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悟初心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党员干部

党史作家多年潜心之作,在行走中感悟初心,红色足迹参观见学和“四史”学习之心得体会写作的范文,一本书就能解决学习和写作的刚需。

内容简介

书稿分上下两篇,共50余篇文章,以散文体形式,从追寻红色足迹、参加党史研讨会、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阅读党史书籍等生活日常中,以个人视角来感悟我们党的初心。上篇聚焦人物,追思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国学大师、作家、音乐家等,展现他们可贵的品格;下篇立足于事,探寻党史小故事,从细节入手展现共产党人的初心。

作者简介

班永吉,中共党员,河南永城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心路弯弯》《无悔的心情》《心旅不寂寞》《心海漫行》《真心喜欢》《心地边关》等散文集,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剧本》《中共党史研究》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文艺评论等近200万字。短篇小说《遗物》获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征文二等奖。

目录

上 篇

人民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首访苏联

走近晚年陈独秀

“永久的青年”瞿秋白

党和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贺龙:一心跟党走

敢于“斗胆直陈”的粟裕

神秘上将李克农

“王胡子”:我党我军有功之臣

民族英雄周保中

王恩茂:功垂天山

岸边英魂

永远的英雄赞歌

曾志:魂归井冈

白求恩逝世80 周年祭

陆璀和她的《晨星集》

孙犁:情操就是对时代献身的感情

永远的巴金

赵子岳:常青的绿叶

王洛宾:恒久的音律

忆季羡林先生

晚年魏巍二三事

生命在柯岩的作品中延续

怀念戈焰

气势磅礴的路遥

迟到的哀思

朱子奇:诗情永远

精彩书摘

毛泽东首访苏联

1949年10月2日,苏联首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既面临着帝国主义封锁和可能的武装干涉,又面临着国内种种亟待解决的困难和考验,情势严峻而复杂。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需要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友好与合作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访问苏联,可说是毛泽东多年的一个夙愿,但由于国内军事、政治形势发生变化,访苏行程几经改变。1949年6月至8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秘密访苏,并转达了毛泽东准备访苏的意向。斯大林说,中国新政府成立、两国建交后,毛泽东即可来莫斯科。收到斯大林的邀请电后,毛泽东复电,菲里波夫(即斯大林)同志:感谢你欢迎我到莫斯科去。我准备于十二月初旬动身。

为使新中国获得有力的国际支持,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应邀到苏联访问,与斯大林就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广泛地交换意见。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到西直门火车站送行,随行人员有陈伯达(以教授身份)、师哲(翻译)、叶子龙(秘书)、汪东兴等。这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走出中国。

毛泽东知道,此次苏联之行重任在身,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废除1945年国民党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签订新的中苏友好条约。此外,毛泽东还要参加斯大林七十寿辰的庆祝活动,并对苏联进行参观访问。

经过10天旅行,12月16日中午,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徐徐开进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受到苏联党政领导人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在车站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我这次获有机会访问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首都,是生平很愉快的事。”由于天气特别寒冷,苏联政府在车站只举行简短的欢迎仪式。随后,毛泽东前往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下榻。

斯大林和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影响的人物,又各自领导着一个伟大的国家。他们的首次会面,为世界所瞩目。当晚,毛泽东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的小会客厅拜会斯大林。6 时整,门厅敞开。斯大林站起身,离开办公桌走过来。毛泽东快步走上前去,同斯大林热情握手。斯大林注视着毛泽东,说:“你很年轻,红光满面,容光焕发,很了不起!”并说:“伟大,真伟大!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祝愿你健康!”“你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祝贺你们前进。”然而,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第一次会谈,在最主要的问题上即要不要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废除旧的中苏条约的问题上,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应邀出席莫斯科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大会。苏联方面特意安排中国代表团在 13 个外国代表团中首先致辞。毛泽东的祝词受到热烈欢迎,三次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大会气氛十分热烈。在形式上,毛泽东受到高规格的接待,但对于实质问题,苏方却避而不谈。毛泽东有些着急,在祝寿大会的第二天,便找柯瓦廖夫来住处谈话,提出拟请周恩来前来莫斯科完成中苏条约、贷款协定、贸易协定、航空协定等签字手续,并要他把这次谈话的记录转交斯大林。这是毛泽东又一次向斯大林正式提出谈判中苏条约问题。12 月24日,毛泽东与斯大林举行第二次会谈。此后,又力促斯大林下决心签订中苏新约,同意周恩来来莫斯科。

