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读史:小史记(全五册)
内容
商品特色

图书卖点

★65个传奇人物,上下3000年历史,让青少年在人物故事中看懂历史、读懂中国。

从帝王、武将、宰相、奇人、思想家5个角度,精选了《史记》中最有代表性、最具现代价值的65个人物的传奇人生,以使青少年通过阅读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把握历史,增长智慧,获得成长。

 

★不魔改、不说教、现代的视角、孩子的语言、文学性的改编,让孩子阅读纯正的历史,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通过场景描写、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逻辑梳理,将原本枯燥的史实,转化成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阅读本书可以获得丰富的写作技巧的训练,提高青少年作文写作能力。

 

★场景化的的插图,与故事紧密相关。

遴选了近350幅插图,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按图索文,以图照文,轻松阅读。

★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包含270个典故,160个成语故事。

阅读本书,暗含其中的成语、典故会使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语言训练与沉浸式的文化熏陶

★权威评论,提升认知,感悟智慧

阅读完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后,都有名家大家的经典评论,无死角、立体而又客观地认识历史、评价历史,获得智慧的启迪。

内容简介

①《小史记:帝王雄风》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胡服骑射”“一鸣惊人”“平定六国”“斩蛇起义”“破釜沉舟”等等,帝王们的丰功伟绩造就了历史的推进。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是历史的主流。然而伟大的人生,也是由平凡的碎屑组成的。跟随帝王们的步伐,去感受他们非凡业绩背后的那些平凡坚持……

②《小史记:武将锋芒》

“鞭尸解恨”“围魏救赵”“减灶法”“火牛阵”“反间计”“负荆请罪”“胯下之辱”“李广难封”等等,武将们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人生,是历史中最嘹亮的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谱写着生命的赞歌,历史的挽歌,命运的悲歌……

 

③《小史记:宰相气派》

“不辱君命”“配六国相印”“纵横捭阖,合纵连横”“礼贤下士”“狡兔三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败萧何”等等,宰相们智谋超群、豁达大度,他们凭着不懈的努力与奇谋妙策预判和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④《小史记:传奇人物》

“不食周粟”“士为知己者死”“易水悲歌”“图穷匕首见”“优孟衣冠”“一诺千金”“当垆卖酒”等等,传奇人物们敢于超尘脱俗,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以他们的绝世之音,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⑤《小史记:诸子百家》

“道法自然”“仁爱天下”“庄周梦蝶”“兼爱非攻”“白马非马”“变法改革”等等,百家争鸣、诸子锋起,中国的思想家们经过了二百多年的争论,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精神人格、信仰价值立下了恒定的坐标。他们的生平经历、传奇故事也将继续影响着后人去思考人生、探索世界……

主编、作者简介

谢冕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

委员。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谢玺璋

曾任同心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有《喧嚣与寂寞》《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恨水卷》《梁启超传》等作品问世。

何浩浩

哲学硕士,曾担任国学讲师,擅长历史故事的写作。

李季

文艺学博士,酷爱历史与传统文化。

目录

小史记:帝王雄风

 

