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世界环保组织》由刘芳主编,虽然这本书是介绍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但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看中国的环境保护,这并不是说我们中国就没有属于自己的组织良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想透过这本读物,使中国的普通民众了解世界各国的非政府性环保组织,进而增加环境保护的经验。

内容推荐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是一套科普类图书,旨在通过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来向大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这本《世界环保组织》由刘芳主编,为其中之一。《世界环保组织》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大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了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目录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世界保护动物协会

世界观察研究所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湿地国际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

国际鹤类基金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国际地球之友

保护国际

国际绿色产业协会

国际野生动物关怀组织

全球环境基金

全球绿色资助基金

罗马俱乐部

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

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盟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

美国环保协会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美国野生救援协会

美中环境基金会

美国铁匠学院

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联合会

美国蓝月亮基金

加拿大森林管理委员会

加拿大森林保护网络

太平洋环境组织

亚洲动物基金会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

日本绿色地球网络组织

韩国环境运动联合会

试读章节

世界自然基金会

组织概况

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旧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961年9月11日成立于瑞士小镇莫尔各斯。创始人为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朱立安·赫胥黎,他曾经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并帮助建立了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然保护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1960年,赫胥黎前往东非,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该地区野生动物保护活动的顾问。回到伦敦后,赫胥黎在《观察家》报上发表了三篇文章以警告英国公众。他在文章中指出,如果人类以如此的速度去破坏动物栖息地、捕杀野生动物,那么该地区的野生物种在20年内就会毁灭殆尽。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公众们开始认识到自然保护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赫胥黎收到许多公众的来信,其中包括一位名为维克多·斯托兰的商人。他在信中指出可以创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筹集保护自然的资金,但斯托兰称自己的身份不适合亲自创办这样的组织。赫胥黎于是和英国自然保护组织总干事、鸟类学家马克斯·尼科尔森取得联系。1961年,尼科尔森召集了一批科学家和公共关系专家,他们都赞同成立斯托兰所建议的基金会。

新成立的基金会计划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携手合作,而此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总部迁到瑞士日内瓦湖北岸莫尔日的一个小镇,于是他们决定将基金会的总部也设立于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其十分欢迎,在双方合作协议书上这样写道:“我们将共同努力,去唤起公众的意识,让世界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

1961年9月1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作为慈善团体登记注册。1970年,荷兰伯恩哈特王子(后来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总部的主席)为该组织建立了一个牢固而独立的经济基础。世界自然基金会设立了1000万美元的基金,被称为“1001:自然信用基金”。为此1001个人每人捐款1万美元。从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总部便可以用这个款项的利息作为机构管理的开支。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会从一个关心濒危动物和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生态团体发展成为一个关注所有自然保护问题的世界性组织。1981年,当爱丁堡公爵代替约翰·劳通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时,该组织已在世界各地拥有100万长期支持者。1983年,随着自然保护邮票收集活动的展开,捐款数额迅速增加。

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识到它原有的名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已无法再反映该组织的活动范围,于是将名称改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以表示其活动范围的扩大。组织使命也转变为制止并最终扭转地球自然环境的加速恶化,并帮助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重新制定了其战略计划。扩大之后的战略重申了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保护的主题,并将组织的工作归划为三个独立的部分:保护地球的生物资源,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性消费的行动。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还减少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导化,以增加与当地居民的合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世界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之一。它在6大洲的153个国家发起或完成了约12000个环保项目。它通过一个由27个国家级会员、21个项目办公室及5个附属会员组织组成的全球性的网络,在北美洲、欧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开展工作。

主要活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第一个国家计划于1961年11月23日在英国建立,爱丁堡公爵担任主席。同年12月1日,美国也继而成立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机构,接着是瑞士。

196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印度阿萨姆邦上西隆高原地区的佩济先生资助131美元,以保证其能够前往卡奇沼泽地区调查印度野驴的现有数目。佩济找到了870只。到1975年,这种野驴的数目降到了400只,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于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该地区设立了野驴保护区,到80年代中期,野驴的数目已超过2000只。196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西班牙政府联手购买了瓜达尔基维尔河三角洲的沼泽地带,并建立了科托多纳纳国家公园。

197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帮助印度政府开展拯救老虎计划时,公众得到保证,他们的捐款将直接被用来拯救这种被看做神圣但却面I临灭绝的老虎。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为此建立了实施六年老虎保护计划的专门机构,并设立了九个老虎保护区。随后印度又增加了六个保护区,尼泊尔增加了三个,孟加拉国增加了一个。

两年后,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始了保护热带雨林的活动。该组织筹集资金并帮助中非、西非、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几十个热带雨林建立起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1976年,另一项“海洋必须活着”的保护海洋计划展开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为鲸、海豚、海豹这些海洋动物设立了海洋保护区,并看护海龟的繁殖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会又开展了“拯救犀牛”的运动,并很快筹集了100多万美元的款项来对付偷猎犀牛活动。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战略》。这项由联合国秘书长签署的战略在世界34个国家的首都同时展开。它意味着人类走向自然保护的新步骤,并显示了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从这一战略开始,50多个国家已经制定出各自的国家战略。一个通俗的版本《如何拯救我们的世界》也已用多种语言发表出来。

1985年,该组织促使国际社会延缓捕鲸行动,并争取在南极洲为鲸鱼建立一个海洋保护区域。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功地开展了限制象牙交易的国际活动。1992年,它与其他组织共同促使各国政府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化和气候公约。世界自然基金会同时还与其他民间环保团体保持着联系。它尤其重视与当地居民合作,解决各地迫切的自然保护问题。

