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精)/刘学锴文集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共二十六章,梳理了自晚唐一千多年来人们对李商隐诗歌纷纭复杂的接受历程,深入探讨了李商隐诗歌艺术的根本特征和应有的解读方式,对历代阐述李商隐诗歌的著作进行了甄别、鉴定、比较,精确阐释了李商隐诗歌对前代诗人的接受以及对后世诗歌的巨大影响。
全书分析和辨识细致透辟,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眼光和全局气魄。
作者简介
刘学锴,生于1933年,浙江松阳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著名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2—1963年就读、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3年7月来安徽师范大学工作至今。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安徽师范大学终身成就奖”,与范文澜、傅斯年、罗常培等并列为“北京大学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主要论著有《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传论》《温庭筠全集校注》《唐诗名篇鉴赏》《唐诗选注评鉴》等,分别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及第四届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一等奖(2003)、安徽省社科著作一等奖(2006、2011)、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普及读物奖(2009)、河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2015)等。
目录
上编 李商隐诗的历代接受概况
第一章 晚唐五代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一节 同时代人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二节 唐末五代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二章 两宋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一节 北宋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二节 北宋中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三节 北宋后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四节 南宋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五节 南宋后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六节 两宋总集选本所选李商隐诗
第三章 金元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一节 金代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二节 元代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四章 明代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一节 明代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二节 明代中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三节 明代后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五章 清代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一节 顺治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二节 康熙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三节 雍正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六章 清代中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上)
第一节 姚培谦的《李义山诗集笺注》
第二节 屈复的《玉赂生诗意》
第三节 程梦星的《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第四节 姜炳璋的《选玉谿生诗补说》
第五节 诗话选本中对李商隐诗的品评
第七章 清代中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下)
第一节 冯浩的《玉谿生诗笺注》
第二节 纪昀的《玉谿生诗说》及其他有关李商隐诗的评论
第八章 清代后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一节 李商隐文的整理和《樊南文集补编》
第二节 龚自珍、姚莹、林昌彝等人对李商隐诗的评论
第三节 方东树、曾国藩、陈衍对李商隐诗的评论
第四节 刘熙载、朱庭珍等人对李商隐诗的评论
第九章 二十世纪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第一节 传统笺注考证成果的总结
第二节 在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李商隐诗研究与接受的新变化
第三节 总结与创新并重的建国后李商隐诗的研究与接受
第十章 历代对李商隐七律七绝的接受
第一节 历代对李商隐七律的接受
第二节 历代对李商隐七绝的接受
中编 李商隐诗的阐释史
第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阐释史
第一节 宋元明《无题》诗阐释史
第二节 清代对《无题》诗的阐释
第三节 二十世纪对《无题》诗的阐释
第二章 《锦瑟》阐释史
第一节 宋元明三代对《锦瑟》的阐释
第二节 清人对《锦瑟》的阐释
第三节 二十世纪学者对《锦瑟》的阐释
第三章 《嫦娥》阐释史
第一节 历代对《嫦娥》的阐释
第二节 对纷纭阐释的归纳梳理——境类心通
第四章 圣女祠诗阐释史
第一节 对三首圣女祠诗的纷歧阐释
第二节 对纷歧阐释的思考和对诗的再阐释
第五章 《乐游原》阐释史、
第一节 历代对《乐游原》的阐释
第二节 黄昏情结与触绪多端
第六章 《梦泽》阐释史
第一节 对《梦泽》的不同阐释
第二节 《梦泽》阐释史所显示的趋势及对它的再阐释
第三节 《梦泽》与《宫妓》《宫辞》
第七章 《落花》《天涯》《楚吟》的阐释史
第一节 对《落花》诸诗的多种阐释
第二节 伤春悲秋的意绪
第八章 李商隐咏物诗的阐释史
第一节 宋元明三代对李商隐咏物诗的阐释
第二节 清代对李商隐咏物诗的阐释
第九章 李商隐咏史诗的阐释史
第一节 宋元明三代对李商隐咏史诗的阐释
第二节 清代对李商隐咏史诗的阐释
下编 李商隐诗对前代的接受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章 宋玉的创作对李商隐的影响
第一节 李商隐与宋玉身世境遇及思想性格的相似点
第二节 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主题和悲秋伤春的意蕴
第三节 微辞托讽
第四节 抒写艳情绮思
第五节 李商隐论诗与李宋同异
第六节 中国文学史上的感伤主义传统
第二章 李商隐诗所受于汉魏六朝诗的影响
第一节 汉魏古诗及汉魏六朝民歌对义山诗的影响
第二节 阮籍诗对李商隐的影响
第三节 庾信创作对李商隐的影响
第三章 李商隐所受于杜甫、韩愈、李贺诗的影响
第一节 杜诗对李商隐的影响
第二节 韩诗对李商隐的影响
第三节 李贺诗对李商隐的影响
第四章 李商隐对晚唐五代诗的影响
第一节 李商隐对唐彦谦的影响
第二节 李商隐对韩僵的影响
第五章 李商隐对宋诗的影响
第一节 李商隐对西昆派的影响
第二节 李商隐对王安石的影响
第三节 李商隐对黄庭坚的影响
第四节 李商隐对陆游的影响
第六章 李商隐对元明清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李商隐对金元明诗的影响
第二节 李商隐对清代诗歌的影响
第七章 李商隐诗对唐宋婉约词的影响
第一节 中晚唐绮艳诗风与诗的词化
第二节 李商隐诗的词化特征
第三节 李商隐诗对唐宋婉约词的影响
导语
刘学锴先生是海内外学界公认的李商隐研究权威、温庭筠研究专家,也是著名的唐诗鉴赏专家大家。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著名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学锴文集》系统整理、全面展现刘学锴先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特别是唐诗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推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第六卷,是刘学锴先生近七十年学术成果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精)/刘学锴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学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649743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20-12-01
首版时间 2020-12-01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790
CIP核字 2020260210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9
178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