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上的大发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挑选了人类发现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包括对宇宙天体运行的重新认识,对大自然物理规律的窥视,对人类起源和人类精微结构的探秘,对消失文明的发掘,对宗教千年手卷纷争过程的叙述,对“大地母亲”真面目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古往到今来,交叉纠葛的发现历程,反映的正是人类不断探寻的勇气和决心。

内容推荐

中国发展出版社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传奇经典系列”图书,本系列图书分别为:《历史上的大法典》、《历史上的大冒险》、《历史上的大发现》、《历史上的大变革》、《历史上的大转折》。

本套丛书很大一部分取材于澳大利亚LIC独家授权、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传奇》系列电视节目来自14个国家的112家制作发行公司,并在全国百余家电视台播出,收视观众达上亿人。“传奇经典系列”图书将陆续为读者展示更多精彩内容。

本书为系列之一。

目录

“错了,太阳才是宇宙中心”

——发现“日心说”/1

地球外的同心圆周/3

出了什么问题/6

哥白尼横空出世/9

“错了,太阳才是宇宙中心”/11

“哥白尼把我们从偏见中解救”/15

望远镜中的宇宙/19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22

惯性是个好东西

——发现惯性定律/25

古希腊源头/27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29

比萨斜塔引起的怀疑/31

斜面上的真理/33

笛卡儿的补充/37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39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2

血液不像潮汐

——发现血液循环/45

血液像潮汐起落/47

盖伦错了/50

哈维医生的困惑/53

心脏的功能/56

《心血运动论》/58

支撑生命的血液循环/61

永动机的梦魇

——能量守恒与转化/65

永动机的魔力/67

“能量”与“热”/69

破除“热素”迷障/73

疯狂医生迈尔的大成就/77

酿酒商焦耳的能耐/78

大名人赫尔姆霍茨/81

集体“牛顿”的努力/83

永动机的梦魇/86

寻找遗失的环节

——进化论出现/87

上帝创造人类?/89

缓慢变化的生物界/92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95

生物在进化吗?/99

灵机一动/101

一封意外来信/103

缺失环节——寒武纪大爆炸/106

失落的文明

——发现玛雅/109

丛林里的传说/111

发现曙光/113

科潘古城重见天日/116

50美元买下一座城/119

计年石碑的提卡尔/122

王权凸显在帕伦克/125

玛雅人从哪来,到哪去?/129

出现人祭——玛雅文化的黄昏/131

死海古卷/135

惊现奇宝/137

战乱中漂泊/140

沙漠夺宝奇兵/144

揭开古卷的面目/147

曾经的库兰/151

真假《旧约》传奇/154

奥尔莱研究中心/157

我们住在七巧板上

——大陆漂移/159

对大地的疑惑/161

一个叫魏格纳的人/164

病床上的灵感/167

1912年演讲/169

《海陆的起源》/172

有什么证据?/175

魂断格陵兰/178

迟来的肯定/180

探索生命的密码

——DNA双螺旋/183

传递生命的密码/185

被忽视的核酸/188

豌豆的贡献/190

叫它“基因”/193

《生命是什么》/195

达尔文进化论发表以来,生物学中最为

轰动的事件/198

双螺旋创意/201

DNA发现权的一段公案/204

时空之门

——发现宇宙背景辐射/207

卫星通讯的意外收获/209

宇宙背景辐射/212

宇宙长什么样子?/215

宇宙在膨胀/218

科学奇才的预言/222

宇宙会继续膨胀吗?/224

试读章节

哥白尼横空出世

1496年,年轻的波兰小伙子哥白尼,怀着解救祖国命运的豪情来到意大利留学。他的国家正在遭受北方十字骑士团的频繁侵略,波兰必须要有精通“教会法”的人,才能和这些蛮横的教徒做斗争。哥白尼在离开波兰的时候,毅然决然对他的主教舅父说:“没有任何义务比得上对祖国的义务那么庄严,为了祖国而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和波兰相比,意大利就是一个文化天堂,哥白尼在这里接受了最新的知识,但是这里也被教会控制得最严密,任何违背《圣经》、违背教皇“训喻”的思想,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还有可能被剥夺生命。哥白尼就曾经多次亲眼见过焚毁书籍、实施火刑的场面。

