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代诗歌新论(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有别于其他四平八稳断代文学史的写法,从中国诗歌史上有名的悬案——有名字留存的比如流行的李陵、班婕妤诗歌等,是否伪作假托开始,用一半的篇幅,讲述了为何汉代诗歌诗人写诗不留姓名,汉代诗歌观念与实际的矛盾,一方面继承发展先秦文化艺术的传统,逐渐确立儒家诗教统治地位,一方面,真正有活力的汉代“俗”诗处于自在发展、自由竞争的状态,并因取得上层或无意或有意的支持,对过去的“雅正”形成挑战,最终终于被承认为“古诗”,成为了新的雅正形式。本书前三章“诗人没有桂冠”“四言诗歌的僵化与异化”“楚歌、骚体的兴衰和定型”仔细分析了汉代中前期文学发展的暗流涌动,第四章“汉武帝的挑战——乐府机构的立废”,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帝王振兴国家的意志,甚至近乎荒诞的行为,同样可以与历史前进的方向一致,雅俗的取代更新不可逆转,汉乐府的发展无疑很好证明了这一点。
本书的后三章,则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两汉诗歌的艺术和美,这种美不是后世被格律局限禁锢的镣铐之美,而是先民的活泼的鲜明的生命力。如同本书作者一直想告诉读者的,汉代的诗歌,有一种被长期忽视的东西,血性,质朴、纯真,以及最重要的自由挥洒不受拘束的精神。这恰恰是诗歌所以存在的理由。汉代诗人为后来所称道,实在是因为它们顺承了人的天性。所以,在汉代什么样的诗歌格式都存在,不像唐朝兴盛的是整齐的律诗。诗歌的内容、艺术表现形式也多姿多彩,比如大部分的明晓如话、朴实又夸张的汉乐府;为后世所推崇、言其接续风骚的汉代五古,可讽喻可寓言甚或夹杂谶纬的汉代杂歌谣辞。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诗人没有桂冠
一 公卿、词臣及诗人
二 诗歌观念的雅俗新旧
三 诗歌作者的社会群体
第二章 四言诗歌的僵化与异化
一 四言诗的僵化
二 四言诗的异化
三 四言诗歌的复苏
第三章 楚歌 骚体的兴衰和定型
一 楚歌的兴衰轨迹和悲歌特色
二 骚体的发展与楚辞的经典化
第四章 汉武帝的挑战——“乐府”机构的立废
一 汉武帝的文化艺术方针
二 郊祀的发展与乐府的设置
三 武帝的功过与雅俗的较量
第五章 都邑人民的歌——两汉乐府古辞
一 乐府歌曲的分类与乐府古辞的由来
二 都邑人民的歌
三 朴实而夸张的叙事诗歌艺术
第六章 下层文人的诗——汉代五言古诗
一 五言体的由来和五言诗的成立
二 下层文人的诗
三 清丽而如话的抒情诗歌艺术
第七章 思想政治的舆论工具——两汉杂歌谣辞
一 谶纬迷信与听谣行政
二 封建阶级群像的写照
后记
一部常新的“新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代诗歌新论(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倪其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26213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22-06-01
首版时间 2022-06-01
印刷时间 202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66
CIP核字 2021206471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3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