齐桓公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001

远来的囚车 / 002

大胆改革 / 007

尊王攘夷 / 009

劫持事件 / 012

割地燕国 / 013

齐楚争霸 / 018

葵丘会盟 / 023

悲惨结局 / 029

晋文公

流亡归来的王者 / 035

流亡的苦难 / 039

乐而忘返 / 049

曲折归国路 / 059

千磨万砺终称王 / 069

计功行赏 / 074

君子恩仇 / 079

城濮大战 / 084

称霸诸侯 / 092

秦穆公

王者不必称霸 / 097

五大夫 / 099

秦晋的恩怨情仇 / 106

蜜月期 / 113

崤山之战 / 116

发愤报仇 / 122

开国千里 / 128

死后诗讽 / 132

宋襄公

崇礼好古的霸主 / 137

锋芒初试 / 141

宋楚盟主之争 / 144

泓水之战 / 149

楚庄王

一鸣惊人的霸主 / 155

一飞冲天 / 156

问鼎中原 / 161

北上图霸 / 164

之战 / 167

止戈为武 / 173

夫差与勾践

恩仇冤家霸主 / 177

阵前“表演” / 178

结怨 / 182

败于夫椒山 / 183

会稽山请和 / 187

卧薪尝胆 / 194

等待时机 / 196

历史的重演 / 201

勾践称霸 / 204

赵武灵王

大胆的改革者 / 209

即位危机 / 210

梦中人 / 212

胡服骑射 / 214

自称“主父” / 222

潜入秦国 / 223

安阳君赵章 / 226

暗生矛盾 / 229

沙丘之乱 / 231

饿死宫中 / 234

秦始皇

千古第一帝 / 239

身世之谜 / 241

大权独揽 / 244

逐客令 / 248

平定六国 / 250

一统天下 / 256

第一次东巡 / 260

第二次东巡 / 265

焚书 / 268

大兴土木 / 270

方士的欺骗 / 275

死亡预言 / 278

第三次东巡 / 280

死后阴谋 / 284

秦始皇陵 / 285

项羽

西楚霸王 / 289

少年不凡 / 290

吴中起事 / 293

项梁之死 / 296

刺杀宋义 / 298

破釜沉舟 / 302

鸿门宴 / 308

自封霸王 / 319

迁杀义帝 / 321

彭城大战 / 324

离间计 / 326

计逃荥阳 / 328

广武对峙 / 329

后顾之忧 / 332

垓下之围 / 335

斩将搴旗 / 339

乌江自刎 / 341

刘邦

逆袭的征程 / 345

大丈夫当如此 / 346

吕公嫁女 / 349

相面人 / 352

路斩白蛇 / 353

紫色云气 / 356

沛县起义 / 357

雍齿反叛 / 361

怀王约定 / 364

奉命西征 / 367

计破宛城 / 370

入主咸阳 / 373

秦朝亡了 / 375

还军霸上 / 377

约法三章 / 379

鸿门计逃 / 381

关中王 / 383

汉中王 / 385

暗度陈仓 / 388

高举义旗 / 390

彭城大溃败 / 392

巧施离间计 / 394

纪信献计 / 396

新战线 / 398

入帐夺兵 / 400

汜水诱敌 / 402

册封齐王 / 404

十大罪状 / 405

垓下之围 / 407

登基称帝 / 409

荣归故里 / 413

前言

人们耳熟能详的“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圯桥三进履”等典故、成语都来源于两千年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据统计,由《史记》中衍生出来的成语有五百多个。可见,这本书对于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多么巨大。

打开这本书,向你走来的有叱咤风云的项羽,忍辱负重的勾践,逍遥游的庄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孔丘,慷慨悲歌的荆轲,无赖又坚韧的刘邦,让人佩服又令人惋惜的韩信……千百年来,这些行动呼吸就如同在人眼前的形象,凭借着他们戏剧一样的人生故事,满足了多少人对于那像夜一样静默的遥远历史的遐想啊!如果说历史是民族的记忆,那么这些存在于字里行间的灵魂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对于祖先的集体记忆。一个人是通过记忆而认识自己的,一个民族也是通过它的历史的记录和再书写而重新定义的。因此,阅读历史就是认识我们自己,就是从那些曾经活在历史上的先人们那里,获得我们对当下的自信、对未来的启迪。这正是我们阅读历史的意义。

历史是一切善的榜样的来源,也是恶的反面教材的由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容面对生活,分清社会上的是与非,没有比阅读一本高质量的历史书更好的捷径了。阅读一本好的历史书,就像是穿越了时空,让我们在精神上活在了古代。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概观图书市场上流行着的、写给青少年的历史故事书,大多是作者现身说法,谆谆教诲,充满了浓重的讲坛和说教味,很少有能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在,想其所想,随其所行,将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不动声色地呈现给小读者的。本套丛书算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了。

编著者通过精妙的逻辑重组,将原本散见在《史记》不同篇章的事件重新组合到一个前后完足的情节中,将人物的一举一动绘声绘色地描摹出,将他们镶嵌到历史当中去,将这一个一个的场景悄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样,不仅使故事更加生动,而且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读者更能体会到人物活动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感同身受地同情和理解故事中的人物。

我们希望这套书能成为青少年读者认知和感味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面小窗。若能凭借这点幽光,促使他们探寻更加辽阔的历史时空的奥秘,则是这套书的幸运了。

编者

2021 年11月24 日

内文试读

一辆黑漆马车驶过,顿时尘土飞扬。马车的声响,惊起了芦苇荡中几只野鸭,“嘎——嘎——”,它们飞鸣着,刺向灰色的天空。这时只听端坐在车中的端木赐说道:“已经到了洛水,洛邑应该没多远了吧?”

