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老头(青少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以1819年底至1820年初的法国巴黎为背景,描写了靠投机买卖起家的高里奥老头为了满足两个女儿的奢侈生活,不惜耗尽财产,牺牲了一切,结果却被女儿们遗弃,在孤独痛苦中死去。同时,这部作品还叙述了青年欧也纳在追求巴黎资产阶级享乐生活中逐渐堕落。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的遭遇,显示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是道德堕落的根源。

内容推荐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法国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的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欧也纳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渐渐走上堕落之路。其中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舞台,巴尔扎克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陋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的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特征。

目录

老旧的公寓

人们心目中的高老头

野心青年

异常

碰壁

她的身世

有趣的关系

瞄准家人

道破天机

交际

赌场与情场

心计

内情

百万遗产

男人与女人

“鬼上当”

人生如梦

一家人

女人的名誉

可怜的老人

老人之心

女儿

临终苦难

最后时刻

送葬

试读章节

送 葬

“他真的死了。”皮安训下楼后说。

“大家吃饭吧,汤快凉了。”伏盖太太招呼着众人。

两个大学生并肩坐下。

欧也纳问皮安训:“现在该怎么办?”

“我把他眼睛闭上了,四肢放得端端正正。你还想怎么办?”

“他不能再这样闻他的面包了。”一个房客学着高老头儿的鬼脸说。

“该死!”当助教的喊道,“大家能不能丢开高老头儿,让我们清静一下?一个钟头以来,只听见他的事。巴黎这个地方有极好处,一个人可以生下来、活着、死去都没有人理会。这种文明的好处,咱们应当享受。假如今天死六十个人,难道你们都去哀悼那些亡灵不成?高老头儿死就死吧,对他而言还是死的好!要是你们疼他,就去守灵,让我们安安静静地吃饭。”

“噢!是的,”寡妇说,“他真是死了的好!听说这可怜的人苦了一辈子!”

在欧也纳心中,高老头儿是父爱的代表,可是他死后得到的惟一的悼词,就是上面这几句话。住在这里的房客照常谈天。欧也纳和皮安训听着刀叉声和谈笑声,眼看着那些人狼吞虎咽、不关痛痒的表情,难受得心都凉了。他们吃完饭,出去找一个神甫来守夜,给死者祈祷。手头只有一点儿钱,不能不看钱办事。屋内空空的,只有一个神甫坐在他旁边。临睡之前,欧也纳向教士打听葬礼各项的价目,写信给特·纽沁根男爵和特·雷斯多伯爵,请他们派管事来打发丧费。他要克利斯朵夫把信送出去,方才上床。他疲倦极了,马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皮安训和欧也纳亲自上区公所报告死亡。中午,医生来签了字。过了两个小时,一个女婿都没送钱来,也没派人来。欧也纳和皮安训算了算,死者的家属要不负责的话,他们倾其所有,只能极勉强地应付一切开支。把尸体放人棺材的差事,由医学生担任了,那口穷人用的棺木也是他从医院以特别低的价格买来的。他对欧也纳说:

“咱们给那些混蛋开一下玩笑吧。你到拉希公墓去买一块地,五年为期,再向丧礼代办所和教堂订一套三等丧仪。要是女婿女儿不还你的钱,你就在墓上立一块碑,刻上几个字:

‘特·雷斯多伯爵夫人暨特·纽沁根男爵夫人之尊翁高里奥先生之墓大学生二人集资代葬。’”

欧也纳在特·纽沁根夫妇和特·雷斯多夫妇家奔走毫无结果,只得听从他朋友的意见。在两位女婿府上,他只能走到大门口为止。门房都奉有严令,说:

“先生跟太太谢绝宾客。他们的父亲死了,正悲痛欲绝。”

欧也纳对巴黎社会已有相当了解,知道不能固执。看到没法跟但斐纳见面,他心里感到一阵异样的压迫,在门房里写了一个字条:

请你卖掉一件首饰吧,使你父亲下葬的时候有个体面的结果。

他封了字条,吩咐男爵的门房递给丹兰士送交女主人,门房却送给了男爵,被他往火炉里一扔了事。

欧也纳部署停当,3点左右回到公寓,看见小门口停着口棺木。在静悄悄的街头,搁在两张凳上,棺木上面连那块黑布也没有遮盖全。他一见这光景,不由得掉下泪来。这是穷人的丧礼,既没排场,也没有后代;既没朋友,也没亲属。他算计到追思弥撒价钱贵得惊人,所以只能做个便宜的晚祷。欧也纳回来收拾东西,忽然看见藏着两个女儿头发的胸章在伏盖太太手中。

“你怎么敢拿下这个东西?”他问。

“天哪!难道把它下葬不成?”西尔维说,“那可是金的啊!”  “当然喽!”欧也纳愤愤地说,“代表两个女儿的只有这一点东西,还不让他带去么?”

