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咨询中听到妈妈们这样投诉,“孩子的爸爸很忙,没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也很少管孩子,有时候偶尔在家,也很少和孩子聊天谈心,只知道忙自己的事情,孩子也很疏远爸爸,不愿意和爸爸单独在一起,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上班,感到特别劳累,孩子的爸爸却从来不愿意在孩子的事儿上搭把手。”
每当听到妈妈们这些抱怨,我都是建议她们多安排一些机会让孩子的爸爸多陪陪孩子,甚至建议妈妈们往后撤一撤,让爸爸多承担一些对孩子的抚养责任。可过了一段时间,妈妈们的反馈消息是,她们该做的都做了,孩子的爸爸仍然坚持工作是第一位的,应酬是第一位的,个人娱乐是第一位的,孩子不归他管。
像这样的爸爸就是典型的冷漠型爸爸,这种冷漠主要是来自行为。他倒不一定心里没有孩子,只是他不会把这种对孩子的情感用行为表达出来,甚至不屑于表达出来,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冷漠的爸爸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一直认为是他们观念的偏差导致他们行为的偏离。有的爸爸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忙没时间,孩子有妈妈管就可以了。有的爸爸是认为男人是干大事儿的,不能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多精力,这样有点没出息。也有一些爸爸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参与太多,更不需要过于关注,在物质上可以满足他就可以了。
就目前孩子的成长来看,这些爸爸的想法显然已经不那么合情合理了。孩子的成长需要爸爸,就像人的成长需要白天和黑夜,白天的太阳助人越长越健康,而黑夜却让人有体味温暖与陪伴的机会,这样的生活才是平衡的生活,而平衡的生活才会让人找到快乐。
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感受不到快乐,就是因为他们不是缺了白天就是没有黑夜,阳光很好,可是缺少陪伴和温暖的孩子即使走在阳光下也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因为大人的世界很斑斓,而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父母。
而如果这个世界里再缺少了爸爸的温暖,孩子会成长得很艰难,如果你是一位冷漠型的爸爸,请尽快学会改变吧!孩子需要你温暖的怀抱和关注的眼神,我知道你很忙,可这绝不应该是你冷落孩子的理由,要知道你今天对他冷漠,他明天就会对全世界冷漠,而你今天给他一个拥抱,未来他会用自己的拥抱去温暖每一个人。
孩子的成长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其实并没有诀窍,无非就是1%责任和用心加上99%的爱,爸爸对孩子的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要真爱孩子就不要疏于表达。
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在他70岁高龄的时候,曾远赴中国,参与拍摄了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这部情感片,高仓健基本是本色出演,他在里面饰演了一位情感冷漠、刻板的爸爸高田。
《千里走单骑》是一部写父爱觉醒的电影,高田是一位年轻时因为忙于事业和自我的发展,对孩子异常冷漠和忽视的爸爸,疏于对儿子的陪伴和关照,多年以来他和孩子之间没有沟通,严重缺少交流。他不了解儿子,儿子对他也很陌生。进入晚年后,高田感到了孤独,他开始关注起儿子,希望和孩子有一些亲近的可能。
可是这时他得到一个坏消息,年仅40岁的儿子因为长期抑郁压抑得了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高田头一次感到为儿子担心,他很希望为儿子做点什么,来弥补儿子缺失的父爱。
后来他听说儿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来中国云南拍他喜欢的一出地方戏,为了完成儿子的这个心愿,高田来到中国奔波于黄土高坡之上,在这里他遇到了也是一个从小就被爸爸忽视与漠视的孩子,在与这个孩子的相处中,高田突然发现,爸爸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爸爸的冷漠与忽视不仅会让孩子的童年很痛苦,甚至会让孩子成年以后仍难以摆脱心中的孤寂与自卑。
就在高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爸爸给儿子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时,从日本东京传来了他儿子已经去世的噩耗,他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悲伤,潸然泪下,作为一位爸爸,他的爱刚刚觉醒,但他却再也没有机会弥补儿子了。
