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模件造园--中国古典园林现代空间设计教程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对建立中国传统园林专门的空间教学体系做初步尝试,为开设专门的传统园林设计课程和编写专门的传统园林设计教材奠定基础。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形以载道——构建中国传统园林独特空间训练体系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原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现代转移的模件化空间操作的理论;第三部分,模件造园——中国古典园林现代转移的模件化空间操作的方法;第四部分,作品集锦——中国古典园林现代转移的模件化空间操作的效果;第五部分,实践案例——郑州植物园园艺体验区空间设计研究。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供读者借鉴,适合相关从业人员与高校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田朝阳,生于1963年,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城乡规划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沦及现代转译。1983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1987年获植物学硕士(生态方向),之后留校任教;1989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自2009年开始从事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出版了《河南野生观赏植物志》、《河南野生常绿植物志——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引种与景观应用》、《河南省珍稀树种引种与栽培》等著作。在《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南方建筑》、《新建筑》、《华中建筑》等刊物发表论文110多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主持和参与城乡规划、园林设计项目100多项。 目录 1 形以载道——构建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空间设计体系的必要性 1.1 空间设计教学体系之于设计的重要意义 1.2 西方空间设计教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 1.3 中国空间设计教学体系的现状、变革及效果 1.4 建筑空间设计教学训练体系对园林的影响 1.5 对中国园林空间设计教学体系的反思 1.6 中国古典园林需有独立的空间设计教学体系 2 原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现代转译的模件化空间操作理论 2.1 竹园——原型简介 2.2 竹园——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结构原型 2.3 竹园——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原型的现代图示表达 2.4 竹园——隐匿的建筑意境 2.5 竹园——“观器十品”的集结 2.6 竹园——空间拾遗 2.7 “解构”竹园——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教学训练和设计的方法探究 2.8 竹园——中国园林史上的巴塞罗那德国馆 3 模件造园——中国古典园林现代转译的模件化空间操作方法 3.1 模件造园的原理 3.2 模件原型的掌握 3.3 模件的认知 3.4 模件造园操作法则 3.5 模件造园训练步骤 4 作品集锦——中国古典园林现代转译的模件化空间操作效果 4.1 自由操作的作品集锦 4.2 法则控制下的作品集锦 4.3 结合场地的作品集锦 5 实践案例——郑州植物园园艺体验区空间设计研究 5.1 设计背景 5.2 基址现状 5.3 设计表达 5.4 设计之后的思考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模件造园--中国古典园林现代空间设计教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朝阳//刘路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749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4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2022-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64 |
CIP核字 | 2022101074 |
中图分类号 | TU986.62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8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