后记 采访后记 试读章节 05 职场型职员VS组织型职员 对军人说“你不像军人”,这是赞扬还是嘲笑呢?对律师说“你不像律师”,这是赞扬还是嘲笑呢?在自己的职位上做了数十年,却被人说不像做这种工作的人,这又意味着什么?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是称职的职场人”,你会认为这是夸奖吗?最后一个问题,“称职的组织型职员”又是什么意思呢? 不要被以上的提问搞晕呀,其实这些问题只是为了让你进行思考。思考自己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在公司工作,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作为职场人,这样的思考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那么,组织型职员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组织型职员就是最适合组织的人,是组织里必不可少的人。组织型职员会用自己的独特实力在组织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是一种难以被别人取代的特殊地位。那么,所有的职场人都可以算做是组织型职员吗? 无论在任何环境中,“实力”永远是一个人立以生存的根本。对于组织型职员来说,“强劲的实力”同样也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但是当人们评论组织型职员的时候,他们却经常会说出“那个人根本没有实力!”这样的评价。那么,那个人真的没有实力吗?但是他确实已经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他必然会拥有自己的优势,而且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 你知道什么是实力吗?你知道实力由什么构成吗?你认为业务能力会占据自身优势的多少比率?你认为上司会通过哪些方面对你进行人事考核?当你真正成为了领导,开始回顾以往职场岁月的时候,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就会一目了然了。但是这样的过程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经历很长时间。所以,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一针见血的访谈吧。 “业务能力?那仅仅占10%而已,其余的评价就是处事方法和行事态度。如果业务能力足够好,但是处事方法一般般,他最多只能得到10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即使他的业务能力是O分,但他很会来事儿,懂得职场生活的技巧,他的总体评价就可以轻松达到90分!事实上,只有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才会一直把业务能力挂在嘴边。” (Y公司R) 这段一针见血的言论出自于R主管,他任职于一家规模和实力绝对雄厚的大型企业。 “地球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离开而停止转动”,这句谚语同样适用于职场中的你。不要认为你的离开会对公司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事实上,即使你突然递交辞呈,然后马上离职,你的公司也不会因此而受到任何损失。要知道,那个被称为“公司”的地方并非如此不堪一击。 回归正题吧,继续讨论组织型职员的特点,讨论这种最适合组织同时也是组织里必不可少的群体。 组织型职员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敏捷的反应速度。尤其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他能够很敏锐地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很多职场前辈都会由衷地发出类似感慨:“千万不要在公司里树敌太多,否则你会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虽然这完全是出于好意的忠告,但是与此同时,它也完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忠告。难道有人愿意故意树敌吗?难道有人愿意给自己设下绊脚石吗?身处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职场人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利弊关系,不会轻易给自己树立敌人。 但可惜的是,那些无辜又荒唐的事情依然还是会发生。即使你什么都没有做,你的敌人依然还是会出现。更为滑稽的是,也许正是因为你什么都没有做,所以才会在无意间促使了敌人的形成。也就是说,在你没有刻意树敌的同时,你的敌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 如果真的遇到了这种不幸的荒唐事件,你就要抛出最有力的杀手锏——化敌为友。虽然这样的形式听起来非常可笑,但它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你要用自己的方式令敌人放下警戒心理,让他认为你并没有恶意的攻击力,并不会对他产生威胁。同时,你也要兼顾着周边情况,一定要避免新敌人的出现,以免陷入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的状态。当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自我反思。