这部影片并不是高仓健所有佳作里最好的一部,但我认为却是这位一直以冷漠、坚硬的银幕形象著称的影坛常青树最让人感动的一个角色。他所饰演的那位爸爸坚忍、内敛、含蓄,又不乏柔肠百结,尤其是他最后父爱觉醒的那些选择,都让人特别能够体会到一个爸爸对孩子那种既含蓄压抑,又在内心蒸腾的情感,这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式爸爸。他的爱也是典型的东方式男人的爱,那就是不是不爱,只是这爱永远说不出口,永远不想让孩子知道。
我认为很多冷漠型的爸爸对孩子不是没有爱,只是他们缺乏表达的技巧与习惯,在我看来爱真的需要表达,需要让你爱的人知道,告诉孩子你深爱着他们,经常给他们一个爸爸的拥抱。在他们难过的时候搂紧他们的肩,在他们高兴的时候摸摸他们的脸,父爱的表达不仅需要语言,更需要丰富的肢体语言。
尤其是对孩子来说,他们是那么弱小,那么需要爸爸的关注,任何的忽视都会给他们造成终生难以疗愈的心灵创伤,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会给他们一点爱的爸爸,他们回报给爸爸的却会是很多很多,那就是他们可能会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生。
P236-238
Part 01 爸爸的意志品质影响孩子的意志品质
一、现在的孩子大多意志力薄弱,很难经受挫折,容易放弃,缺少果断、勇敢的意志
二、爸爸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参与过少,会影响孩子意志品质的养成
三、爸爸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影响是有关键期的
四、在孩子的人生之初,他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取决于爸爸对他的影响力
五、明星爸爸们给我们的启示
六、爸爸的意志品质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Part 02 爸爸的人格影响孩子的人格
一、爸爸的人格决定了孩子的人格走向,爸爸拥有健全的人格才会造就健康的孩子
二、偏执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焦虑
型人格、抑郁型人格、依赖型人格
的爸爸是人格有缺陷的爸爸,需要
积极调整、改善,否则会造成孩子
的人格不健全,甚至人格也像爸爸
一样有缺陷
Part 03 爸爸的为人处事会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事
一、爸爸大气,善于与他人相处,孩子就会与他人愉快相处
二、爸爸善于交往朋友,重视友情,孩子也会从小就学会与人交往
三、对于孩子来说,一个有朋友的爸爸比一个有钱的爸爸更有价值
Part 04 爸爸的性格影响孩子的性格
一、爸爸的性格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二、爸爸爱抱怨,爱发牢骚,凡事消极的性格,是孩子成长中的小黑屋,会让孩子的性格也很消极
Part 05 爸爸的做人底线决定了孩子的做人底线
一、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底线教育
二、爸爸的底线在哪里孩子的底线就在哪里
Part 06 爸爸的品位影响孩子的品位
一、爸爸是一个有品位的人,孩子的品位也会不错
二、富二代为什么爱炫富?通常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个有品位的爸爸
三、有品位的爸爸会让他的孩子更受社会的尊重,生存的更有尊严
Part 07 爸爸的爱好和兴趣影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
一、爸爸的爱好和兴趣积极健康,孩子就会拥有积极健康的爱好和兴趣
二、爸爸吸烟、酗酒、打麻将、沉迷网游、低级趣味会给孩子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三、爸爸良好的爱好和兴趣不仅可以使孩子积极参与,也可以造就孩子一生的事业
Part 08 爸爸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
一、爸爸的生活习惯不健康,孩子的生
活习惯就会不健康。现在很多孩子
生活习惯不健康、不规律,爸爸的
影响是最主要的
二、引导孩子从小就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是爸爸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三、爸爸生活有规律,生活习惯好,孩子就会养成有规律的好习惯
Part 09 爸爸的追求和梦想影响孩子的追求和梦想
一、爸爸是一个生活没有梦想、没有目标、整天混日子的人,孩子也会活得糊里糊涂
二、爸爸的追求和梦想不一定很高很大,但至少是一个可以引导积极的生活态度的目标
Part 10 爸爸的人生观影响孩子的人生观
一、爸爸的人生观直接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孩子走向社会前,他对生活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爸爸的人生观
Part 11 爸爸的价值观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一、爸爸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存在于很多细节当中
二、不少孩子价值观混乱,行为扭曲,是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缺失的缘故
