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有几个灵魂(心理咨询与人格意象分解)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人的性格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对象面前则表现各异。为什么会这样?其内在的机制是怎样的?如何主动、合理地将这一现象应用于心理咨询当中,应用于改善自己的性格?

本书以通俗的笔法、平实的语言为你展示复杂的人格结构。其生动的描述、畅晓的阐释教给你深入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内容推荐

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就是通过“拆”一个人,找出其心中存在着的众多子人格的方法。这个技术就像是给心灵作CT检查,能将我们心理和人格的各方面、备个层次清晰地展现出来。

这个技术在心理学家手中,还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我,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心灵成长。

目录

第一章 一个人有几个灵魂——人格意象分解[1]

 第一节 一个故事/1

 第二节 我们都有多重人格/10

 第三节 人格意象分解/11

第二章 心理内容转化为形象——意象对话技术[15]

 第一节 心灵之眼——意象与意象对话/15

 第二节 意象对话与子人格/17

 第三节 用意象对话“加工”子人格/21

第三章 “拆人”之术——人格意象分解的方法 [25]

 第一节 诱导的基本方法/25

 第二节 技术要点/29

 第三节 子人格出现的一般规律/31

 第四节 “拆人”法变式/33

 第五节 子人格的演变与重组/36

第四章 自己和自己的“人际关系”——子人格的关系[38]

 第一节 不相识的子人格/38

 第二节 情感冷漠的子人格/41

 第三节 相互冲突的子人格/42

 第四节 相互喜欢的子人格/44

 第五节 子人格关系的记录/46

第五章 心理世界中的生灵——心理现实和物质现实 [50]

 第一节 女性怎么有男性的化身/50

 第二节 她们是姐妹吗/56

 第三节 心理现实——另一个世界/59

 第四节 对心理现实的两种误解/62

第六章 了解心的分量——用子人格计量心灵[65]

 第一节 心理年龄/65

 第二节 心理性别程度/68

 第三节 内部和谐度/70

 第四节 隔离程度、冷漠度和复杂程度/71

第七章 一个人的社会——心灵的组织与结构 [74]

 第一节 心灵组织图/74

 第二节 关系圈和情结/76

 第三节 人格的组织形式/78

第八章 心灵中的人、动物和鬼神——成分分析[83]

 第一节 成分分析的意义/83

 第二节 原型和原始意象/85

 第三节 子人格与原始意象/86

 第四节 变形的原始意象/87

 第五节 不纯的子人格/88

 第六节 辨别的技巧/90

 第七节 人 物/94

 第八节 动 物/97

 第九节 死神、恶魔、鬼/101

 第十节 神灵、菩萨、佛/104

 第十一节 植物、矿物或器物/106

第九章 心灵中的宇宙力量——心灵的元素分析 [109]

 第一节 价值性的元素/110

 第二节 品质性的元素/112

 第三节 衍生需要元素/115

 第四节 行为性的元素/116

 第五节 其他因子的影响/117

 第六节 能量的状态/120

 第七节 具体生活经验/121

第十章 哪里来的这些生命——子人格的来源[123]

 第一节 固有的子人格/123

 第二节 内化的子人格/125

 第三节 时期性的子人格/128

 第四节 内容性的子人格/133

 第五节 角色性的子人格/134

第十一章 一花一世界——人际心理能量学[136]

 第一节 他人的“副本”/136

 第二节 人际交往——外部交往就是内部交往/138

 第三节 人际能量学的两个特殊状态——邪教和正教/140

 第四节 心理的“排异反应”/142

 第五节 意象对话与人际心理能量学/143

第十二章 人和人是没有界限的——人际的子人格交流分析[146]

 第一节 人际交往透视/146

 第二节 分析两个人的交往——子人格扑克/149

 第三节 不分你我——界线的消融/151

第十三章 自知者明——子人格识别与心理治疗[155]

 第一节 分辨子人格/156

 第二节 言语和声调/159

 第三节 字迹和相貌/161

 第四节 子人格识别的作用/163

第十四章 换个人上场——子人格替代与心理调节  [166]

 第一节 子人格替代与心理调节 /166

 第二节 子人格替代的方法/168

 第三节 标志——让你更容易调动子人格/169

 第四节 子人格的平衡/172

第十五章 自爱的艺术——子人格关系的调节 [176]