在赞比亚卡富埃平原地区,世界自然基金会帮助当地政府成功地处理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当地居民接受训练,成为保护野生沼泽羚羊的一支力量,他们看护并报告不断锐减的羚羊的数量。由于当地居民保护措施得力,羚羊的数目如今不断增多,并可以通过捕猎淘汰一些弱者。通过向打猎爱好者收取费用又重新用于社区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上。P1-4

序言

ENGO(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是伴随着NGO(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产生的缩略词,意谓非政府环保组织。严格说来,非政府环保组织是非政府组织的“子体”,因此要想清晰地界定非政府环保组织,我们就不得不对它的“母体”——非政府组织先做界定。

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的正式使用是在1945年6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71款。该条款授权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为同那些与该理事会所管理的事务有关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作出适当安排”。1952年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做非政府组织”。因此在产生之初,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

随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非政府组织这一词不再仅仅局限于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它囊括的范围日益巨大,1996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的第3l号决议进一步承认了在各国和各地区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时至今日,非政府组织涵盖了数量众多而又千差万别的机构,其涵盖的领域之广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世界银行把任何民间组织,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区发展,都称为非政府组织。

简而言之,非政府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的组织,这类组织不是由国家建立,也不属于国家。非政府组织具有独特的属性:独立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独立性是指非政府组织既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政府官员主导的董事会领导;非营利性是指非政府组织不是为它的拥有者积累利润;自治性是指非政府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志愿性是指无论是在实际开展的活动中,还是在管理组织的事务中,非政府组织均有显著程度的志愿参与;公益性是指非政府组织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常见的非政府组织包括环境保护组织、人权团体、照顾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团体、学术团体,等等。由此可见,非政府环保组织是非政府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子体”,毋庸置疑,非政府环保组织具有非政府组织的一切特性,因此非政府环保组织是独立于政府的,是非营利性的,具有自治权,同时参与公益性的服务。但作为环保性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环保组织又有其独特的使命:非政府环保组织是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的。

一、ENGO的起源和发展

虽然本书的主旨是介绍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但限于篇幅,我们并不一一考查世界各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的起源,而是从总体上把握非政府环保组织的起源和发展。

1.人道主义和慈善传统在非政府环保组织发展中的融合

虽然非政府环保组织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才日益被人们熟知,但事实上具有非政府性质的环保组织的产生却是历史深远的。一些环保组织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渊源。人道主义和慈善传统与这种类型的环保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895年,为了管理美国大都市的公共动物园,纽约动物学学会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野生生物保护组织,后来发展成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1824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福利慈善机构——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成立,这一组织的成立就是为了倡导人道主义的爱护动物理念,制止当时盛行的斗狗、斗牛、斗鸡的活动,迄今这一非政府性组织已有180多年的历史。1903年,一些在非洲的英美博物学家创立了大英帝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后来发展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

如果说最初基于人道主义传统或慈善传统建立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大部分是和动物保护有关的;那么随着发展,这些基于人道主义传统或慈善传统的环保组织,要么在人道主义的传统下发展得更为壮大,要么在发展中把人道主义的传统扩展到了更广更深的领域,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随着时代的前进,不仅仅是那些基于人道主义或慈善传统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发展壮大,而且出现了新生的融合了人道主义和慈善传统的非政府环保组织。成立于1961年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环保的领域非常广,涵盖了地球的生物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等等;成立于1967年的美国环保协会则率先尝试用法律手段进行环境保护;成立于1987年的保护国际则率先尝试了“还自然的债”的保护模式。

2.ENGO的国际化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对这类机构来说,专注于拯救世界上的某一局部,而置其他角落于不顾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应立足于世界,而不是狭隘地把环境保护局限在一国之内,毕竟环境保护不是一国两国的事,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环境保护是世界性的大事,是所有人都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

非政府环保组织在发展中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环境保护,除了一些自身就是国际性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之外,一些最初建立在某一国的环保组织也走出了创始国,走向世界。

成立于1961年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一开始就立足于保护地球的生物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等等,其创始之初就是国际性的非政府环保组织。1991年开始正式运作的全球环境基金是由联合国发起建立的国际环境金融机构;成立于1948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致力于世界的自然环境保护,是政府和非政府都能参与合作的国际性环保组织。诸如此类的国际性非政府环保组织在世界上并不少见,环境保护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的进程。

如果说新生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一开始走的就是国际化的路线,那么古老的历史悠久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在发展中也一步步走向了国际化。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在18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走出了其创始国,开始在其他国家开展项目;绿色和平组织、美国环保协会、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等,都已经走出了创始国,在本国内部开展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在其他国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项目。

除此之外,非政府环保组织还有其他的特点:如环保领域的多样化、区域性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产生等等,我们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

二、ENGO在中国的本土化

虽然这本书是介绍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但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看中国的环境保护,这并不是说我们中国就没有属于自己的组织良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想透过这本读物,使中国的普通民众了解世界各国的非政府性环保组织,进而增加环境保护的经验。

世界各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几乎都在中国开展项目,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自然基金会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中国开展工作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它和中国政府、地方、其他环保组织团体合作,在中国开展了各种项目,包括国宝大熊猫的保护、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并吸收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科所等会员。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国有关部门以及环保组织合作开展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工作。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中国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美国环保协会和中国有关部门合作开展的排污权交易和绿色出行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湿地国际是第一个通过国家林业局与中国政府达成谅解备忘录而成功在中国建立办事处的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它在中国设立的办事处开展了湿地多样性保护项目、水鸟保护项目以及环境教育项目。  当然通过在中国开展环境保护,融人中国本土的非政府性环境保护组织并不是只有上面所列举的;事实上世界各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在中国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很多,限于篇幅,我们这里并不一一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凭政府的力量无法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非政府环保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的组织,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必将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世界各国的非政府性环境保护组织的介绍是刻不容缓的。本书正是立足于此,介绍了世界各国有影响力的非政府性环境保护组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0204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32-20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25
16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