“是啊!以这个速度,下午当能到!”孔子面容和蔼地说道。

“夫子,您说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时,驾车的那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扭过头来问道。

还没等孔夫子回答,车厢猛地颠簸了一下。

“仲由,你能慢点儿吗?”端木赐抱怨道。

“我也是头一回拜见他,所知并不多。但听人说他做过周王的藏书官,博览群籍,是个无与伦比的大学问家。天下的人都在追名逐利,力求显耀自身,他却不求闻达,甘于清静淡泊的生活。他常说,弯曲了才有伸展的可能,低洼了才有充盈的可能,破败了才有更新的可能,因此一个人少取些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让人迷惑。若能知道这种道理,并把它推广到人们的生活中,就会知道不自我表扬,反而能表现自己;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取得成功;不傲慢自矜,反而能长久。”孔子说道。

“这老子可真是个怪人!”端木赐说。

孔子拂动着胡须,笑了笑。

“驾——驾——”,仲由用力地抽了一下马鞭。

四匹马立刻飞一样地跑起来。孔子和端木赐慌忙抓住车栏。

“仲由,慢点儿,慢点儿……”端木赐又叫道。

到了洛邑,孔子一行便四处打听老子的居所,最后在一个城门官的指引下,在城郊的西北角上找到了老子的家。

问礼

夕阳照在孔子一行人的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投在木篱笆上。篱笆内青色的葱,欣欣向荣。三座茅屋,显得朴拙干净,正中一座是坐北朝南的五间正房,靠近葱地的茅屋飘出炊烟来,小米粥的香气让三人都生起了食欲。对面的一座厢房的窗下,一张席子上坐着个黑衣白发的老者,一动不动,好像在打盹儿。众人绕到篱笆门前,正要叫门,忽听得“哞哞”两声,只见拴在石槽边上的一头青牛叫了起来。

那老者睁开眼,见有客来,便站起身,要去开门。他刚走出几步,只见厨房里出来个青年人。

“夫子,让我去开门!”说着便大步走来,开了柴门。

“请问这里是老聃先生家吗?弟子孔丘,鲁国人,特来登门求教!”

“院内站立的正是老夫子!”

说着,众人便进来了。近看时,那老者须眉皓然,一头银发,身着黑褐色上衣,麻布裙,虽有些不修边幅,但浑朴中也自有一种洒脱。他安详沉静、和蔼可亲的样子,像暖阳下消融的冰柱。孔子见了,纳头便拜,老子忙上前扶起。孔子转身示意仲由,仲由便献上一只肥雁。

“庚桑楚,到这屋中取几张新席来。”老子吩咐了,便引众人向正屋走去。刚才那个年轻人把肥雁放到厨房,又赶忙去对面的厢房拿了三张芦席,来到正屋。

众人坐定,孔子便微笑着对老子说:“丘在鲁国,早闻老夫子大名,今日总算得偿所愿了!”

老子只是点点头。

“周王室衰弱,以致诸侯并起,权力下移,政不在天子,我孔丘之所以栖栖遑遑,诲人不倦,其目的便是复兴周代的文化,使文王、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能存续下来。久闻老夫子博闻强记,深知道术,今日特来请教!”孔子眼睛里透着热忱。

“我没什么可对你说的,不过你说的周文王、周公,他们恐怕骨头都腐朽了,只是留下些言语罢了。”老子笑着说道。

“可他们还留下了礼仪和音乐,周王能广有四海,万邦归一,不正是凭借着礼乐文化才得以维持的吗?如今王室衰弱,礼崩乐坏,诸侯们便争先恐后地挣脱礼乐的约束,此时难道不该恢复礼法,使天下重归秩序吗?”孔子反问道。

“祸乱的根源不在于人们不知‘礼’,而在于不知‘道’。懂得‘道’的人不是把美德当成有利可图的名声去追求,而是在不断地修养中陶冶自己,把它化为自己的人格;人们失去了‘道’,才去追求作为声誉的‘德’;失去了‘德’,才会退而求其次,去追求所谓的‘仁’;失去了‘仁’,又降而追求‘义’;失去了‘义’,这才又追求起你所说的‘礼’。由此看来,追求‘礼’的规范,不正是人们信仰缺失,天下动荡的开始吗?”老子慢条斯理地说着。

孔子迟疑了一会儿,又问:“那您认为该怎样做呢?”