 第一节 一个人的团结治疗/176

 第二节 子人格的相互认识/177

 第三节 子人格的冲突调节 /179

 第四节 子人格的互相补充/182

第十六章 生生灭灭——子人格的“演变”和人格改变[185]

 第一节 子人格的演变/185

 第二节 子人格的“物理和化学”演变/189

 第三节 子人格的“核物理”演变/192

 第四节 演变的心理现实性/194

第十七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人格意象分解方法调节 人际关系[197]

 第一节 人格意象分析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步骤/197

 第二节 人际关系问题分析/199

 第三节 人际关系问题的“责任人”/202

 第四节 反求诸己与爱邻如己 /204

 第五节 朋友关系与人格意象分解咨询/205

 第六节 婚姻恋爱与人格意象分析咨询/209

第十八章 和魔鬼斗法——强迫性与子人格 [214]

 第一节 死亡的使者——“魔鬼”/216

 第二节 胆怯的产物——绝对者/222

 第三节 理性的误用——辩论者/227

第十九章 最美与最丑——表演性与子人格[230]

 第一节 控制别人的利器——“演员”/232

 第二节 自恋的产物——“美女”或“帅男”/234

 第三节 性本能的化身——“性感女郎”或“妓女”/235

 第四节 性本能的基本形态——“动物精灵”/237

 第五节 感情的钓竿——“长发女”/239

 第六节 天真而可爱的人物——“儿童”/241

 第七节 令人恐怖的幻象——各种“鬼”/242

 第八节 心灵中的不幸者——“丑陋者”/246

第二十章 流泪是为谁——依赖性与子人格[249]

 第一节 我用泪光吸引你——“哭泣者”/249

 第二节 惹人怜爱的小家伙——儿童或小动物/251

 第三节 依赖的理由——病人/253

 第四节 愤怒的女神——“魔女”/255

 第五节 不幸的象征——“乞丐”/257

第二十一章 心灵中的肇事者——其他问题相关子人格[260]

 第一节 冰冷的盔甲——机器人/261

 第二节 以性忘记死亡——纵欲者/264

 第三节 无所不在的敌人——恶兽和恶势力/267

 第四节 分裂的象征——外星人/270

 第五节 神秘直觉的象征——巫和神秘动物/271

第二十二章 全新的人格观——人格意象分解的理论探讨 [275]

 第一节 心灵进化论——人格意象分解的文化观/275

 第二节 人格意象分解的历史根源/279

 第三节 全新的人格观——人格是一个可分的整体/284

试读章节

第一节 心灵进化论——人格意象分解的文化观

一、动物如何进化为人

在人格意象分解中分析出的子人格中,动物的形象是很多的。而且,动物意象的出现大都是在人格化的意象之后出现。

对这个现象,我有一个特别的假设,不妨说一说,虽然这个假设比较奇异。

我假设人从猿到人不仅仅是在生物学上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人在心理上也有一个进化过程,而心理的进化过程实际上是把动物性的子人格整合而形成人性的过程。

在宏观上看动物,可以说每种动物,实际上都代表着对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的选择。牛羊选择了吃草,虎狼选择了吃肉,这是大方向上的不同选择。同是肉食动物,虎选择独自狩猎,狼选择团队合作。同样是草食动物,兔子的生存策略不同于野牛,而体形硕大的河马也用不着像羚羊一样学习快速奔跑。不同的选择必然使它们的行为模式在各个不同的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我们看来,也就是他们的“性格”各有不同。

在我们人的心目中,老虎勇敢和威严,光明正大,这是因为它没有天敌。老虎也不用像羚羊一样时时刻刻敏感地竖起耳朵,因此虎就没有羚羊那样“敏感’的性格。野牛有力量,当然也不必要像兔子一样狡猾。

当然,我们心目中这些动物所有的性格和动物的实际情况未必完全一样。比如狼是一种很团结的动物,在团体内是非常友好的,而在人的心目中它有时是一种残暴的动物。不过,我们对动物的“印象”不会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狼虽然是很团结的动物,但是在和我们遭遇的时候,我们人的印象只是它们会死死跟着你,让你觉得非常恐怖,所以我们的心中也自然认为它是很残暴的了。

人也是一种动物,但是又明显地不同于其他动物,高于其他动物。人和其他动物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是按照本能活动的,而人是可以超出本能的。动物选择的生存方式各异,但是每一种动物都只有一种生存的方式,而人是可以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做选择的。人可以选择让自己像虎一样勇敢,也可以选择像牛一样勤劳,小偷选择了像老鼠一样机敏,女人也可以选择像锦鸡一样美丽……

在心理的角度看,人性就是整合了各种动物的特性,整合了各种动物的生存方式。正因为人性中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的特性,所以人有了一个动物没有的特性——灵活性和选择性。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猿进化为人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猿,是它进化为了人?

