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路上直到漠河以北(我的香格里拉)
内容
编辑推荐

你从南方来,来偏北的北方。这个时节的北方.城市灰茫,江河冰冻,原野依旧残存着冬雪的痕迹。

《在路上直到漠河以北(我的香格里拉)》讲述她在路上,在遥远的北方的故事。作者陈宣宣的文字,一如她,大气而又细腻;粗犷而又柔情。以独特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北极村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

内容推荐

《在路上直到漠河以北(我的香格里拉)》作者陈宣宣从成都出发,长途跋涉到达黑龙江省漠河县最北的村镇——北极村。在那里,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北极村不仅是一个神秘遥远的边陲古镇,还成了一个坐标,一种象征,每年都有很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体会那份最北的感受。作者以独特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北极村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一路上遇到的各色人物同样是一幅幅奇异的风景。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哈尔滨

春风拂面/你从南方来/往前走,不要回头

大庆

齐齐哈尔

鹤城/买 书

漠河以北

小战士/四月的漠河/北极村

哈尔滨的春天

老方头/和老三的冲突/小伙伴们

延吉

爬帽儿山/图们/再见,老三

长春

从长春到漠河

爱江山更爱美人/老魏

最北的北方

又到北极村/53°半青年驿站/剃发/小顺子/夏天来了/

给李旭的对象过生日/离别

加格达奇

我的远方

海拉尔/满洲里/回到海拉尔

天津

车过四平/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北京

青年旅社/表妹

我从南方来,回到南方去

试读章节

春风拂面

当我来到哈尔滨,阳光肆意,遍地残雪。我时刻抑制着旅行开启后随时可能爆发出的激动。这时候,我觉得我是一只等待被遛的狗,即使我爆发出来了,也无法和人分享那一份喜悦,因为车上只有我和出租车司机。再说,我也暂时没有什么值得喜悦的,除了期待和老三的这一场久别重逢。之前,一出机场,凛冽的冷空气使我往后退了一步。当时,我只想倒回去,买一张机票飞回成都。

出租车飞奔在进城的机场高速路上,我又接到老三的电话。她说:“哈尔滨是个好地方!”

我跟老三在兆麟路的一家酒店大堂见面。她还是那个样子,跟2011年我们在拉萨卓吉客栈初见时一样。两年,没多大变化,唯一多出来的,是她脸庞偶尔掠过的一丝忧伤。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忧伤,但是,她感情的流露,颇有杀伤力。

我也开始莫名地忧伤。

我们忧伤地看着对方,微笑。笑了很久。终于,默契地走过去,相互给对方一个久别重逢的拥抱。接着,在交谈中,我发现老三方向感很强。重要的是,她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已经摸清了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状况,连去火车站的公交路线都搞得一清二楚,这对于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多多少少有些帮助。老三像个“地陪”(注:全称为“地方陪同导游人员”,指受接待旅行社委派,代表接待社实施接待计划,为游客提供当地旅游活动安排、讲解、翻译等服务的工作人员)似的给我介绍了一堆她发现的哈市的魅力之处。重要的是,老三告诉我,她选择的这家酒店,距离索菲亚教堂很近。

我和老三在房间里聊了很久,午饭已过,才感觉饿了。老三起身,指着我的背包说:“明天我来接你,我们一起住青旅吧。”

我答应了。

我们兴奋地从兆麟路走到圣·索菲亚教堂,伫立跟前。富丽堂皇的索菲亚教堂每一处都需要静观。而周边的建筑环境,似乎与之格格不入,用我的俗话来讲,教堂鹤立鸡群。在游人如织的这座城市里,似乎它最大的价值只是在历史上。如今它的存在只是不断创造出旅游价值,仅供人参观而已,毫无宗教的作用和气质。在太不温柔的“春风”中,老三以一种无法表达的快乐指着教堂尖顶嚷嚷:“你看,你看,真好看!”

我说:“不。像洋葱头。”

我和老三带着果腹的目的离开索菲亚教堂,匆忙地走向中央大街。我踩在方石砖铺就的路面上,抓心挠肝的饥饿感瞬间被哈尔滨这条称为

“文明之窗”的中央大街的风情所淹没。老三很想展现出“地陪”应有的热情和素质,可惜这时候她跟我一样,没了方向感。我们瞬间被茫茫人海和凛冽的寒风淹没了。  我们折回索菲亚教堂。我的朋友坤叔电话告诉我,他已在此等候多时。我带着一丝未能守时的惭愧,在偌大的广场上寻找他的身影。终于看见他了。坤叔怀里抱着一部相机,饱含热情地望着我们:“孩儿们哪,吃饭了吗?”我看看坤叔,又看看老三。老三转过头看我,带着惊讶的表情,和同样惊讶的我对瞅了一眼。我赶紧从“孩儿们”这个“独特”的称呼中反应过来,说:“吃了。”

“吃的什么呀?”坤叔把脸凑到我们跟前继续问。

我说:“东方饺子王。”

他说:“哎妈呀,那玩意儿味道太次了。”

