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研究》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与西北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本刊主要刊发关于唐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内容涵盖唐代文学创作与作家研究(除总体综合研究外,包括对诗、词、赋、散文、骈文、小说、俗文学等各体文学及其作家的研究)、唐代文学文献与史料研究、唐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唐代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唐代文学的接受史与传播史研究、域外唐代文学及文献研究等。
本辑为第21辑,设有特稿、作家与作品研究、学术评论、专题研究和学术新秀五个栏目。
| 图书 | 唐代文学研究(第21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唐代文学研究》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与西北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本刊主要刊发关于唐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内容涵盖唐代文学创作与作家研究(除总体综合研究外,包括对诗、词、赋、散文、骈文、小说、俗文学等各体文学及其作家的研究)、唐代文学文献与史料研究、唐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唐代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唐代文学的接受史与传播史研究、域外唐代文学及文献研究等。 本辑为第21辑,设有特稿、作家与作品研究、学术评论、专题研究和学术新秀五个栏目。 目录 特稿 睹物增怀——唐代别诗的展义与骋情 廖美玉 作家与作品研究 李杜重逢饭颗山——关于李白“三入长安”的再讨论 薛天纬 柳宗元自桂赴柳路线献疑及新说 钟乃元 论李贺诗风与其疏离心态 钟婷婷 试论杜牧诗的“艳”表现 [日]下定雅弘 杜牧撰《注孙子》的“仁义” [日]高桥未来 李商隐骈文对徐陵、庾信骈文的追摹与延展 况晓慢 学术评论 齐文榜《唐别集考》序 陈尚君 唐代文学研究接榫数字人文的若干可能 孙羽津 专题研究 初盛唐帝王师式诗人与唐诗风骨 郭丽 元明诗声理论的朝鲜回响——以朝鲜时代中期宗唐思潮为中心 张景昆 唐传奇中的弃妇复仇——以《窦凝妾》与《霍小玉传》为个案 [新加坡]戴倩倩 曲景毅 学术新秀 《襄阳耆旧记》与皮陆唱和 徐贺安 中唐梁肃形象变迁考 韩中慧 论李白诗歌对咏物传统的继承与创变 隋雪纯 编后记 约稿启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唐代文学研究(第2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李浩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0326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2 |
| 出版时间 | 2022-07-01 |
| 首版时间 | 2022-07-01 |
| 印刷时间 | 2022-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02 |
| CIP核字 | 2022109798 |
| 中图分类号 | I206.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9 |
| 宽 | 166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