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历代止痛方药精讲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的编写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痛症理论及止痛中药文献研究,该部分主要从中医对疼痛的认知角度,对疼痛的历史梗概、释名、病因病机、疼痛涉及的主要脏器等做了重点剖析,又对古代本草的收录、止痛中药的分类、现代研究近况及临床用药规律等做了阐述,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对疼痛辨治理论的特色和优势。中篇为历代止痛方剂,是以人体不同部位的疼痛和临床常见的特殊疼痛为疼痛名作为纲,总收载痛症30种。以历代治疗该痛症的有效方剂为目,其中80%的方剂是清代以前的有效止痛古方。每首方剂除包含了方源、组成、用法等信息外,重点对每首方剂的止痛原理做了详细解析,并对有些名方经现代实验所证实的镇痛药理也予以概述,充分显示该方古今止痛的研究动态。下篇为历代止痛中药,将中药按止痛功效分为13类作为纲,每类收载了古今散载于各类本草文献中的止痛中药。每味中药除记载了该药的正名、异名、炮制、镇痛药理等项外,还突出将历代医家对该药进行止痛配伍的用药经验及对该药有关止痛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学术争鸣专列了配伍应用和医家论述项,完全展示了历代医家对该药止痛的认识与使用轨迹。希望本书能对学习和研究方剂、本草文献提供更多的信息,对中医痛症临床、痛症新药的科研开发均有所裨益。 目录 上篇 痛症理论及止痛中药文献研究 第一章 痛症理论研究 一、疼痛的概念 二、痛症的历史梗概 三、疼痛的释名 四、疼痛的分类 五、疼痛的病因 六、疼痛的病机 第二章 止痛中药之文献研究 一、中药止痛方法 二、止痛中药的本草收录概况 三、止痛中药的分类研究 四、止痛中药的现代研究 五、止痛中药临床用药规律 中篇 历代止痛方剂 头痛 丁香散 三阳汤 川芎茶调散 芎芷石膏汤 乳香散 顺气和中汤 家秘芎归汤 通天散 通窍活血汤 救脑汤 清上蠲痛汤 面颊痛 面痛一号方 面痛二号方 面痛三号方 面痛四号方 眼痛 八宝眼药 生地黄汤 龙脑膏 洗肝散 洗药方 既济解毒汤 点眼黄连煎 香腊膏 清风养血汤 黄连泻火汤 曾青散 舌痛 二辛煎 八珍散 玉女煎 加味一阴煎 加味归脾丸 玄参莲枣饮 泻黄散 洗心散 既济丹 贴脐散 茱萸散 黄柏散 牙痛 干葛防风汤 牙疼饮 升麻散 玉女煎 白芷汤 冰心散 青龙散 定痛牙散 清阳散火汤 清胃散 黄连上清丸 麻黄附子细辛汤 徙薪饮 温风散 滋阴八味煎 僵蚕散 薄荷连翘方 …… 下篇 历代止痛中药 止痛方剂索引 止痛中药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代止痛方药精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吴承艳//李振彬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3075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3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2021-01-01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医学院校师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54 |
CIP核字 | 2020200002 |
中图分类号 | R289.5 |
丛书名 | |
印张 | 3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