哥白尼在意大利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会法律学习中,并最终取得了教会法的博士学位,没有辜负舅父对他的期望。另一方面,他对天体运行的兴趣,早就从简单观察,提升到理论构建方面了。

偶然的一次机会,哥白尼翻阅了古希腊学者阿里斯塔克斯的天文学著作,他的书给了哥白尼很大的震撼。

当时,哥白尼在意大利寄居在天文学家诺瓦拉家里,经常和他讨论天文学知识。诺瓦拉是一个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人,他对托勒密那一套理论早就有了怀疑,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求证。

诺瓦拉很喜欢聪明好学的哥白尼,当哥白尼向他求证“地球是否真的不动”时,他把阿里斯塔克斯的书介绍给了哥白尼。一星期后,哥白尼兴冲冲地来找他了。

“老师,我读了阿里斯塔克斯的书。”哥白尼似乎有点激动。诺瓦拉很高兴地说:“哈哈,你有什么想法吗?”

哥白尼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他是个天才!我从来没看到一个人这样写天文学知识。老师,他测量了月亮的体积,最后竟然发现月亮的体积只是地球的体积的1/3,所以月亮肯定是会绕着地球转的。老师,他测量的这个数据正确吗?”

诺瓦拉想了想说:“不太清楚,但我正想要做做这方面的测量,也许你可以抽时间和我一起来做。”

哥白尼很高兴地回答:“好的,我一定去。”接着,他又提到阿里斯塔克斯的结论:“老师,阿里斯塔克斯还测量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这可是托勒密也没有做过的事情。他认为太阳、月球和地球在每个月的首个或最后的1/4时期内,构成了一个近似的直角三角形。他估计最大角约为87度。”哥白尼兴奋地用手比划着。

哥白尼接着说道:“这样就有了一个角度了,他把这个距离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比较后,认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20倍!啊,20倍远的距离啊!”

哥白尼惊叹了一会,又说道:“不过我觉得这个数据好像不太准确。但是,以前谁也没有这样说过啊。月球和太阳有几乎相同的视角,如果按比例来说,太阳的直径应该和它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天哪,太阳比地球大太多了!托勒密可没有考虑到这个。”

诺瓦拉听到这里也很高兴,调侃道:“是啊,如果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那么多,那我们那位托勒密先生可能就不太正确了哦!”“啊!”哥白尼听到这句话,犹如雷击。

他顿了顿,以迟疑的口气说道:“老师,教皇不会允许大家说这样的话的!”诺瓦拉笑了笑:“哥白尼,我们只是在讨论一个真理,可没有亵渎上帝。”哥白尼没有继续往下接话,可是怀疑的种子已经播下了。

“错了,太阳才是宇宙中心”

1497年3月9日,哥白尼和诺瓦拉一起进行了一次月球观测。根据托勒密对天体十二重天的球状构想,人们推断月相变化是因为满月时膨胀、新月时收缩。这听起来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诺瓦拉就是想通过这次测量,能够证明托勒密是错误的。

那天晚上,新月如钩、夜色清明,哥白尼和诺瓦拉站在圣约瑟夫教堂的塔楼上,他们要观测“金牛座”的主星“毕宿五”,看它是怎样被逐渐移近的娥眉月所掩没。

当毕宿五和月亮相接还留有一些缝隙的时候,毕宿五很快就隐没起来了。他们精确地测定了毕宿五隐没的时间,计算出确凿无误的数据,证明那一些缝隙都是月亮亏食的部分,毕宿五是被月亮本身的阴影所掩没的,月球的体积并没有缩小。

这次实验结果,让哥白尼对那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知识产生了怀疑,它把托勒密的“地心说”打开了一个缺口。

1506年哥白尼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祖国波兰,为了恢复宇宙的真正面貌,哥白尼做了细心的观察和大量的思考与计算。可是生活的意外打乱了他的行程,没过多久,他最敬重的主教舅父去世了,他搬到了舅父曾经担任主教的教区,在濒临波罗的海的小渔港弗隆堡买下城堡的一座箭楼,他在此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后人将此称为“哥白尼塔”。

哥白尼塔的最上层窗户可以从四面八方观测天象,还有一个露天阳台可以看到大海的风景。哥白尼在这里进行了50多次观察测量,终于在1539年完成了伟大的《天体运行论》。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曾经迟疑不决。”哥白尼在开篇序言中如是说,“我深深地意识到,由于人们因袭许多世纪以来的传统观念,对于地球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的见解深信不疑,现今我却告诉他们地球在运动,这种想法肯定会被他们视为荒唐的举动。”