1月2日晚 11 时,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提出周恩来到达莫斯科及签订条约的时间。1月3日凌晨 4 时,毛泽东又致电中共中央,进一步说明签订新约的意义:这一行动将使我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使资本主义各国不能不就我范围,有利于迫使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废除旧约,重订新约,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此间,毛泽东一面思考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问题,为主持下一轮的中苏会谈做准备;一面利用周恩来尚未到达的时间,到外地参观,并同苏联领导人进行一些接触。1月11日,在王稼祥的陪同下,毛泽东拜谒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并献花圈。花圈缎带上用中俄两国文字写着:“献给列宁——革命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一九五○年一月十一日。”

几天后,周恩来等人到达莫斯科,随即在毛泽东主持下紧张地做会谈准备工作。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同斯大林等举行会谈,这是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第三次会谈。这次会谈,在主要问题和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取得重大进展。

在协商新条约的时候,苏方最初按照中方的基本思想和大体内容写了一个草案。中方认为有许多重要内容没有写进去,提出修改。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重新写了一个草案,交给苏方。苏方对这个草案没有提出原则性的修改,双方没有任何争论。为了在名称上区别于旧的条约,中方提出新约可在旧约名称的基础上加“互助”二字,名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 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在克里姆林宫隆重举行。周恩来和维经斯基代表本国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上签字。他们的身后,并排站着毛泽东、斯大林,以及中方李富春、陈伯达、王稼祥、赛福鼎,苏方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米高扬、赫鲁晓夫等。仪式结束后,斯大林举行招待宴会,庆祝两国缔约。毛泽东又邀请斯大林出席第二天在中国大使馆举行的答谢宴会。此前,斯大林是从不到克里姆林宫以外出席宴会的,这一次却破例接受了邀请。

1950 年2月17 日,毛泽东结束对苏联的首次访问,同周恩来等登上回国的专列。毛泽东在沿途参观了一些苏联的城市和工厂,进入国内又在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视察。3月4日晚10时,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一行回到北京,受到朱德、刘少奇、李济深、张澜、林伯渠、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等 ,以及苏联等驻中国大使馆主要成员的欢迎,并检阅了仪仗队。

从1949 年12月16日到达莫斯科与斯大林举行第一次会谈,到 1950年2月14日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差不多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在订不订新约这个主要问题上,一开始,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发生根本分歧。尤其在参加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的各国代表团纷纷离开莫斯科回国后,唯独毛泽东留下住在斯大林别墅里。斯大林始终不提签约之事,采取拖的办法,也不再会见毛泽东,相持近半个月。在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毛泽东从不让步,即使对斯大林,也不例外。凡是毛泽东认准要做的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是他强烈而鲜明的性格。在毛泽东的坚持下,加上其他各种因素,斯大林终于改变观点,同意签订新约和其他新的协定。

20世纪50 年代末,毛泽东在回顾中苏会谈这段历史的时候说:斯大林这个人,看情形他是可以变的。签订中苏条约,我们在那里待了几个星期。他开头很不赞成,到后头我们坚持两次,最后他赞成了。可见一个人有缺点的时候,就是斯大林这样的人,他也不是不可以变的。

毛泽东曾说: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为建设,也为外交,而外交也是为建设。我们是新起的国家,困难多,万一有事,有个帮手,这样可以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毛泽东对第一次访苏取得的成果是满意的。这次出访,维护了中国的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用条约的形式将中苏友好合作的关系固定下来。这对于巩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为新中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外部条件,同时,在国际上也产生重大影响。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它同一百多年来旧中国在屈辱的条件下与帝国主义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毛泽东把出访苏联看作一件大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付诸实现。

每逢毛泽东诞辰日、逝世纪念日,回看毛泽东“历史上的今天”,人们总是回望毛泽东、想念毛泽东。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悟初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班永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724869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