除了各个学者说的种种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猿猴有一个“模仿”的本能特性。

因为模仿,猿人可以学习其他动物的行为方式,它可以模仿虎的攻击行为,让自己也去吃肉;它也可以模仿狼的行为,利用团体的力量把野兽驱赶到悬崖,让这些野兽无路可逃;它也可以模仿蛇隐蔽起来一动不动,模仿羚羊见危险就逃跑……

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就像孩子对父母、对榜样的内化,是把其他动物的行为模式内化到了猿人心中,使他有了新的行为选择。久而久之,这些不同的方法成为了猿人自己的方法,而且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于是,一种质的变化出现了,猿人进化为人。

当然,这个过程只是猜测,也只能是猜测,我们没有这个过程的历史文献,也不可能从化石中分析猿人的心理活动。所以如果有研究者批驳我的这个观点,我是没有办法为自己辩护的。

但是,我还是有一些间接的证据。那就是在人进化为人之后,类似的过程也还在继续进行。这就是原始民族的动物图腾崇拜。弗洛伊德早就发现了图腾和父亲形象的类似性,也看到了在图腾崇拜的过程中男孩子是在内化父亲的性格,我们还可看出图腾崇拜实际上和现代青年人的偶像崇拜活动很类似。原始人崇拜图腾动物,认为这个动物的祖先或者神灵,然后他们就会和现代青少年一样迷恋这些形象,他们模仿这些动物,在自己身上纹上这些动物的图像或花纹,正如现代青少年穿上有明星偶像画像的服装一样。

图腾崇拜使人在情感上亲近了图腾动物,从而在心理上更容易模仿内化这些动物。于是这些动物在原始人心中有了一个“拓本”,通过这个拓本,动物的行为方式和“性格”进入了人的心理结构之中。

图腾崇拜活动是人不断进化的关键,靠着它,人把不同动物的行为方式整合于自己一身,从而大大丰富了人格,使人的特质获得了跃迁——人开始脱离了动物界。

这是心理上的进化过程。

二、不同民族的性格差异

不同民族的性格的差异,或许就可以由此而得到解释。

每一个民族都是由许多小的氏族逐步构成的,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在人类长期历史中,不同的氏族结合融合而形成更大的部落,不同的部落结合形成一种民族,一种文化。因而在每个文化中,都融合了多种图腾。

假设,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征服了以鸟为图腾的部落,构成一个民族,这个民族的图腾也许是蛇,但是鸟这个意象也不会消失,相反它会扩散到这个民族中。或者,这个民族有了一个“有羽毛的蛇”这样一个新的图腾。  ,

从大的视角看,每个氏族崇拜一种单纯的图腾的过程,是分工的过程,是这个氏族为整个人类学习这种动物的行为方式;而通过各个氏族的结合和融合,通过各个不同的氏族的交流,整个人类互相学习,把大家的经验整合为了一个整体。每一个动物的图腾,形成一种动物的原型,潜伏于这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中,而在某一个人身上,一旦被激活并被经验充实,就成为了一个以动物形象出现的子人格。

不同民族的主导图腾不同,包含的图腾动物的数量或者各种图腾动物的“比例”不同,因而表现出来的性格也就不同,这就是民族性产生的一个原因。

直到今天,图腾也并没有在所谓的文明社会中消亡,在君主制国家的贵族的徽章中,不是也有各种动物图案吗,那就是图腾;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国花,这也是图腾;各个民族有这个民族代表性的动物,这还是图腾。

美国人以金鹰为图腾,中国人以龙为图腾。

我们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总结发现一个民族具有哪些图腾。比如,我发现在俄罗斯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常用鹰来赞扬—个人,“俄罗斯的鹰”指的是那些勇敢而骄傲的男子。我相信俄罗斯以鹰为其图腾之一。