这是坤叔和我们的开场对白,劈头盖脸的热情。

于是,我补了句:“坤叔,您真慈祥。”随即,坤叔哈哈大笑了至少五秒。他一笑,更显得慈祥了。

作为本地人,坤叔对哈市的历史和风情可以用“了如指掌”来形容。他总是用一种有些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解说风格,从哈市的历史讲到当前的经济。作为我朋友的他,在我和老三眼里,整个一称职的“地陪”。“地陪”这个称呼出自老三之口,但我一直认为,用在我朋友身上,感觉有点不厚道。

在肆意的寒风中,我和老三啃着坤叔在路边买来的雪糕。我冻得瑟瑟发抖。对于我俩南方人来说,那简直是里里外外冻透了。坤叔又一次说起,4月的哈尔滨已是春风拂面。而在我看来,这种“春风拂面”,其实就是:寒风裹挟着雪花,残酷地迫害着我裸露在外的双手和脸庞。

略暴力。

松花江上没有一丁点儿破冰的迹象,延续着冬天肆无忌惮的彻骨寒冷。北方的冬季,竟然如此漫长。

以松花江铁路大桥为界限,此地段被划分为道里和道外。道里更多体现的是风情。而破烂不堪、地面泥泞的道外,建筑格局给人一种不可回避的沧桑感和历史遗韵。

快进人道外的时候,我说:“我饿了。”

老三问:“不是刚吃了吗?”

我说:“风太大,冷,一冷就饿。”P3-5

序言

我突然很想去东北。在东北的朋友告诉我,这时候的哈尔滨,春风拂面。而成都的春天,在这个4月初已经接近尾声。我心里不断沉醉在今年过两个春天的憧憬当中。恰好老三刚在北京辞去工作,于是我就把出行计划告诉了她。老三是我2011年窝在拉萨的最后一段时光里,认识的最后一个小伙伴。我和老三约定4月6日在哈尔滨见。

老三坐火车从北京出发,比我们约定的时间提前一天到达哈尔滨。她到达的当天晚上,给我打了个电话,难掩激动的情绪,她说哈尔滨正在下雪。这种情绪很有感染力,导致我完全忘记了在出门之前,我的东北朋友跟我描述哈尔滨的这个时候正是春风拂面。我直接被老三的话吸引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见过几场雪的南方人,很容易被雪景吸引。于是自然同样难以平静的我,在第二天一大早自以为很有“先见之明”地穿了双雪地靴,套了件加厚羽绒服,赶到机场。一进机场,我所到之处,毫不夸张地说,围观的目光前赴后继,异样的眼光铺天盖地。终于,有一位跟着旅行团赶早航的大爷拉住我问:“妹妹,你是不是很冷?”我只是笑了笑,没有理会他。我觉得自己这种未雨绸缪的行为,大爷不懂。

在成都已经穿单衣的季节,我却像个怪物一样,穿着雪地靴和羽绒服在机场候机大厅晃过去、飘过来。我告诫自己,必须把到达哈尔滨要用的衣服放在很方便的位置。后来整理背包,发现厚羽绒服怎么都塞不进去,我干脆就全穿在身上。老三说了,哈尔滨在下雪。我作为不是东北本地的产物,不抗冻是应该预料得到的。同时,整理背包永远都是对我灵魂深度碾轧的一件事。这个我不太愿意说,因为容易让人感觉我这个人生活不能自理。这对我的形象,不太有利。虽说此刻我顶着众目睽睽的高压,穿梭在大厅,只能洒脱地表现出一种超然境界——反正他们又不认识我。或者说,关你啥事!

很难得,我终于遇上了一班不晚点的航班。我找到我的座位坐下。当最后一拨乘客走进机舱,一对夫妻慢慢地走到我身边。他俩拿着机票很犹豫,又面带尴尬。我抬头望着他俩,他俩目光有些闪烁,不时低头看看我。我问:“你们是不是这个位置?”他俩都没有说话,很难为情地把机票递给我看。我给他俩指了指座位的顺序。他们坐下后,看上去对机舱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充满好奇。这种好奇,让人感觉他俩有些无所适从。我打开一本小说,没有再去注意他俩。飞机起飞后,他俩把头齐齐地望向窗外,交头接耳,难掩好奇地讨论一些问题。女的说:“这个飞机恐怕飞上天就没人管了哈。”男的说:“不得行,遭逮到,驾驶员要扣分。”女的问:“真的啊?”这时我忍不住用余光瞄了他俩几眼。男的一本正经地回答说:“那可不是,12分全扣完。”然后,女的同样一本正经地带着惧怕的表情,说了个“噢!”

3个小时,我断断续续地看书,七零八落地睡了三场觉。终于抵达哈尔滨。一出机场,套用一句歌词——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书评(媒体评论)

你从南方来,来偏北的北方。这个时节的北方.城市灰茫,江河冰冻,原野依旧残存着冬雪的痕迹。你是来寻找辽阔的吗?还未苏醒的黑土地,会让你忘记什么?

你从南方来,要去最北的北方。途经的三江平厚,丰美的湿地还没有解冻,所以你看不见仙鹤起舞,只是越向北,天空会越蓝,而这也正是我不能忘记北方的理由。

你从南方来,在我想要离开北方时。你沿着兴安山脉,一路向北,也许在不同的方向,我们有着相同的期许,或者在路上,便是旅行的全部意义。

——云之印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路上直到漠河以北(我的香格里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宣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734671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6022623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26
16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