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都是大角色(精)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经典电视剧《大宅门》导演郭宝昌的最新创作——这次他不再用影视的方式,而是以一支文学家的笔,把自己真实传奇人生中所遭遇的那些难忘的奇人奇事,生动精彩地呈现在这本《都是大角色》里。
《都是大角色》以人物写作为主体,呈现了一组精彩绝伦、复杂生动的人物群像:隐身宅门的传奇武功高手和他的纨绔少爷徒弟;外表优雅美丽却在宅门里扭曲变形的小姐们;朴素善良、却在被自己卖入豪门又扶正当了太太的女儿面前畏首畏尾的奶奶;长得极丑倒守着最美的媳妇干着最美的活儿、一身坏毛病却极其善良懦弱的家仆;宅门花园里深藏的古琴文化和古琴大师;坚信共产主义却在时代车轮倾轧中逐渐失去自我、最终落入骗钱陷阱的偏执挚友……人性的复杂多面、人生的不可预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这些丰富深沉的人物谱背后,是对时代、对命运、对人性的复杂体味和深刻感慨。
他们是被历史抛弃的小人物,他们都是生活里的大角色。
目录
自序
奶奶与我
王师父与猴三儿
女张飞与艮萝卜
老花园子与琴人
钱二爷与小伙计
郑老屁与屁
我们房头的两位小姐
共产党人于华
杜伯伯侧影
干校糗事
爱信不信
大哥
导语
郭宝昌擅长讲故事,他编导的影视剧的成功,就是证明。他讲故事的天赋同样体现在他的写作能力上——擅长用生动爽脆的京味儿口语写文章,每一个人物,都被他写得活灵活现地如在眼前。
书评(媒体评论)
郭宝昌给散文的写作带来了一种新质,打破了
以往我们对这个文体的一些习惯的期待,沉甸甸的
历史化为生而具体的人物,又很细致地融入沉甸甸
的字里行间。他的文字做派不再以“散”吸引读者
,而是一种沉重的悲剧感,让我们想起戏剧,不是
舞台上的演出,是历史上演绎过的真实悲剧。不过
,它们依然是散文——《都是大角色》给我们文学
送来了一种有新作风的散文,还给我们送来了一个
拓展了散文空间的新作家。
——李陀
郭宝昌在北京的老城区里挖出一条时光隧道,
他把我们拉进去,和那些早已消失的人碰面。他用
精确的时代感,神奇的生命感,特定的阶层与身份
,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他叙述的魅力,把这些人
复活。他还叫人相信果戈理的一句名言:在生活中
没有人是配角。
——冯骥才
郭老笔下的人物,有个共同的气质——“奇”

他们,以奇特的方式登场,以奇怪的逻辑行事
,以奇绝的姿态谢幕,当中又具不少奇幻的情节。
读罢你会好奇:世上的奇人,怎么都叫他碰上了?
这些奇人,不仅构成了他的故事特质,也构成了他
自己的性格、出处和心灵主题,写他们就是写自己

郭老占有三大优势:得机会看,有能力写,够
火候拍。
——姜文
精彩页
海中有条河
常看影视剧的朋友,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偶尔遇见在屏幕上常见到的演员,就指着鼻子:“你你你……你不是……那什么……”只觉得脸熟,就是说不上名字来。其实他(她)是演过无数片子的主角儿了,具体演过什么,对不起,一个也想不起来,只弄了个脸儿熟。相反,有些小角色,就一场或一集戏,能让你记住十几年。电视剧《大宅门》中有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是个当铺的小伙计,由著名导演何群客串的,有句台词:“写——虫吃鼠咬,光板儿没毛儿,破面儿烂袄一件——”此剧播出后,何群一上街,就有无数不相识的人大叫:“嘿!光板儿没毛儿!”何群自嘲地说:“我拍了几十年戏,没人认识我何群,演一小伙计,得,我满大街的改名儿叫‘光板儿没毛儿’了。”
《大宅门》剧本第一次送某领导审阅时,他顺手翻了几页,当看到人物表时很不耐烦地说:“七十多个角色?叫我看谁?叫编剧先把角色删去一半儿再拿给我看!”剧本就被枪毙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角色不论大小,有魂则立!
这世上多的都是小人物。小人物只要能折射着时代风貌,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树立起鲜明的形象,让读者从这个小人物身上读解出万千思绪,小人物就站在中间,成为大角色。比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这当然很难。
我一辈子没结识过什么大人物,在小人物的河流中蹚来蹚去,随着年龄的老去,这些小人物却越来越清晰,在我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并引动我一声声的叹息。读懂和发现小人物挺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太不起眼,没什么丰功伟绩,几乎没什么值得记载的事。像树叶子,“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就是叶子,多气势!可你再霸道也是绿叶配红花,叶子是配角;“一叶落知天下秋”,多气派!可终归也只是个报信儿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一个轮回就被大扫帚清理了,或深埋,或焚烧,命最好的落叶归了根。我幼时有收集叶子的爱好,夹在一个精装的大厚本子里,有时拿出来看看,挺好看。细细品味,每叶各有不同,颜色除西山红叶较绚烂热闹以外,都是各种不一样的绿,比花儿平和、漠然、不张扬,味道就略显孤寂苦涩了些,那叶脉、纹理、图案是文章,是历史,是林木大家族中的芸芸众生,是容易被忽视的真实的过去。我到过原始森林,落叶厚厚的,踩到上面软塌塌的,假如不是自然销蚀的话,早就把参天的大树掩埋了。
都知道陆地上的河流向海。但也都会觉得“海纳百川”是陆地上的事儿,陆地是海的边儿。一九六三年夏,我随渔民出海驾着渔船“赶溜子”——“溜子”,就是海中的河。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海中还有河。陆地上的河无需辨认,明明白白地在那儿奔腾着,到了海上不行了,河的边界是海,那流动是隐秘的,那水的颜色却是不一样的。只有经年累月与大海生死与共的渔民汉子,才能辨识出来。赶上溜子,渔民们撒了几十里的大绳钩钓鱼,个个脱得精赤条条躺在船板上享受阳光,待鱼上钩。面对大海,人真小,不由得感叹,人哪,你算老几?!我唱起了京剧《空城计》里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船老大蹲在船头,边拉屎边为我叫好,充满诗意。
海当然是大角色。海中的河呢?流向哪里?沿着这条河,逆流而上寻源头,顺流而下找归宿,一任上下求索,终是一头雾水,方知这“溜子”也不是小角色。渔船浮于海上,很突出,虽是一叶扁舟,倒也像是主要角色,可渔民汉子主宰着一叶孤舟,又似乎他们也是海上的主角。
说不清大海和溜子,孤舟与汉子,谁是大角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都是大角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宝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71620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42
CIP核字 2021085346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