马,显然是蒙古人的一个图腾。

我们可以从各个民族主导的、常用的图腾动物形象来发现这个民族的性格特点。不过因条件所限,这个工作我还没有做。

不过我在为来访者做人格意象分解时,发现中国人有一个特别的动物子人格似乎是我在西方人的文献中很少见到的,那就是“蝴蝶”。具有这个子人格的人,性格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喜欢自由和美,而对世俗生活不是很在乎。他是更注重精神生活的人,出世的人。在中国的文献中这个形象也是常常被提到的,从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到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变蝴蝶。

我想这或许是体现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一个特质,中国人有超然出世的一面,而西方人是更为入世的。  P275-279

序言

我习惯于把人格意象分解技术称为“拆人”,我觉得这个词比较形象,听起来和“大卸八块”类似,但是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恐怖。说真的,自从开始“拆人”以来,被拆的人都很高兴。记得在读博士的时候,时间比较松快,经常有朋友就找到我们说“有时间把我也拆了吧”。我们就把他拆了。过几天他又找来说,“把我组装起来吧,我要到外地开会,总不能‘一堆零件’就跑过去吧?”我们就把他再组装起来。

当然,作为心理学家,我拆人装人都是在心理的层面,而不是像外科医生一样动刀子。我们所做的,是把他的人格拆分开。分开后,会发现一个人的心理层面上,实际是由许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组成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早就有一种感受——自己的心理不是单纯的,性格是多面性的、复杂的。有的时候,你也许是一个很文静的人,但是在其他时候,你也许是一个很疯狂的人、激情的人。好像在这个身体中,活着的不是一个灵魂。在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觉察到仿佛有两个人在争论,一个说要这样做,另一个反对。人格意象分解作为一种心理咨询的技术,建立在意象对话技术的基础上,把性格的各个侧面都人格化了。它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原来人的内心中,实际上有许多不同性格的子人格存在。我们的性格之所以那么复杂,就是因为在内心中有不同的人,他们有不同的性格。

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就是通过分析人格,找出一个人心中各个不同的子人格的方法。“拆”一个人,就是把他心中各个子人格找出来。每一个子人格都会在想像中有一个自己的具体形象,仿佛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当张爱玲只有十几岁时,就曾说她的心里有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假如我把当时的张爱玲“拆”了,我就会发现,在她心中,有十几岁的女孩,也还有年迈的老人,有天才的少年,也有小市民女人……

运用这个技术,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灵,我可以自豪地说,用它来了解自我是非常有效的。它就像是心灵的CT,可以把我们心理和人格的各个方面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个技术,在心理学家手中,还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我,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心灵成长。

我们可能都很忙,都很急于成功。我们很少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心灵。即使有的人希望关注自己的心灵,希望自己的心灵可以成长,希望自己不仅仅在物质上富有,在心灵上也可以丰富,他们也很少有合适的方法来关注自己的心灵。弗洛伊德曾把心比做一座冰山,说这冰山只有这十分之一是在水面上的,只有这十分之一是我们看得到的,而其他部分都在潜意识中。所以,我们实际上很少知道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很少真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你也许认为自己要的当然是金钱美女(或帅男),但是有的人在家财亿万后,反而发现自己不快乐,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不知道,在内心深处,他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金钱美女,可能还有其他的什么东西。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中有什么,我们就没有关注心灵的方法,也就很难丰富自己的心灵。人格意象分解就提供了了解自己的一个新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在1995年年底,我和孙新兰博士一起尝试创立的。当时我们正一起研究我的另一个心理学技术“意象对话”,用交流想像的方法做心理咨询。我记得某一天我们聊天,我说到我用的笔名,我说我这个笔名代表的是另一个我,一个很喜欢文学的、感伤而细腻的我。她突发奇想,说每个人都有性格的不同侧面,是不是可以用不同的形象展示。于是我们尝试了这个技术。从那时到现在也不到10年的时间,所以说我必须承认这个技术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

这个技术很容易唤起荣格所谓的“原始意象”,这些意象产生后,往往带着极为巨大的心理能量,十分难以控制,有时会引起非常真切的幻觉。在我刚刚尝试的时候,没有人教我怎么做,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危险。真的很像走进了原始森林。记得一个师弟开玩笑说,“你可不要弄成个精神病。”好在一切顺利,我们从心灵的原始森林中顺利地走出来了。我们愿意将此书作为游记,献给我的心理学同行和其他关注自己心灵的人们。你们有我们的游记和地图指导,将不会有危险,将可以更轻松地探入自己和别人的心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有几个灵魂(心理咨询与人格意象分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建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14608
开本 32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03-01-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