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
内容
编辑推荐

《早期三十年教学生活》是杨亮功先生回忆早年读书与教学生活的著作,作者以简洁、平实、生动的笔法,描述了其自光绪二十六年入学直至一九三三年的读书与教学生活;《五四》是杨亮功先生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与表兄蔡晓舟当年就合作编写出的记录五四运动的一本书,书中详尽描述了五四运动的全过程,并对起因与影响作了分析,还广泛搜集了史料,为后人作了全景式的记录,是研究与记录五四运动最早的一部书。

内容推荐

清末民初,正是中国教育思想极大转变时期:由私塾转变到学校教育,由传统保守思想转变到接受西洋学术思想,由古典文学转变到提倡白话文;正如美国教育家克柏莱(E.P.Cubberley)所说的:“在复杂方言的中国,正把古老的文化从困难中转到西方性的文明。” 杨亮功先生幼受私塾教育,大学时代正逢五四运动,其后又留美研究教育。《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这一本小书,虽系作者个人的叙述,但却充分反映了这个伟大转变时代学术思想上所表现的一种新生的智慧之火。本书实为中国早期教育蜕变最珍贵的史料。

《五四》一书,刊行于1919年9月,是记载五四运动最早出版的一本书。书中所载,皆系编者的第一手资料。读者可以从这一本书,认清五四的真面目,体会五四的真义。亦可以了解到此一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关系。

目录

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

五四——第一本无私运动史料

编后记

试读章节

青灯家塾忆童年

我在六岁时(光绪二十六年实足五岁)开始上学,系附读于一邻居李姓家塾。先生教我认方块字,读千字文,百家姓。因体弱多病,不久即辍学。

次年父亲与亲戚李养吾先生两家合请一位合肥王春茂先生做家庭教师,书房设在我家,伙食按月轮流供应,学生仅李家姊弟公桂、公会和我及弟保钧四人。王先生有六十多岁,随他而来的,有他的十二三岁的顽皮孙子,和二十多斤重的光滑青石球。

王先生虽精于拳术,并不教我们技击,对于我们的书本功课亦不十分严紧。每日除读书习字例行功课外,常带我们出外散步(女生除外)。沿河两岸,农田菜圃,以及市场庙宇皆是足迹常到的地方。王先生的理想中,并没有甚么叫做示范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生实际生活,多与大自然界接触。王先生的理论是不赞成年幼学生终日关在书房里如关在监狱一样,那是会闷出病来的,应当让他们多在野外散步,舒散筋骨。我那时仅是六七岁小孩子,想像力与联想力尚未十分发达,谈不上欣赏大自然的美。四壁云山,一湾秋水,并不能引起我的爱好。可是夕阳西下,牧童村歌,却也令人有点悠然神往。

王先生只教我们一年不再继续了。我在那一年中除了死记若干生字,读了一部史鉴节要外,似乎别无所获。

王先生去后,父亲单独聘请一位含山赵仲平先生来教我们兄弟二人。赵先生系上海格致书院毕业,不满四十岁,性情很和平。他另有一套教学方法。他一方面教我读经书(论语、孟子、左传),一方面订购些上海文明书局新出版的史地动植物各种小学教科书,用白杭连纸、石印、线装的本子,远较现在小学所用教本为美观。上有插图,文字浅近,最易引起阅读兴趣。在当时科举尚未废除,内地私塾采用教科书为教本,使学生能接受若干新的知识,总算开风气之先了。不过赵先生教我读经书,仍用死记的背诵方法。有时我遇着艰涩长句背诵不来,他始为我略加讲解,意义明了后,便容易读熟。我觉得过去私塾背诵方法自有它的用处,不一定就要废除。我现在对于五经四书还有一部分能够记得,是靠着当时背诵之功。不过背死书而不讲解却是一种虐政。古代希腊小学读字母用一种诗的方式,读书要有音调,这也是一种帮助背诵的方法。

那时我的祖父虽已六十多岁,他还掌理家务。关于我们兄弟的教育则由父亲照管。我们每天早晨上学前,总要到祖父床前叫一声“爹爹”。他伸出头来在我们面颊上亲一亲,每人给制钱三枚。当时物价三个制钱可以买两根油条。后来物价上涨,每天给我们的钱,也跟着调整。到了每天给我们一个铜角子时(值十个制钱),我就快要离开家庭到县城进高等小学了。祖父每日看的是《申报》,那时北京京师大学堂新创办,报纸上常载有京师大学新闻。祖父很重视这个全国最高学府,因此他常常叫我的小名问我:“XX,你将来长大时是不是要到北京进京师大学堂呢。”我总是回答说:“是,我将来长大时一定要进京师大学堂的。”他听了非常高兴。祖父是辛亥那年去世的,到了民国四年夏天,我到北京考学校,其时北京大学考期已过,我考进了国立北京工业专门学校。但我宁愿放弃工专正式生资格而跑到北京大学去做旁听生,一年后考试及格改为正科生。这固然由于我不愿学工科,也是想完成祖父的期望。

