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近年写作的6篇专题,分别探讨了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蜀汉刘备与诸葛亮统治时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蜀魏战争中的武都,孙策攻占江东的经过与作战方略,孙权统治时期都城、兵力部署与主攻方向的变化,汉末三国战争中的陆口与蒲圻,就当时经济区域、地形、水文及交通状况以及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对三国各方攻防路线与用兵策略所起的制约影响作了深入考察。 目录 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 一、赤壁战后曹操应对被动局势的战略方针 二、留驻外军,建立以“三征”为长官的边境防区 三、收缩防线,内迁居民,形成广袤的无人地带 四、扼守合肥、襄阳、祁山、陈仓等要害 五、积极防御,以攻助守,力争作战主动权 六、参用中军和州郡兵支援边防前线 七、结语 从“军府”到“霸府”——蜀汉前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 一、刘备的左将军府 二、刘备的大司马府与尚书台 三、蜀汉丞相府的建立 四、诸葛亮南征前后相府人事、官职的重要变化 五、丞相府的其他僚属 六、蜀汉丞相府的“霸府”性质 三国蜀魏战争中的武都 一、武都郡的设置由来 二、武都郡的地理环境与水陆交通 三、随同马超起兵反曹的“武都氏” 四、曹操攻取汉中战役期间的武都 五、曹刘争夺汉中之战期间的武都 六、诸葛亮北伐期间的武都与“断陇道”之作战计划 七、姜维统兵期间的武都与“断凉州之道”战略规划 八、曹魏灭蜀之役中的武都 孙策攻占江东的经过与方略 一、孙策的江都之行与起兵构想 二、渡江募兵失利与重整旗鼓 三、击败刘繇与王朗,攻占江东三郡 四、孙策在江东的平叛与外交活动 五、北进失败与西征的巨大胜利 六、结语 孙权统治时期兵力部署与主攻方向的改变 一、赤壁战前孙权的北守西攻(200-208年) 二、东西分兵作战与国都北移京城(208-210年) 三、迁都建业与东西单线作战(210-219年) 四、全力西进与驻跸公安(219-221年) 五、迁都武昌与沿江各防区的建立(221-229年) 六、还都建业与江防体系的演变(229-252年) 三国战争中的陆口与蒲圻 一、“借荆州”后鲁肃屯戍陆口原因试探 二、孙吴攻取“南三郡”战役中的陆口 三、孙吴袭取荆州战役中的陆口 四、蒲圻取代陆口及其军事地位之演变 五、蒲圻与武昌右部都督辖区的衰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561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22-04-01 |
首版时间 | 2022-04-01 |
印刷时间 | 202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76 |
CIP核字 | 2022008538 |
中图分类号 | E99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2 |
宽 | 15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