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戏曲剧场建筑及音质研究(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攻读硕博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赴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学术交流成果的汇编。本书从我国传统剧场建筑的历史演变入手,研究了其建筑和声学方面的各项主要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和提炼出能为我国现代戏曲剧场所适宜借鉴或应用的几点设计启示,旨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广大建筑师今后在从事相关方面的设计上提供借鉴。同时,也为丰富我国传统剧场建筑声学实测资料,以及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何杰,男,1981年12月生,湖北仙桃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与法学双学士、重庆大学建筑学硕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先后供职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基建办公室,曾参与山西大剧院、重庆川剧艺术中心、首钢迁安会议中心及北京中信大厦等多项建筑设计与工程建设工作。 目录 序 绪言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与发展概述 第一章 古代戏曲与传统剧场建筑的发展和演变 1.1 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1.1.1 古代戏曲的萌芽 1.1.2 古代戏曲的发展 1.1.3 古代戏曲的成形 1.1.4 古代戏曲的逐渐成熟 1.1.5 古代戏曲的演出类型 1.2 传统剧场的历史演变 1.2.1 传统剧场的早期雏形 1.2.2 传统剧场的正式产生 1.2.3 传统剧场的逐渐成熟 1.2.4 传统剧场的建筑特征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厅堂音质的设计与模拟 2.1 厅堂音质技术发展概述 2.1.1 厅堂音质技术的诞生(20世纪初期) 2.1.2 厅堂音质技术的探究与实践(20世纪中期) 2.13 厅堂音质技术的逐渐成熟(20世纪末期) 2.2 厅堂中的基本声学概念 2.2.1 直达声和直达声场 2.2.2 早期反射声和前次反射声 2.2.3 混响声和回声 2.3 厅堂音质的客观评价指标 2.3.1 混响时间RT和早期衰减时间EDT 2.3.2 明晰度G80和清晰度D50 2.3.3 重心时间Ts 2.3.4 侧向反射因子LF 2.3.5 声压级SPL 2.3.6 强度指数G 2.3.7 语言传输指数STI 2.4 与客观评价指标相关的音质主观评价基本术语 2.4.1 丰满度 2.4.2 清晰度和明晰度 2.4.3 响度 2.4.4 空间感 2.4.5 亲切度 2.4.6 活跃度 2.4.7 均匀性 2.5 厅堂音质模拟软件概述 2.5.1 CATT 2.5.2 RAYNOISE 2.5.3 ODEON 2.5.4 EASE 2.6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可行性研究 第三章 实地测量与数据分析 3.1 声学测试方式 3.1.1 测试设备 3.1.2 测试参数 3.13 测试频率 3.2 水镜台古剧场声学实测 3.2.1 剧场基本概况 3.2.2 测试结果分析 3.3 九龙庙古剧场声学实测 …… 第三部分 探索性研究 第四部分 设计启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书中古建名词术语诠释 附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戏曲剧场建筑及音质研究(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637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79 |
出版时间 | 2022-02-01 |
首版时间 | 2022-02-01 |
印刷时间 | 2022-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730 |
CIP核字 | 2021140874 |
中图分类号 | TU24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4 |
宽 | 222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