“一个人当立身敦厚,拒斥浮华,遵道而行,这样才能合于天地的规律。你若能得到机会,便纵横四海;不得机会,便如飞蓬,随风飘止罢了。”老子答道。

孔子点了点头。

老子又平和地说:“我听说,真正成功的商人只会深藏自己的富贵,外表看着就像是一贫如洗似的;德行高尚的君子,表面看起来也如同愚人一般。你看那江海,千百条河流都流向它,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风。因此你若想处在人之上,必要有处在人下之量;想要为人之先,必要有处人后之度。做到了不与人争,才没人能和你争。去除自己过多的欲望和骄傲的辞色,人们才乐于推重你,你在上、在前,人们才不会嫌恶你啊!我能告诉你的,也就是这些罢了!”

老子说完,便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见此情形,孔子恭敬地拜谢,便退了出来。庚桑楚送出了门,也并无言语留客。

刚走到门外,仲由便忍不住道:“这老子真有意思!说话间便睡着了!那个庚桑楚像毛孩子一样,一点儿礼貌都没有!”

孔子一脸严肃地摇了摇头。端木赐便问道:“您觉得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呢?”

孔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它善跑。会飞的,我可以用捕鸟网;会游的,我可以用渔网;善跑的,我可以用捕兽网。至于龙,我不知它何时会乘着风云飞上苍天去。今天我们见到了老子,他大概就是龙一样的人物,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啊!”

出关

老子修习道体,体悟到天地万物都是遵循道法而行的。他告诫人们,人只有向天地、向自然学习,体悟那无所不在的道,并在治理天下时,不妄为,走正道,才能免于错误,给人们带来福祉。老子在东周的都城洛阳住了很久,他看到周王室日益衰微,便要离去隐居。

他一个人带上不多的干粮,骑上那头老青牛,便离开了家。也不知走了多久,路上又发生了什么,待他到了函谷关,守关的长官尹喜在城楼,忽见东方一团紫色的云气,氤氲蒸腾而来,便自言自语道:“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

于是,他马上命人打扫道路,亲自到城下迎接。这时,只见老子坐在青牛背上,白色的胡须和银发在牛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那老牛一步步走来,一只大葫芦悬在牛脖子上,跟着牛的步幅上下摆动。老子闭着眼,享受着正午的暖阳。

尹喜站在路中,正要开口拜见,那青牛见了生人,“哞——哞——”叫了两声。老子睁开眼,见有人正笑脸迎来,便把手放在牛脖子上抚摸了一下,那牛便停住了。

“在下乃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知道老夫子将要归隐,不敢阻拦!但夫子能否留下些文字,以供世人学习?”尹喜拱手道。

老子慈祥地微笑着,点了点头,用手拍了一下牛脖子,那牛便又走了起来,跟着尹喜走到了他的官署。

尹喜献上肉羹和豆饭,老子用过,打了一个盹儿。尹喜便摆上笔、墨、竹简等,老子就开始了写书,一弯新月升起时,已写了两千多字,命名为“道经”。尹喜看了,大加称赏。

于是,又苦留老子住了一晚。

这天夜里,冷月当空,老子睡不着,便走到庭院,坐在一棵老槐树突起的树根上,观赏这月色。

他望向那弯缺月,若有感慨地说:“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社会的习惯却不同啊,而是剥削那些不足的人,来供奉有余的!”

这时那青牛突然叫了起来,老子便起身去找了些干草,又从布袋里取出些粗盐,用水搅拌了来喂牛儿。

那青牛瞪着大眼,慢悠悠地吃起草来,一副满足的神情。老子坐在石槽上,说道:“牛儿啊,牛儿,如果人人都能像你一样,知足常乐,宠辱不惊,这世间恐怕就没那么多纷争了!”

老子从牛棚回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还是难以入眠,便起了身,往官署走去。他取来一茎灯草,浸在油里。一盏灯亮起,他便展开字迹密密麻麻的竹简,在一片新的竹片的中间,写了“德经”两个字,

又另起一片写了起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太阳升起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真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尹喜起床便去敲老子的门,路过牛棚,发现青牛已不在了,心生疑惑。他便不去老子的卧室,而是直接奔向官署。只见官署的门紧闭着,一个白色的布囊吊在门钹上,在风中晃动着。

尹喜马上取下来看,只见布囊上写着“道德经”三个墨字,里面是沉甸甸的一捆简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读史:小史记(全五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浩浩 李季
译者
编者 谢冕//解玺璋
绘者
出版社 读者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706680
开本 32开
页数 14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6-01
首版时间 2022-06-01
印刷时间 202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8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45.7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27
155
9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