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家族系列”丛书从家系绵长的先秦诸侯开始讲起,一直到最后悲壮的八旗铁帽子王,试图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一个在中国已经消亡的阶层——贵族阶层,展现他们的家族兴衰和刹那荣华。希望藉此能换个角度看历史,明是非得失。
本书为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秦穆公、楚庄王、齐宣王、太子丹、周武王等先秦时代的诸侯们。诸子百家的世界,军事谋略的艺术,古典贵族的精髓,全在雄壮的战国之巅!
图书 | 千秋家国梦(先秦时代的诸侯们)/中国历代大家族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大家族系列”丛书从家系绵长的先秦诸侯开始讲起,一直到最后悲壮的八旗铁帽子王,试图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一个在中国已经消亡的阶层——贵族阶层,展现他们的家族兴衰和刹那荣华。希望藉此能换个角度看历史,明是非得失。 本书为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秦穆公、楚庄王、齐宣王、太子丹、周武王等先秦时代的诸侯们。诸子百家的世界,军事谋略的艺术,古典贵族的精髓,全在雄壮的战国之巅! 内容推荐 春秋战国,悠远经典。世道浇漓,秦楚勇冠,燕赵悲歌,韩魏冠带,齐鲁礼仪。缥缈星空,魂飞梦嵌。天地也许铭记往事,山河依然沉湎旧梦。多少先民为之感慨,多少先贤为之伤情。泱泱千年家国,综其成败兴废,财富与功名最终皆为虚幻,只有进取的灵魂才能永久积淀。诸子百家的世界,军事谋略的艺术,古典贵族的精髓,全在雄壮的战国之巅! 目录 第一章 犬丘赢氏 秦穆公:霸业之始 秦赵一家 羊皮换贤 秦晋之好 独霸西戎 秦孝公:不离不弃 沮国之伤 卫鞅变法 秦昭王:六国之屠 宣太后 远交近攻 君王和将军 后世遗踪 第二章 赵氏春秋 赵文子:赵氏之孤儿 赵国赢 赵氏孤儿 弭兵会议 赵筒子:夏政戎索 赵鼎刑书 范中行氏 赵襄子:三家分晋 无恤无情 三家灭智 后世遗踪 第三章 芈姓之熊 楚文王:筚路蓝缕 有熊氏 受鞭纳谏 迁都于郢 楚庄王: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晋楚争霸 楚威王:最后的辉煌 息民自重 以楚毁齐 楚怀王:殒于妇手 怀王 纵约长 秦楚决战 客死异乡 后世遗踪 第四章 夺齐妫氏 齐威王:徐州相王 陈侯因齐 徐州相玉 将相之争 齐宣王:为国不惜娶丑女 稷下学宫 从善如流 吞并燕国 自绝盟友 齐滑王:王霸之业转头空 东帝西帝 桀宋 楚将淖齿 后世遗踪 第五章 魏氏:最后的姬姓强宗 魏文侯:开国之君,守信之侯 团结三晋 李悝变法 控扼赵国 吴起 西河学派 魏惠王:百年霸业终结者 贵族与平民的对立 真实的庞涓 抗击四国之战 一切归零 魏无忌:侠肝义胆留青史 三千食客不及一侯赢 故国难返 后世遗踪 第六章 燕国姬氏恩仇录 燕昭王:千金市马骨 蓟 黄金台 乐毅 五国伐齐 太子丹:萧萧易水寒 国难与旧情 荆轲 刺秦 后世遗踪 第七章 周天子 武王:八百载江山奠基者 周原 文王伐商 牧野之饿 成康之治 周赧王:羞愧之王,债台高筑 出兵讨秦 债台高筑 后世追踪 试读章节 ■沮国之伤 秦孝公,姓赢,名渠梁,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战国时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秦孝公一生中干过两件大事,其一是迁都咸阳,其二是任用商鞅变法。 公元前五六世纪,也就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崩溃,封建制迅速形成、壮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些大的诸侯国顺应历史潮流,纷纷进行变法,实行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由于秦国地处关中,比较偏僻,与中原各国往来较少,所以当其他诸侯国因变法而强大时,秦国还保留着落后的奴隶制。公元前403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秦国在东面最强硬的对手是魏国,由于这时秦国仍然实行落后的奴隶制,所以在同魏国的作战中连连受挫。秦、魏两国原以黄河为界,河以西的地区归秦所有。但自公元前403年以后,魏军就逐步向秦进攻,蚕食秦国土地。 公元前:361年,仅有21岁的秦孝公正式登基。渠梁即位不久,魏惠王就命令庞涓攻击秦国,以阻止秦国对中原的靠近。尽管此时的秦军战斗力已很强,但还是被名将庞涓击败,秦国的都城栎阳(今陕西临潼北栎阳镇)也被庞涓攻破。渠梁被迫把都城迁回了秦国的旧都雍(今陕西凤翔南),以避庞涓的锋芒。 在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改革的时候,秦国就形成了栎阳和雍东、西对抗的格局。栎阳是秦献公定的都城,是地主集团的势力中心。雍是秦国的旧都,是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中心。此前,秦献公采用一国两制的折中办法,秦国的地主集团和奴隶主集团分居东、西,已形成了对峙的格局,并在秦献公晚期,出现了水火不容的迹象。随着渠梁回迁雍都,秦国两大集团的矛盾爆发了。秦献公手下有大量地主出身的官员,此时也随着渠梁进入雍都。雍都长期被压迫的地主势力与这批官员接触,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这些地主官员也希望得到当地势力的支持。雍本来是由当地的奴隶主控制的,渠梁带着大批国家高级官员入雍,使雍的奴隶主们的权力空间受到很大的压缩。出身地主的高级官员凭借着权力优势,希望在雍实行地主经济模式,以使自己的势力能够在都城扎根。