Part 12 爸爸对婚姻家庭的态度影响孩子成年以后对婚姻家庭的态度
一、孩子是从爸爸对婚姻家庭的态度中看到自己应该怎么做的
二、对婚姻家庭不负责任的爸爸,会让
孩子成年后陷入两个极端,要么远离
婚姻家庭,要么对承担责任充满了恐
惧,因此无法拥有幸福的人生
三、对婚姻忠实、对家庭负责的爸爸,对孩子的妈妈好,是孩子最好的人生榜样
Part 13 爸爸的情商影响孩子的情商
一、爸爸是一个有情商的人,孩子的情商一定不会太低
二、情商高的爸爸会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Part 14 爸爸的学习态度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
一、爸爸爱学习会给家庭带来更好的学习氛围
二、爱读书的爸爸会带动孩子爱思考,爱阅读,渴望知识。爸爸爱学习会给家庭带来更好的学习氛围
Part 15 爸爸的进取心影响孩子的进取能力
一、如果爸爸是一个善于进取的人,不容易满足,孩子的进取心就会比较强
二、爸爸的进取心会鼓励孩子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进取心强的孩子比较能够适应挑战,能够承受压力
Part 16 爸爸的脾气影响孩子的脾气
一、爸爸任性、固执、不随和、爱乱发脾气,孩子通常也会有这样的脾气
二、那些成年以后脾气坏的孩子,追溯童年,会发现在他的成长中,爸爸的坏脾气对他的影响很大
三、脾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
生活质量,好脾气的孩子才会在未
来拥有一个好婚姻,这可能是父母
对孩子最成功的教育
Part 17 爸爸的自信心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一、一个没有自信的爸爸往往会让自己的孩子一生都缺乏自信
二、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于家庭和爸爸的培养
三、爸爸的自信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信仰,爸爸越自信,孩子越优秀
Pan18 爸爸的思维方式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
一、如果爸爸擅长正向思维,孩子的思维方式一定是正能量的
二、想要孩子有良好的心态和调整正情绪的能力,爸爸应该重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三、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好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Part 19 爸爸是一个爱冒险,爱探索的人,孩子就会喜欢冒险,表现得很勇敢,很有创造力
一、爸爸的好奇心,探索的兴趣,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二、缺少爱冒险的爸爸,孩子就会对探
索没兴趣,只要对生命没有危险,
爸爸就应该放手让孩子去摸一摸,
看一看,试一试
三、爸爸爱冒险,喜欢挑战,还会让孩子变得很勇敢,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Part 20 爸爸遵守规则的态度与行为影响孩子遵守规则的态度与行为
一、爸爸遵守规则就会让孩子对规则有所敬畏
二、做一个社会人,遵守法律规则也是
必须的,爸爸不轻易碰触“高压
线”,孩子就会从小有对法律的认知
三、爸爸要引导孩子遵守法律规则,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法律离他很遥远
Part 21 爸爸去哪儿孩子去哪儿
一、孩子是爸爸在这个世界上的作品,优劣与否与爸爸在孩子上用了多少心有关
二、没有爸爸是不爱孩子的,关键是爸爸的爱当中有多少智慧,有多少理性,有多少科学
这本书写完的时候正是周末,难得北京的蓝天正好,我来到离家不远的奥森公园舒展连日来因为写作而僵硬的筋骨。让我很高兴的是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公园里运动玩耍,让我更高兴的是,看到不少爸爸在陪伴着孩子。
虽说有些爸爸一边眼睛盯着孩子,一边在打电话说着工作上的事儿,有的爸爸一边玩着手机,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跟孩子聊着天儿,虽说爸爸带孩子不会像母亲那么投入和专注,那么唯一和专心,他们似乎永远有孩子之外的事情要忙,可我还是感到很受鼓舞,毕竟我刚刚在这本《爸爸,我们去哪儿:爸爸的影响力决定孩子一生》的书里,写了那么多不太称职的爸爸。
我上一次写给爸爸们的书是在2006年,那本《智慧爸爸用心爱》可能是国内最早的专门写给爸爸的书,提醒爸爸们要掌握一些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的智慧的家庭教育读物。当时这本书看的人并不太多,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爸爸们的主要责任还在打拼自己的事业,为家庭的小康而努力,要他们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隔靴搔痒。
2013年,我的《智慧爸爸用心爱》更名为《成功爸爸用心爱》经过修订后再版,这一次这本书在几天里登上了亚马逊图书排行榜的第二名,销量出现了质的飞跃,让我蓦然感到,时隔七年,孩子还是孩子,但是爸爸们不一样了。
