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美术研究(第36辑书法艺术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美术研究(第36辑书法艺术研究)》从文献、古今书法作品出发,探讨唐代“崇王”观念、新儒学眼中的马一浮书法作品、苏轼与岭南文化的关系,本着学术至上的原则,精心策划论文专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立足于对中国美术学科开展全面研究,介绍最新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对学术界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目录 佛教美术研究 神猴孙悟空——解渎传统与图像 克孜尔石窟半跏思惟像探赜 古印度佛教造像莲花纹样研究 美术考古研究 往生净土与魂归故乡:德兴里壁画墓的死后理想 中原地区宋金墓室空间中的图文冲突研究 四川仁寿唐代道教摩崖造像"三宝龛"再研究 东汉四灵柿蒂形铜棺饰的类型与 古代绘画史研究 地位变迁与政治风向:《中兴四将图》的历史生成 及能考察 宋旭《峨嵋雪霁图》研究 中国山水画中"一叶扁舟"的叙事模式 《二乔观书图》题咏与二乔故事的流传 书画理论研究 方术、文学、绘画的互动:论相马术对鞍马画的影响程 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表现主义倾向 再论早期书画艺术的图文相关性——从张彦远的观点谈起 时代的产物——风俗画概念的再考察 书法艺术研究 从《墨薮》管窥唐代“崇王”观念的若干侧面 马一浮书法题跋中的“兰亭观” 一以现代新儒家为视角 苏轼书迹与岭南风物的人文化 近现代美术研究 皇权与女权的图像展演——日俄战争期间慈禧的油画外交再讨论 岁月留真,健笔凌云——记海派连环画大师程十发 美术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美术表现素养”呈现与认证:基于小学年龄段的考察 毕希尔的现代绘画与中华美术 从三球式图案看古代欧亚文化的交融 艺术书评 艺术考古学方法论的整体建构——评《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 古道梵音——评《东汉佛教入华的图像学研究》 文人画研究的新路径——评江澜《禅学与宋元文人画》一书 北魏谭副造释迦像主尊像考 导语 《中国美术研究(第36辑书法艺术研究)》为华师大艺术研究所主办的有关中国美术的研究文集。分为六个方向,基本涵盖中国美术研究的多个领域,包括美术考古、古代绘画、书画理论、书法艺术、美术教育等,另附书评3篇。书中多篇文章有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是近期具有代表的研究课题,作者多为大学教授或博士研究生,对于推动中国美术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美术研究(第36辑书法艺术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249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首版时间 | 2020-12-01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02 |
CIP核字 | 2020255353 |
中图分类号 | J2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86 |
宽 | 212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