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的融合与变迁》收录《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彝族宗教信仰》《口头神话与民间信仰》《彝族魂鬼观念研究》等文章。
彝族原始宗教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属原生型的本土民族的宗教,它以自创为主,并吸收了大量的儒释道内容,形成了巫教与儒、释、道等合流的多元文化格局,是至今仍在彝族地区沿袭乃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宗教形式。
图书 | 彝族文化的融合与变迁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彝族文化的融合与变迁》收录《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彝族宗教信仰》《口头神话与民间信仰》《彝族魂鬼观念研究》等文章。 彝族原始宗教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属原生型的本土民族的宗教,它以自创为主,并吸收了大量的儒释道内容,形成了巫教与儒、释、道等合流的多元文化格局,是至今仍在彝族地区沿袭乃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宗教形式。 作者简介 杨甫旺,1962年9月生,彝族,云南省永仁县人,硕士,现为楚雄师范学院彝族研究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级重点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负责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州厅级社科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余次受国家、省、州级奖励。 目录 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彝族宗教信仰 试论彝族原始宗教的特点及其演化 昙华山彝族的原始宗教 彝族火崇拜文化 云南彝族石崇拜文化研究 彝族山神:从旱作到稻作的祭祀主题 仪式的缺失与重构:双柏彝族祭山神的人类学考察 论彝族猎神崇拜 象征与仪式:彝族民间生殖巫术考察 蛇崇拜与生殖文化 彝族树崇拜与生殖文化 彝族鹰崇拜与生殖文化 彝族竹崇拜与生殖文化 彝族蛙崇拜与生殖文化 彝族葫芦崇拜与生殖文化 口头神话与民间信仰 ——云南彝族马缨花神话个案研究 彝族灵魂观念研究 彝族魂鬼观念研究 彝族原始宗教对生态保护的意义 《梅葛》与彝族原始信仰的传承 论巫与傩 ——兼论双柏小麦地冲彝族虎傩 傩仪:从图腾到戏剧 ——以云南双柏彝族虎傩为个案 彝族服饰中的图腾文化遗迹 彝族原始宗教与道教的比较研究 道教在彝族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 道教与彝族原始宗教的互动与融合 巫道交融:仪式角色的转换 ——以云南五街彝族“喽低”为个案 儒学在彝族地区的传播与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 彝族土主崇拜研究 石羊盐区多元宗教的形成、融合及变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彝族文化的融合与变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甫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21605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7-04-01 |
首版时间 | 2017-04-01 |
印刷时间 | 201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0 |
CIP核字 | 2017066877 |
中图分类号 | K281.7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