这一年湖南卫视的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那些明星爸爸们和他们的萌娃们,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仅萌娃们火了,连那些本来有些看着眼生的明星爸爸们,也头一次不是以他们的明星身份而是以爸爸的身份火了起来,有的还重新找到了事业的新起点。
我想我的《成功爸爸用心爱》的热卖应该跟这档节目的成功有直接关系吧。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档节目中爸爸们的表现,突然让很多爸爸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生活中的存在有多重要。让很多爸爸突然明白,他跟孩子的关系并不只是物质的提供者和供养者那么简单。
这也许就是爸爸们开始成熟的一种表现吧!在我过去的一些问题孩子的咨询中,当谈到爸爸的责任时,真的有太多的爸爸相当坦然,他们认为自己为家庭打拼事业,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让他们衣食无忧,他们就已经非常尽职尽责了,至于孩子的教育、孩子的陪伴那是妈妈的事儿,跟他们没有太大关系。
这样的爸爸在几年前很普遍,那些问题孩子的问题家庭里几乎都有这样一位爸爸,那时候要说服这样的爸爸改变观念和做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除非他的孩子和家庭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否则他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
几年过去,作为一个一直在为改变中国人亲子教育观念和行为在做努力的人,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国父母的变化,感受到爸爸们的变化,当然这一代父母更年轻,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观念更新,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对自己的教育水准也要求更高。
很多爸爸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如果缺席,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更多的爸爸开始意识到,教育孩子的理念需要学习和更新,需要科学和智慧,而不可以仅仅是本能或者靠家传的经验。
与过去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也大不一样了。他们生活在物质富足的时代,诞生在网络时代,从思维到行为都深受网络的影响,再用以前的方式跟他们沟通交流,很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从情感上来说,过去的孩子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物质的满足可能是他们更加需要的。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物质早已不是问题,他们更多需要的是情感的满足,父母更多的关注。
由于孩子的需求变了,想要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父母,尤其是受孩子欢迎的爸爸,爸爸们的理念和行为当然要及时作出调整,爸爸不再只是“礼物”和“提款机”。与礼物相比,孩子们可能更加盼望那个经常有假期的爸爸,那个可以和他们在球场上奔跑的爸爸,那个每天在睡前为他们读故事的爸爸,那个知道他的教室,经常可以为了他的问题跑去跟老师沟通的爸爸。
以前这样的爸爸会让人觉得没出息,好像没事情忙的爸爸才会如此关注孩子。现在这样的爸爸让人羡慕,也让人钦佩,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文明。当一个社会不再把事业是否成功,是否赚了很多钱,当作评判一个男人是否是人生赢家的唯一标准时,就会出现很多好爸爸,因为大家开始认可这样的价值观,开始觉得懂得为孩子付出时间、为家庭放慢脚步、更关注家人快乐的爸爸,不管他事业如何,他依然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至少他是一位成功的爸爸。
我特别赞成这样的观念,这是一个社会给了男人更多选择和自由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更加宽松与包容的结果。因为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大家都看都到了一个现实,我们富裕了,可是我们的孩子更加不快乐了,这种不快乐不是来自生活的压力,而是来自生活对他们成长空间的挤压。
有的家庭为了物质生活,父母常年忙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有的家庭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爸爸常年在外打拼,缺席了孩子的成长。成长环境的残缺,带来的是孩子们残缺的心灵和各种有问题的行为。很对家庭都是在孩子出了问题以后,才突然注意到孩子的存在,很多父母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明白,孩子不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他需要引导,需要教育,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注。