雍的奴隶主则希望把这些危险的客人赶走。于是,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斗。 对于眼前这种紧张的局势,孝公采取了转移矛盾的办法。他让雍都派的首领带兵反击东部的魏军,让栎阳派的首领带兵出击秦国西部的少数民族政权。这样双方不碰头,就减少了矛盾冲突的机会,从这里可以看出年轻的孝公的政治手腕。 内部的问题虽然暂时缓和,但外部的敌人仍虎视眈眈,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刚刚夺回的河西地就被魏国抢走了。两年前,秦献公曾打败韩、魏、赵三国联军于石门,斩首6万,血流成河,胜利的果实在孝公手里转瞬即逝;同时,秦国始终被视为蛮族,根本没有资格参与中原的会盟,不为各国重视,连权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愿意搭理秦国。 河西之地被魏占领后,秦国的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如果秦国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有亡国的危险。孝公觉得有愧先人,加上“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于是在这一年,他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只要是“能出奇计强秦者”,都可以来秦国,孝公将予以重用。 ■卫鞅变法 卫国人商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秦国。他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因为他后来在秦被封于商,所以也称他为商鞅。商鞅倡导以严厉的刑法治理天下,有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公元前359年,商鞅根据秦孝公的指示,拟定了变法令。 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下变法令。新法施行没有几年,秦国就已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孝公在第一次改革后,秦国的国力比献公时更富强了。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秦国趁着魏国与齐、赵间的大战,向东进攻魏国,一直打过黄河,占领了魏国的旧都安邑,收复了被魏国占领的河西地。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孝公进行第二次变法,并把都城迁到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由于贵族中还有一些人因为与孝公的近亲关系,而屡屡犯法。孝公决定用至亲至贵之人试刀,以表明自己对违法者严惩不贷的决心。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子驷犯法,孝公把太子驷绳之以法,交给卫鞅法办。此事立即传遍了雍都,人人都在关注。有很多人替太子求情,但卫鞅仍然坚持法办。卫鞅依照秦律法的规定,判定太子驷因法定年龄不足,由富有监护义务的太子师公孙贾和太子傅公子虔代罚。卫鞅依法判处公子虔劓,公孙贾黥。公子虔是孝公的异母哥哥,是孝公兄弟中最有威信的人,是秦国公室贵族的核心人物。公孙贾则是雍都的奴隶主贵族的领袖人物。当初,孝公为了安抚公室贵族和雍都大贵族,任命公子虔和公孙贾担任太子的傅和师这两个极为尊贵的职务。而现在,孝公为了敲山镇虎,以处理太子的名义,将最难治理的公室贵族和雍都大贵族的代表人物法办,对顺利推行秦国的法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事后,太子驷的异母弟公子疾安慰太子驷,说卫鞅真是胆大包天,敢动太子。太子驷说,卫鞅只不过是父亲的一个傀儡,没有父亲的支持,卫鞅极易铲除。此次受罚,父亲并不是针对自己,自己只不过是面子上有些过不去罢了。 孝公的第二次改革,是一次更彻底的改革。很快,秦国又恢复了秦穆公和秦献公时的强大。孝公十九年(公元前343年),天子致伯。孝公二十年(公元前342年),诸侯毕贺。 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孝公患不治之症,自知不久于人世。时商君鞅来探视,孝公以传国试之。商君鞅拒绝。在孝公朝,卫鞅是一人之下的重臣,此时已被封为商君。孝公以卫鞅大破魏将公子昂之功,封卫鞅为商君,赐给卫鞅15邑,于是卫鞅又被称为商鞅。孝公担心自己死后,太子驷驾驭不了商鞅,反受其制。故以传国试商鞅,商鞅但凡稍有犹豫,有接受之意,孝公就会立刻除掉商鞅。孝公对杀死商鞅并不担心,只是不想担负诛杀功臣的恶名。 孝公在弥留之际,只留太子驷在身边,久久凝视窗外黄鸟。太子驷明白父亲的意思,轻轻吟唱黄鸟诗,孝公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时年43岁。孝公曾经送给他心爱的人一柄带着自己体温的短剑,上面没有任何华丽的花纹,只刻了8个字:“不移,不易,不离,不弃”。简单而决绝,正是他的风格。敢于承诺,然后是用尽自己全身气力坚持,这就是孝公四十三年的短暂一生。 P12-1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千秋家国梦(先秦时代的诸侯们)/中国历代大家族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406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4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