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图上的中国史
内容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葛剑雄、王子今等20多位专家主审推荐;

赠送便携式放大镜,历史名家、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签名书签;

历史知识和历史地图工具书;

用地图读懂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地图合集;

历代疆域版图和疆域变迁解读

知名史学家朝代评述;

中外史海对照;

历代都城地图和帝王世袭表;

解开历史之谜,探寻历史遗迹;

8000多条古今地名;

90多万字历史知识解读;

2000多张文物、书画和遗迹图片;

900多位历史人物;

1000多条历史专业名词;

3000多条中外历史大事件对照年表;

内容简介

《地图上中国史 中国历史知识地图集 (套装共三卷)》是一本可供用学生课内外阅读参考的工具读物,以课本及其拓展为主,语言故事性强,生僻字注音。主要受众群体为大学生、中小学生,以及社会上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内容上从远古时期直至中华民国,

第一卷(远古时期至东汉),内容上以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等历史时期为脉络,涉及这些时期的历史进程解读、朝代图说、朝代版图、古今地名对照、中外史海对照、史海钩沉、历史之谜、寻找今天的历史等主体板块,以及风云人物、杂文趣事、奇珍异宝、历史比例尺、历史长河时间轴、朝代帝系表等辅助板块;形式上以历史地图、图片、示意图、文字的形式组合呈现。

第二卷(三国至五代十国),内容上以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各历史时期为脉络,涉及各时期的进程解读、朝代图说、朝代版图、古今地名对照、中外史海对照、史海钩沉、历史之谜、寻找今天的历史等主体板块,以及风云人物、杂文趣事、奇珍异宝、历史比例尺、历史长河时间轴、朝代帝系表等辅助板块;形式上以历史地图、图片、示意图、文字的形式组合呈现。

第三卷(两宋至中华民国),内容上以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等各历史时期为脉络,涉及各时期历史进程解读、朝代图说、朝代版图、古今地名对照、中外史海对照、史海钩沉、历史之谜、寻找今天的历史等主体板块,以及风云人物、杂文趣事、奇珍异宝、历史比例尺、历史长河时间轴、朝代帝系表等辅助板块;形式上以历史地图、图片、示意图、文字的形式组合呈现。

目录

《地图上的中国史?第一卷(远古时期至东汉)》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附记

《地图上的中国史?第二卷(三国至五代十国)》

三国

两晋十六国

南北朝

唐(上)

唐(下)

五代十国

附记

《地图上的中国史?第三卷(两宋至中华民国)》

北宋 辽

南宋 金

清(上)

清(下)

中华民国(上)

中华民国(下)

附记

精彩书摘

这是一个

大一统的开疆帝国,

一部从血战走向融合的光辉史记!

它的国号缔造了

一个民族永远的姓氏;

他给了炎黄子孙挺立千秋的自信;

它为华夏大地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尊严!

西汉——

一个值得骄傲的王朝。

前202年,刘邦即位称帝,定都长安,建立汉朝。由于都城长安在后来刘秀建都的洛阳的西面,所以称为“西汉”。

刘邦虽然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但新生的汉朝却面临着各种威胁。西汉初年的疆土也远不及秦朝辽阔。北方的匈奴向东吞并了东胡,向西占据了黄河以西的地区,西域也臣服于他的淫威;向南更是夺走了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甚至一度推进到今陕西、山西北部。白登山之围后,汉朝不得不实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这种状况到汉武帝时才开始扭转。汉武帝北征匈奴,南击夷越,疆域大大拓展。北及阴山,东北达朝鲜半岛中部,西至巴尔喀什湖,南有海南岛。西汉的疆域在武帝后期达到极盛,但由于扩展太快,兵力和财力难以适应,加上有些地方官苛政,引起当地民族的反抗,此后局部地区有所收缩。武帝末年撤销沈黎郡,宣帝地节三年(前 67年)撤销汶山郡,土地并入相邻的蜀郡。昭帝时撤销朝鲜半岛的临屯、真番二郡,领土一部分放弃,一部分并入乐浪郡。此外,西汉的疆域基本稳定,一直到西汉末年。平帝元始四年(4年)曾在青海湖东岸羌人聚居区设西海郡,但不久即废。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直属朝廷,封国分属诸侯王。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时有异姓七国分领二十余郡,相当于西汉疆域的一半。十二年(前195年)有同姓九国、异姓一国共领三十余郡,一国少或二三郡,多则六七郡,天子只有十五郡。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将诸侯王支郡、边郡全部收归中央,一国只有一郡,诸侯国的疆域大大缩小,也使郡、国的地位相差无几。武帝颁行推恩令,王国的领地还要分封给非嫡长子并改属中央,这使诸侯国逐步走向衰微而汉郡数量大增。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共有103郡国(83郡、20国),领1587县、道、邑、侯国各种县级单位。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郡守改称太守,尉为都尉。王国的统治权最初由诸侯王掌握,但景帝时任命诸侯国官吏治理,并剥夺其行政上“自置吏”、财政上“得赋敛”的特权,使诸侯王只能“衣租食税”,内史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成帝时的省内史改由国相治民。

汉初不设郡监,由丞相派属官分区刺察,没有定员。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将全国除了京畿七郡外的一百多个郡国分为13部(州),每部(州)派一刺史,在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立司隶校尉一职,负责察举京师百官及附近七郡。从此全国有十四个监察吏治的部。

西域各国,汉初属于匈奴,至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开始和西域取得直接联系。在经过一系列的争夺战争后,汉朝于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完胜匈奴,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设西域都护府,统辖包括自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地区,初期有36国,治所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都护是西汉王朝驻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以下,设有属官,有副校尉、司马、侯、千人等。从此,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完全确立,中央王朝对西域有权册封国王,颁赐官吏印绶,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到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又设置戊己校尉,在车师前部的高昌壁(今吐鲁番东)屯田养军。辖境扩展到包括天山北面的乌孙,葱岭西面的大宛,一共48国,哀、平年间达50国。

在东北地区生活着夫余、肃慎、挹(yì)娄、高句丽、乌桓、鲜卑、沃沮等族,社会风俗、习惯相类。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分布着许多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夷”,如夜郎、滇、邛都、徙、筰都、白马等。武帝之后,大部分都归入西汉的直接管辖,与中原汉族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东南地区还有东瓯、闽越、南越等,随着汉族地区人民的迁入和越族人民的移居内地而不断发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图上的中国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地图出版社
译者
编者 中国地图出版社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401876
开本 16开
页数 6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300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4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318
5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