好在很多父母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他们可能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我一直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只要你觉醒得早,就永远有机会,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已成年,你才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问题多多,那个时候即使你有再强烈的愿望,想要弥补你的孩子,可能也就已经来不及了。
很多爸爸曾经都有这样的想法,我现在亏欠孩子的将来一定加倍补偿。可事实是亏欠就是亏欠,有的东西无法弥补,你不是总有机会补偿你的孩子,因为他的每一天过去就是过去了,三岁有三岁的心境,十三岁有十三岁的想法,你在他三岁时就没有陪伴过他,我相信到他十三岁时就会不需要你,无论你有多么诚恳的心,多么迫切的心情,多么深沉的爱,孩子不会理解,可能也很难接纳,甚至还会拒绝,爸爸将很难再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很多问题孩子个案告诉我们的规律。所以,如果你不想有一天看到的只是孩子的背影,就尽量多花点时间陪伴你的孩子吧,倾听他、接纳他,让他的生命因为爸爸的关注而舒展。
我一直认为爸爸不应该只是那个给孩子生命的人,他更应该成为那个引导孩子享受生命的人,接纳爱,也付出爱,在平衡的爱中成长的孩子,才会人格更健全,心灵更健康,行为更加规范。
就像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认为不想做一个好爸爸的人也不是一个好男人。好爸爸比做一个好男人有挑战多了,因此如果你喜欢这个挑战,你当然至少是一个很优秀的男人。
我相信有太多的爸爸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和这个温热的小生命相拥,你的心里一定几多感动、几多喜悦、几多惶恐,你怕自己成为不了一个称职的爸爸,你怕辜负了孩子对你的这份信任,你怕给不了他想要的生活,其实,你真心想多了。
首先你第一次做爸爸,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所以你们需要相互了解,方式就是耐心倾听对方。你会发现他很不完美,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他也会发现,你有瑕疵,不是个完美的爸爸,没关系,只要你们相互接纳,相互陪伴,相互把对方看做是自己最亲密的伙伴,你们会一起长大,直到孩子长成了你想要的样子,而你则成为孩子眼中最完美的老爸,这需要时间,有爱的相伴,你会觉得很快。
其次相信我的话,你的孩子要得很少,你不必为自己事业未成而感到羞愧,更不必为无法给孩子锦衣玉食的生活感到遗憾。在孩子的眼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他在爸爸心中的位置,如果在爸爸的心里天大地大,而孩子是最重要的存在,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很满足,因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确定他是被爱的,他的健康成长会告诉你事实。
我常说让一个士兵勇敢起来最好方法就是让他去战场,而让一个男人成熟起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成为一个爸爸,让一个孩子优秀起来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让他拥有一个好爸爸。一个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始终会让孩子的天空永远蔚蓝的棒棒的爸爸! 爸爸们,加油啊!
2014年11月30日完稿于北京亚运村
《爸爸我们去哪儿》是作者于秀的倾力之作。这里的每一个方法都有助于爸爸与孩子从小就建立起积极的沟通模式,良好的相处模式,有助于爸爸掌握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的技巧,有助于爸爸懂得为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教会孩子平衡自己的情绪。爸爸的修炼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更何况这真的是一次幸福的修炼!
借助湖南卫视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明星效应,于秀编著的这本《爸爸我们去哪儿》以爸爸的亲子教育为主,运用多学科并结合实际生活案例阐述爸爸在亲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文字与配图或插图结合,生动、活泼、经典,区别于传统的纯理论或纯文字型的家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