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时期以来福建戏曲创作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考察“文人取向”与“民间立场”在“国家力量”影响下的关联与互动,对四十年来的福建戏曲创作进行了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作者根据福建戏曲在剧本写作与舞台演出中的实际情况,尝试着改变以“剧作家”和“剧作类型”分类的讨论方式,围绕“情爱模式”“游戏精神”“历史叙说”“道德书写”四个核心关键词展开论述,期望能在“回首”与“展望”之间,为福建乃至中国戏曲的创作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吴韩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戏剧文学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编剧理论研究与艺术批评。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情爱书写的多重变化
第一节 从《〈春草闯堂〉的“局式”》说起
一 《春草闯堂》的爱情谜题
二 推陈出新:建立理想爱情范式
第二节 古典情爱模式的变化
一 归纳与整理:四张情爱书写模式表
二 情爱书写在历史剧和古代剧中的变化
三 戏曲现代戏中的情爱书写
第三节 “纯爱故事”的复归
一 “纯爱故事”的一度缺席
二 “纯爱风潮”泛起
三 地方戏艺术的弹性调整
第二章 历史叙说的三种路径
第一节 “以史统戏”的创作方法
一 “以史统戏”的主要特征
二 “以史统戏”的未来探索
第二节 “以情述史”的叙说路径
一 “以情述史”的主要特征
二 “以情述史”在戏曲现代戏中的发挥
三 “以情述史”对史剧观念的补充
第三节 另一种可能:在历史的缝隙中“戏说虚构”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二 “戏说虚构”的主要特征
三 “戏说虚构”对史剧观念的解放
第三章 游戏精神的消隐与重现
第一节 丑行传统在福建戏曲创作中的历时性改变
一 “十七年”戏曲改革的影响
二 小传统生活的失落
三 研究传统的偏向与评价标准的转变
第二节 新时期福建戏曲的丑角戏创作
一 新时期福建戏曲的丑角设定
二 新时期福建戏曲的丑角塑造和表演
第三节 县衙故事的戏剧化处理
一 “县衙叙事”中的县官形象
二 “县衙叙事”中的戏剧空间
三 “县衙叙事”中的游戏情节
第四章 伦理选择与道德追求的丰富意涵
第一节 批判封建礼教
一 “反封建”传统的确立:陈仁鉴的礼教批判
二 回转与校准:王仁杰的道德书写
第二节 重建文士道统
一 守卫正道,秉笔直书:从《新亭泪》到《傅山进京》
二 对郑怀兴历史剧道德书写的再思考
第三节 摹写民间伦理
一 从文士道统转向民间伦理
二 民间伦理在剧作中的另一个面相
结语 新时期以来福建戏曲创作的成就、瓶颈与出路
附录1 方朝晖访谈
附录2 姚清水、姚晓群访谈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语
本书聚焦新时期以来的福建戏曲创作,通过考查“文人取向”与“民间立场”在“国家力量”影响下的勾连与互动,对本时期的福建戏曲创作进行整体把握与具体分析。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本书于关注名家名作之外,也留意民间剧团的优秀保留剧目,以及还未得到准确评价的“被遗忘的作品”。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本书希望能将戏曲研究从“封闭的书斋”中解放出来,结合文本细读与田野调查,参考文学批评的策略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将探究的目光投向包括历史场景、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传播途径等相关领域,更全面地讨论新时期以来福建戏曲创作的经验和教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时期以来福建戏曲创作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韩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96431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532
CIP核字 2022015007
中图分类号 J825.57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