灵车出门的时候,欧也纳叫人把棺木重新抬上楼,他撬开钉子,认认真真地把那颗胸章挂回死人的胸前。除了两个丧礼执事,只有欧也纳和克利斯朵夫两人跟着拖车,把可怜的人送往圣·丹蒂安·杜·蒙,离圣·日内维新街不远的教堂。灵柩被放在一所低矮黝黑的圣堂前面。大学生四下张望,看不见高老头儿的两个女儿或者女婿。两个教士、唱诗班的孩子和教堂管事都还没有到。欧也纳握了握克利斯朵夫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是的,欧也纳先生,”克利斯朵夫说,“他是个老实人,好人,从来没大声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损害过别人,也从来没干过坏事。”

正当灵柩上车的时候,特·雷斯多和特·纽沁根两家有爵徽的空车忽然出现,跟着柩车来到拉希公墓。6点钟,高老头儿的遗体下了墓穴,周围站着女儿家中的管事。大学生出钱买来的短短的祈祷刚念完,那些管事就跟神甫一齐溜了。两个盖坟的工人,在棺木上扔了几铲子土后挺了挺腰,其中一个走来向欧也纳讨酒钱。欧也纳掏来掏去,一个子儿都没有,只得向克利斯朵夫借了一法郎。这件很小的小事,忽然让他大为伤心。白日将尽,潮湿的黄昏使他心里乱糟糟的。他望着墓穴,埋葬了他青年时代的最后一滴眼泪。他抱着手臂,凝神望着天空的云朵。克利斯朵夫见他这副模样,径自走开了。

欧也纳一个人在公墓内向高处走了几步,远眺巴黎,只见巴黎蜿蜒曲折地躺在塞纳河两岸,慢慢地亮起灯火。那便是他不胜向往的上流社会的地方。面对这个热闹的“蜂房”,他看了一眼,好像恨不得把其中的甘蜜一口吸尽。他神情异常地说:

“现在咱们来拼一拼吧!”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为了向社会挑战,决定明天到特·纽沁根太太家去吃饭。

P130-132

序言

《高老头》发表于1836年,是巴尔扎克(1799~1850)的代表作之一,《人间喜剧》的第一部。

《高老头》以1819年底至1820年初的法国巴黎为背景,描写了靠投机买卖起家的高里奥老头(下文简称“高老头”)为了满足两个女儿的奢侈生活,不惜耗尽财产,牺牲了一切,结果却被女儿们遗弃,在孤独痛苦中死去。同时,这部作品还叙述了青年欧也纳在追求巴黎资产阶级享乐生活中逐渐堕落。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的遭遇,显示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是道德堕落的根源。

高老头是一个典型的被金钱毁灭的父亲的形象。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他顺应时代,迅速地积累了大笔财富;可是在家庭里,他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还保留着对亡妻和女儿的痴情,这种痴情甚至达到了病态、疯狂的地步。高老头把自己的这种爱放到了高于金钱的位置上,因此,当他没有钱时,便惨遭遗弃,最终惨死在公寓里。

欧也纳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贵族子弟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形象。鲍赛昂子爵夫人“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的告诫、逃犯伏脱冷“有钱就是德”的指点,以及高老头的悲惨遭遇,这一切使他懂得了金钱的重要性,并且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学会了豺狼哲学。他在埋葬了高老头的同时,也埋葬了“青年时代的最后一滴眼泪”,用更加利己主义的手段,向社会发起挑战。

《高老头》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也具有代表意义,它的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在这部作品里,作者首次使用了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这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个系列作品构成了一个整体。

在这部作品里,一些主要人物如欧也纳、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等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编者

2008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老头(青少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巴尔扎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34603
开本 16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30
16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