你要仔细想清楚对方为什么会与你为敌,对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与你作对……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不要放过任何一丝细节,要尽可能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化敌”对策之后,现在就可以进入实质性的“为友”阶段了。你的敌人有什么兴趣爱好?他最喜欢什么?他在平时喜欢做些什么?你要努力接近他,适当迎合他,然后逐渐消除他对你的排斥,逐渐改变他对你的态度。 虽然这些步骤听起来很复杂,但是一般情况下,你所需要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曾经的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吗? 好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组织型职员的第二个特点——绝对不会亮出“底牌”。 如果在赌桌上亮出底牌,那么这一局就算Game Over了。而职场中的“亮底牌”就是把内心想法完全表现出来的意思。如果只是为了结束而结束,你自然可以放心大胆地这样做。但是不要忘了刚才那句话,不要小看你的企业,否则你会因此吃大亏。来看看真正的组织型职员会采取什么态度吧。他们会把所有的想法埋在心里,绝对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抱怨和不满。事实上,只要能够避开短暂的不利瞬间,一切就会很快恢复正常。不要认为自己很委屈,也不要认为自己的忍气吞声很无辜,这样的想法其实正是暴露了你的弱点,正是说明你依然欠缺组织型职员的潜质。即使出现一些让你气昏了头甚至无法忍受的事情,你也要命令自己放过那样的瞬间。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某些时候,沉默的态度是应对尖锐矛盾的最好方法。矛盾终究会过去,而你没有必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暴露自己的弱点。 明确奉承的本质——组织型职员的第三个特点。 因为很多人都明白“奉承”这个单词的表面意义,所以他们就会佯装出清高寡欲的样子,假装自己根本不会去阿谀奉承。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有机会和上司单独呆在一起,他们真的不会去奉承吗?奉承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奉承也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对于职场中人,奉承的作用却不可小觑。请不要忘记,依然有人钟情于那种低层次的简浅的奉承。无论那些甜言蜜语有多么幼稚,只要它们足够好听,那些人就会心满意足地全部接受。 奉承,只有真正听过的人,才会明白那种心情;奉承,只有敢于去做,才会使自己的技术越来越好。只有兼具这两种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组织型职员。 最后一个特点,也就是组织型职员的第四个特点——善于创造时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碰到准备独自一人去吃饭的上司,请你毫不犹豫地选择热情搭话吧。没必要顾及周围的情况,你会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因为在接下来的共同进餐时间里,你会从上司那里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甚至是某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对于女性职员来说,时机的把握就显得更为重要。你能否保证自己准时参加每次的业绩考核?你能否保证自己的结婚与分娩不会与人事考核的时间相冲突?事实上,这确实非常困难。而且你可能也会反问,难道我连生孩子都要进行周密计划吗?难道我与老公的性生活都要受到限制吗?对于这种过于苛刻的忠告,估计你会嗤之以鼻地翻起白眼。但不能否认的是,女性职员在这样的特定时期势必会面对某种巨大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可能来源于公司的无形压力,也可能来源于自身的紧张迷茫。而与此同时,你的“组织”可能就会很优雅地撤走你的办公桌,或者直接用文字形式向你发出辞退通知。这是无法逃避的冷酷现实。因此,与其陷入这样的被动窘境,倒不如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地计划自己的每一步,巧妙地抓住自己的每一个时机。 P28-33 序言 眼泪、苦恼……还有心里的刀 她终于还是哭了。过了一会儿,她擦干眼泪,向我们翻了个白眼。 “真的很烦啊!真是很讨厌!我怎么全都说出来啦!我不会随便说出自己的事情啊。”MM一边擦眼泪,一边撅着嘴巴抱怨起来。 为什么会哭呢?在进行采访之前,我们已经跟她说过了,只是想了解一下现代职场人的生活状态,当时她已经欣然同意了。 在将近2个小时的交谈中,MM跟我们聊了很多工作方面的事情,包括她的工作压力,包括她受的委屈,可她还是哭了出来,到底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说出了一直埋在心里的抱怨,所以感到一阵如释重负的轻松吧!想想也是,一位刚刚20岁出头的小姑娘,就要面对着残酷激烈的职场竞争,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非常不易的事情。事实上,在讲述那些充满背叛的职场故事时,她的眼眶里早已溢满了泪水。 她的泪水就是有力的证据——原来一个职场人的苦恼是如此之多;原来那个被称作“公司”的地方不仅是孕育事业理想的摇篮,它同时也是一处需要我们忍受眼泪与痛苦的磨炼场。 无论是最为普通的职员,还是身居高位的领导,没有一个职场人可以真正轻松自由地面对自己的工作,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来源于无法排解的工作压力。以下这段话出自于一位部长的困惑,这位部长任职于一家羡煞旁人的大型企业。 “压力太大的时候,我就会非常烦躁,好像有很多蝴蝶在脑子里乱飞,根本静不下心。