从年轻时候的怀疑,到最终反对地心说,哥白尼经历了痛苦的心理过程,让他几番犹豫,直到生命的尽头才发表作品。

可是,他对自己的结论并不怀疑,他相信自己,所以在书中写道:“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附近就是宇宙中心的所在。地球也和别的行星一样绕着圆周运转。”

哥白尼在书中回应了别人对他的质疑:“托勒密虽然曾经告诉过我们,有些天体是做椭圆形圆周运动,可是他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点。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比它质量大得多的太阳才是宇宙真正的中心,它不但是时间的主宰,也是地球的主宰。”

“地球虽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比起宇宙来却微不足道。但是,太阳也并非在宇宙的绝对中心位置上,而是有相对的偏移,星空上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它旋转,同时,像地球这样的球体还有本身的自转。”

“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日日都是东升西落,而我们脚下所踩的大地却坚如磐石,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地球没有动,是那些行星在动,而且是围绕着地球在动。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会不会是我们自己本身在动,即地球在动,而那些星体却没有动呢?就像有些人坐马车时看到的一样,当自己本身前进时,那些路边的树木、农田、村舍看起来却是在后退。这难道不可能吗?”

哥白尼从天上又说到了地上,他把在海边观察到的远航帆船,也写在了书中:“地平线就是一根分割地球的中心线,当我们在海岸观察远去的航船时,我们会发现,当航船行驶到一定的距离时,我们的视线就从整个船体慢慢地变得只能看到船上最高处的桅杆了,直到最后,我们连船的影子也找不到了。这说明,地球本身就是圆的。”

“还有些人说地球的另一半是深渊,不可能有人居住。可是,我告诉你们,这是错误的,因为对于地球另一半的人来说,我们就是住在他们想像中的‘深渊’里的人。”

哥白尼的“日心说”犹如在深水中投入炸弹,在人们的思想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也引起了教会的仇视。哥白尼的担忧完全实现了,教会严令查禁他的书。

哥白尼虽然阐述了“日心说”,可他还是虔诚地相信上帝的万能,他也不愿意被教会指摘,所以他在书中写道:“我衷心地敬畏上帝的无穷力量,也衷心相信伟大的天父是宇宙的统治者。”

可即使是这样,教会的人也没有能饶过他,1616年3月5日,负责《教廷禁书目录》的红衣主教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公告,指出哥白尼学说是错误的,是与《圣经》相抵触的。教会封杀了他的书。

不过,哥白尼确实造就了天文学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革新,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他系统整理出来的“日心说”,开启了近代科学革命,使得科学不再是神学的婢女,而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恩格斯就赞美哥白尼的工作,说他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让科学从此大踏步前进。”

P9-14

序言

当哥伦布第一次登上新大陆的土地时,旧世界被震惊了,大家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我们的世界还有这么一块被忽略的、巨大无比的陆地。所以,发现新大陆,刺激了人类狭隘的眼界,人类开始以谦逊的态度观察自身所处的世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发现历程。

《历史上的大发现》一书,挑选了人类发现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突破,纠正了人类传统经验的偏颇之处。大发现的事件包括对宇宙天体运行的重新认识,对大自然物理规律的窥视,对人类起源和人类精微结构的探秘,对消失文明的发掘,对宗教千年手卷纷争过程的叙述,对“大地母亲”真面目的研究,反映了人类不断探寻的勇气和决心。

从伟大的发现者身上,让我们感动的是对真理的热爱与追求,看到的是对偏见与暴力的蔑视,学到的是对世界的真实发现。书中的每一位发现者,几乎都有一段让人热泪盈眶的凄凉遭遇。每出现一种新思想,他们得到的都是奚落与嘲笑;每一次发现,他们都需要与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如罗马教廷对伽利略的错判,甚至持续了300多年!

然而,大浪淘尽始见金。历史老人虽然像一个顽童一般戏弄人类,让人历经坎坷,但他最终还是会给这些发现者应有的历史地位,让人类在大自然的历练中更加睿智。

现在,就让这本书带着你,走进时空隧道,看看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看看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们,看看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自身的智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上的大发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馨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4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091-4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