光绪二十九年我已经九岁,父亲集合本家大房、三房、五房几位伯叔及亲戚李养吾先生共同创办一所初级小学,取名养正小学。校舍借用大房的两路平房,加以改造,并添建讲堂两间及操场一个。所收学生,仅限于杨、李两家以及两家亲戚的子弟,总共不满三十人。按程度分甲乙两班,我分在甲班。校长由三叔祖鉴堂担任。教师只在外面请一位靳穆如(名铎)先生专教国文,其余科目由创办人各就所长分别担任如下:  科目 教材 担任人  修身 孝经 叠筠二伯  读经 大学、中庸、左传等 父亲  国文 古文观止、东莱博议 靳先生  历史 纲鉴易知录 月如三叔  地理 乡土地理  格致 动植物  算术 算术、珠算 子宽三叔  体操 李养吾姻长  以上除靳先生外,其余全不支薪。学校功课以经史国文为主,父亲及几位伯叔皆系科举出身,担任经史课程,当然很合适。子宽三叔的算术程度虽不深,但教授初级小学,是足够应付的。李养吾姻长是一位军官,曾带兵远征广西苗人,他教我们体操未免有点大材小用。其外大房有三位老兄味埙、仲篪、纫兰在南京两江师范读书。他们暑假回家时也尽点义务,教我们地理及格致,并教我们一点日文。这种半新半旧式的小学,等于一种变相的家塾,也可以说是由私塾到新式学校转变中的一种过渡教育。学校虽采用班级制而仍沿用私塾式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仍是背诵式与讲述式。经书国文不仅要背诵而且要“回讲”。每星期作文一篇,每天写大字一张,小字半张,点阅《纲鉴易知录》两页。这种日常工作与在私塾时并无差异。

校内功课相当的紧,各家家长皆不愿其子弟落在人后,故督促甚严。学校教学虽不像过去欧洲耶稣会学校完全以竞争为教学原则,但是由于长辈们有争强好胜心理,因此我们同辈学生对于功课竞争甚烈,甚至因竞争而生嫉妒。

大伯幼篯在伯叔辈中年龄最长,文学亦最好。他在外做官,年老回家,闲居无事,有时为我讲些诗赋。他讲的是《唐诗三百首》和《赋学正鹄》。有一天他看见我的作文课本,向父亲说我将来可以造就,要父亲多注意培植。不意这句话竞引起几位同辈的妒心。因此我想一个人在社会上,能为人所敬爱而不为人所嫉妒,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学校在暑假中虽不上课,但是我们每天仍照常到学校读书写字。晚间叔伯子侄们往往聚集在学校操场上乘凉,大伯有时出对子考我们,最优者有奖品,一枝笔,一碇墨或十个铜角子。我还记得三付很好得奖的对子。p9-12

后记

本书作者杨亮功(1895—1992),安徽省巢县人,我国著名教育家。作者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后留学美国,获史丹福大学教育硕士及纽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作者一生钟情教育事业,历任上海中国公学副校长、安徽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育系主任等职。杨亮功先生又涉足政坛,一九三三年任监察院监察委员、监察使。去台后任“监察院秘书长”,“考试委员”,“考试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资政”等职。杨亮功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发表教育学、哲学学术论文一百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咀教育思想之促进与交流》、《教育学之研究》、《中山先生教育述要》、《跬步》、《五四》、《早期三十年教学生活》等。

《早期三十年教学生活》是杨亮功先生回忆早年读书与教学生活的著作。作者以简洁、平实、生动的笔法,描述了其自光绪二十六年入学直至一九三三年的读书与教学生活。此次编辑依据的原本是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一九八零年五月初版,该书被收入其“传记文学从书之九十七”。我们所做的编辑工作有:1、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对于作者文字使用习惯、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等,为了保持原貌,未加改动;2、将民国三十八年九月三十日之后的纪年一律改为公元纪年;3、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围成立后,原本中台湾国民党政权仍自称的“中国”“我国”“中央”“政府”,及其政治机构、职务名称等等,都使用引号;4、本书作了极个别的删节,并注明所删字数(不包括标点符号)。即使如此,本书现存文字之意旨、观点等,也偶有不妥、不当乃至错谬之处,但鉴于为读者提供较完整资料而对原本未予删改,相信读者会一一甄别。

《五四》是杨亮功先生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与表兄蔡晓舟当年就合作编写出的记录五四运动的一本书。书中详尽描述了五四运动的全过程,并对起因与影响作了分析,还广泛搜集了史料,为后人作了全景式的记录,是研究与记录五四运动最早的一部书。我们编辑依据的原本是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改版,该书被收入其“传记文学丛刊之一三六”。鉴于该书重要的史料价值,为给研究者、读者提供较完整资料,我们所做的编辑工作主要是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对于当时的文字使用习惯,譬如:当时的文字使用,有“那”、“哪”不分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等,绝大部分都未改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亮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78425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1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