在外面会有压力,在家里同样也有压力,我唯一的生存动力好像就是为了女儿吧。到家以后,虽然已经很累了,但我还是睡不着。就算勉强睡下了,也会在凌晨的时候就醒过来。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只能一个人喝闷酒。我知道,这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源于我的工作。我真的不想只是为了挣钱而去公司上班,因为那样就是背叛了自己的梦想。但事实上,我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这种无法自拔的状态。每当想到这里,我就会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U公司Y部长) 听着他的诉说,我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虽然嘴上说着“只喝一杯”,但当时的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我也只能看着他不停地大口大口喝着酒。也许,他是想要像喝酒那样把自己的人生苦恼也一起喝到肚子里吧。因为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所以他也只能借酒浇愁,也只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宣泄情绪吧。 一位是年轻的职场白领,一位是奔波于家庭和事业的中年领导,他们身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担任着不同的职务,但是他们所表达的困惑却反映着现代社会职场人的工作状态。 除了以上两位朋友,我们还以相同的方式采访了100位不同身份、不同职位、不同年龄的职场人。在对每一位朋友进行了2个小时左右的访谈之后,我们终于进一步认知了现代社会职场人的工作状态。事实上,在轻松自然、充满乐趣与动力的职场生活中,同样存在着那些可以与政治领域互相媲美的权术战略,同样上演着那些比“三国”更“三国”的暗斗连续剧。 当然,现代社会的职场生活并非都是如此黑暗。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拥有高尚人格和杰出实力的同事,遇到不仅仅只是追求功名利禄,而是真正出色、拥有耐j心的前辈;遇到不仅聪明机敏,而且懂得关心对方、可以帮助上司出谋划策的优秀同事。 虽然接受采访的朋友们来自不同地区,从事着不同职业,但是他们几乎拥有一个相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看到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公司生活白皮书”。作为职场中人,他们应该已经读过很多励志类、处世类的书籍,可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无法从那些职场事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他们所看到的那些职场案例都是遥不可及的,和自己的实际经历相距甚远,他们无法从中体会到真正的互动与共鸣。“我们讲述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是实实在在的感觉,所以……请一定要把我们的经历告诉大家。” 于是,在倾听了这些朋友的讲述之后,我们把他们的真实经历集结为这样一部书籍,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称作是支配公司生活的“双面法则”宝典! “双面法则”宝典帮助我们真正了解那些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平时不会向他人诉说的各种职场真相,包括职场人的真实想法、他们的工作状态、职场生存战略与技巧……当然,我们也可以真实地看到那种带有两面性的特异景象: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充满战斗力地向对方粗暴攻击;而有的时候,这样的力量又会转化为包容别人、理解别人的温和领导力。 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是当今社会职场人“集体创作”的结晶。身为“作者”,我们仅仅是把他们讲给我们的故事,再次转达给大家而已。 最后,我们想要告诉大家,“当我们把藏在心里的那把刀勇敢地拿出来时,其实它就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杀伤力。”事实上,当我们为了攻击对方而开始在心里拔刀的时候,那柄利刃就已经伤害到了我们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把我们带进了无边的黑暗里。 如果可以,拿出心里的那把刀,学会真正客观与真实地理解职场生活…… 本书的采访对象都是任职于各大企业的领导和职员。因为采访过程采取匿名方式,所以书中相应的姓名、公司及个人职务都是虚拟化名。 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的朋友们,也由衷地感谢给予我们很多帮助的郑一溶先生。 编者 后记 两个事实和真心的转换 公司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它可以包容着“两种真实”的同时存在,虽然有些尴尬,但却无从逃避。 第一种真实:希望和所有人一起合作,然后在整个团队的胜利中成就自己。 第二种真实:想要超越所有人,体现唯我独尊的能力。 那么,在这样的真实面前,职场人会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第一种态度:“利用”同事。说起来很残酷,但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合作的时候亲密无间,竞争的时候六亲不认,一旦进入白热化阶段,也有可能忽视对方的困境,甚至做出落井下石的行为。听起来确实令人沮丧,做起来也确实于心不忍,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免得被人在背后捅上一刀,所以也只能先下手为强。 第二种态度:特立独行。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用一种傲视群雄的姿态出现。不管有多心虚,也别管有多难受,就是要表现得倍儿独立。我很了不起,不屑跟你们玩儿。如果你们需要我,就主动来找我。如果我正好也需要你,我就会跟你合作。你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对不起,职场生活就是这样,就算是互相称兄道弟,也不可能摆脱利益的左右!互相攻击,互相诋毁,互用权术,这就是职场人在“利益”面前所上演的“兄弟大战”。既然如此,那又何必惺惺作态呢?倒不如放弃这种没有意义的亲密形式,选择痛痛快快地工作!有需要就合作,合作完毕就分开,这是最英明的决定,也是最干净利索的行为。不过,“独行侠”也有自己的弱点,尽管看起来和所有人都相安无事,但如果你确实发展得太快,难免就会变成别人的眼中钉。也许你的一路都是平坦无忧,优哉游哉,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在你将要看到曙光的时候,真正的敌人才会出现。甚至说,原本互为敌人的人也会组成联盟,因为他们有更大的敌人需要面对,而那个人就是——你。经历了潜伏期的嫉妒瞬间爆发,在你将要迈向成功的最后一步,在你向成功进行“质”的飞跃阶段,突然抓住了你的后腿。 既不想“利用”别人也不想自己“独行”,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安全度过职场生活吗? 接受采访的朋友,都没有埋怨利用者和独行侠。因为他们已经读懂了职场生活的本来面貌,那些肤浅的人际关系,那些傲慢无礼的同事,那些乱发脾气的领导,那些没有办法可以解释的误会……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夺走他们的斗志。因为他们已经足够了解公司生活的内幕,作为现代职场人,真正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改变自己,适应社会。 虽然几乎已经看透,但他们仍然会把自己的真心掏给对方。掏给怎样的对方?忠诚的、真挚的、懂得关怀别人、珍惜同事、愿意牺牲自己,愿意帮助别人……面对强势的和真心的人,他们会屈服于第二种人,而且是无怨无悔的屈服。那个人不会真正地拿出刀,虽然他的刀可能会很锋利;他不会拿着刀威胁你,虽然他有足够的身份可以这样做;他也不会时时刻刻用刀指向你,而只是会拍拍你的肩膀,鼓励或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以真心换真心,也许是一种安全度过职场生活的不错方式。 其次,偶尔的牺牲同样也会换来对方的真心对待。在现代职场的无限竞争中,“牺牲”成为了吸引对方的强有力武器。你的牺牲可以换来对方的拥护,而且是忠心的拥护。 可是,如果我的牺牲没有被认可,那该怎么办?难道我就要变成无辜的自杀者吗?这样的想法确实很有必要,但是,相较于这种方法为你带来的后续利益,相信你还是忍不住想要冒险。 不同于“两个事实”的另一个事实,就是傲慢的人肯定会失败的事实。你为了他而牺牲,而他却高傲地不屑一顾。没关系,你完全可以潇洒地直接抛弃他。因为你的付出大家已经看到了,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因为那个人的过分骄傲而已。 人的个性迥异,但是内心活动却是非常相似。对于肯定自己、帮助自己、关怀自己的人,自然就会敞开心胸,坦诚相待。不用怀疑,即使是身处如此纷繁复杂的现代职场,这样的等式依然成立。 换个立场想想就简单了。对方的肯定和帮助,会让你产生亲密的团结感。想要享受这样的和谐与默契,你完全可以主动一些,主动向对方付出你的关心和热情,不要期盼着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是努力为别人做些什么,也许你反而会收获更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现代职场的同事关系,这就是最简单实用的人际关系法则。 你的真心和你那适当的牺牲是超越这“两个事实”的有力法宝,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途径。 李南勋 书评(媒体评论) 史上最强韩版职场读物! 这是一本我读了又想读的书,它让我在只知埋头苦干的职场生活中变得有了方向,职业生涯变得更可规划。 ——新浪职员 朱平 为自己准备的最值的书! 职场案例如此生动,通过阅读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这是我行走职场的最佳向导。 ——外企职员 刘浩 我升职了! 运用书中的方法,我成功地坐上了主管的位置,现衷心地向各位读者推荐。 ——房产销售 王滨 胜过《公司绝不会告诉你的50大秘密》! 语言更生动,方法更实用,道理更浅显易懂。 ——豆瓣读者 Ernest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谁是下一个晋升者(上司绝不会告诉你的40大升职秘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李南勋//姜受姃 |
译者 | 千太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0676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5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3.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08 |
宽 | 14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6-2010-44号 |
版权提供者 | VISION VOREA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