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著的《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是作者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书中一共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结合,贝内特太太家有五个女儿,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她的五位千金嫁出去,在上流贵族宾利家举行的舞会上,宾利与美丽的大女儿简一见倾心,而宾利的好友达西却对二小姐伊丽莎白情有独钟,他克服门第悬殊的种种顾虑,向她求婚,但因性情傲慢以及原家中管家的儿子威克姆的污蔑而招致伊丽莎白的误解和偏见,因而被拒绝。贝内特家财产的法定继承人表哥柯林斯看中伊丽莎白,但伊丽莎白对他的粗俗虚伪非常反感,最终柯林斯移情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特,后来达西出资帮助伊丽莎白一个私奔的妹妹完婚,挽回了她家的声誉,同时也赢得了她的爱情,两人终于从傲慢与偏见的迷失中走了出来,缔结良缘,作者还描写了伊丽莎白的其他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一一加以比较,批判,表达出自己对婚姻的见解,她嘲笑了妇女把家人当作衣食之计的那种委曲求全的婚姻,如夏洛特;批判了出于一时隋欲冲动而轻率从事的婚姻,如莉迪亚。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其写了四起姻缘,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语言清新流畅,充满机智,是奥斯丁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第二章
在拜访宾利先生的众多访客里面,贝内特先生是去得较早的一个。尽管他在太太面前表示不想去,但其实一直都在盘算着如何前去拜访。直到拜访后的当天晚上,因为贝内特先生自己说漏了嘴,贝内特太太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时,看到二女儿正兴致盎然地装饰一顶帽子,贝内特先生突然开口说道:“莉齐,我真希望宾利先生会喜欢你这顶帽子。”
“我们怎么会知道宾利先生喜欢不喜欢,”贝内特太太很不满地嘟囔道,“我们都没打算去看人家。”
“妈妈,你忘了?”伊丽莎白说道,“我们会在舞会上见到他,而且朗太太也答应过,要把他介绍给我们。”
“我可不相信朗太太会这么好心,她自己还有两个待嫁的侄女,而且她又自私又虚伪,我对她可没什么好感。”
“我也没有,”贝内特先生说道,“不过我很高兴你没指望她。”
贝内特太太不想理睬丈夫,但她克制不了情绪,就又开始责骂起另一个女儿来。
“不要再那样咳嗽了,姬蒂①。上帝啊,可怜一下我脆弱的神经吧,你快把我弄崩溃了!”
“姬蒂真不识相,”贝内特先生说道,“咳嗽也不会挑个时候。”
“我又不是咳着玩儿的。”姬蒂烦躁地答道。
“莉齐,你们这次的舞会定在哪一天?”
“两个星期之后。”
“唉,就是这样了。”贝内特太太喊道,“朗太太在那之前还没回来,所以她自己都还不认识人家呢!指望她把宾利先生介绍给我们,根本就不可能。”
“那么,亲爱的,你正好可以抢先一步,把他介绍给朗太太嘛!”
“怎么可能,贝内特先生,我自己也不认识啊!你怎么能这样取笑人呢?”
“你如此谨慎,我真是佩服。两个星期的泛泛之交确实不足以了解一个人,但是如果我们不抢先下手,别人可就不客气了。不管怎么说,朗太太和她侄女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如果你不肯助人为乐,那就让我来好了,反正朗太太会对我们感激不尽的。”
女儿们瞪大眼睛看着父亲,贝内特太太一个劲儿地嚷着:“荒唐!荒唐!”
“你那么大声嚷嚷要干什么?”贝内特先生也大喊起来,“你以为遵照礼节给人家介绍一下,这就是荒唐吗?我可不敢苟同。玛丽①,我知道你年纪虽小,但已读过很多规模宏大的著作,还会做阅读札记,见解一定很深刻,你怎么看这件事?”
玛丽很想高谈阔论一番,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看来玛丽还要想一想,”贝内特先生继续说道,“那让我们接着说说宾利先生吧!”
“我讨厌宾利先生。”贝内特太太喊道。
“听你这样说,我感到遗憾。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要是我今天早上就知道你讨厌他,我绝对不会去拜访他。但很不幸,我已经去过了,所以我们免不了要与宾利先生认识了。”
果然不出所料,母女几个一听又惊又喜,尤其是贝内特太太,这样贝内特先生非常得意。不过,高兴劲儿过去之后,贝内特太太又来了精神,说她早就料到了这一步。
“亲爱的,你真是个好父亲!我就知道你会被我说服的。你那么疼你~TkJL,怎么会错过这样好的机会。上帝啊!我太开心了!你上午就去了,可现在才告诉我们,这个玩笑真是太有意思了。”
“好啦,姬蒂,你现在想怎么咳就怎么咳吧!”贝内特先生一边说,一边向屋外走去,妻子欣喜若狂的样子不免让他心烦。
“女儿们,你们的父亲太棒啦!”门关上后,贝内特太太大声说道,“你们父亲的大恩大德,还有我的,真不知道你们如何能够报答。说实在的,我们到了这把年纪,早已经没心思去结识新朋友了,但是为了你们,我们什么都愿意做。莉迪娅,我的小宝贝,虽然你年纪最小,但是我敢说,舞会上宾利先生肯定也会请你跳舞的。”
“哈哈!”莉迪娅信心满满地说道,“我才不担心呢!别看我岁数小,但属我个子高。”
贝内特母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她们猜测宾利先生多久之后会回访,还盘算着什么时候请他来家里共进晚餐,说的都是诸如此类的话题,当晚余下的时间就这样度过了。
P7-9
简·奥斯丁,英国著名女小说家,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她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小时候在父母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一生四十多个年头的岁月基本上是在英国乡间度过的,因此她的作品大都是描写她熟悉的乡间所谓体面人家的生活与交往,在她的作品中,没有拜伦式慷慨激昂的抒发,也极少见惊心动魄的现实主义描写。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深受读者欢迎。
与奥斯丁差不多同时期的英国著名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曾高度评价她的才能,说:“这位年轻小姐在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心感情以及许多错综复杂的琐事方面,确实具有才能,这种才能极其难能可贵,我从来不曾见过。说到写些规规矩矩的文章,我也像一般人那样,能够动动笔;可是要我以这样细腻的笔触,把这些平凡的事情和人物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我实在办不到。”司各特还说,奥斯丁的作品“不是向读者绘声绘色描写一个假想世界,而是真实、生动地再现读者身边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生活的真实从来就是美与丑共存,善与恶同在。奥斯丁的作品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表现了两者,既有人们的道德与理智,也有人们的愚蠢、虚伪、贪心、自我欺骗,等等。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为《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伦敦出版人汤玛·卡士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使得他们十分失望。后来,她重写了《最初的印象》并改名为“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1月出版。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小说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是作者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书中一共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结合,贝内特太太家有五个女儿,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她的五位千金嫁出去,在上流贵族宾利家举行的舞会上,宾利与美丽的大女儿简一见倾心,而宾利的好友达西却对二小姐伊丽莎白情有独钟,他克服门第悬殊的种种顾虑,向她求婚,但因性情傲慢以及原家中管家的儿子威克姆的污蔑而招致伊丽莎白的误解和偏见,因而被拒绝。贝内特家财产的法定继承人表哥柯林斯看中伊丽莎白,但伊丽莎白对他的粗俗虚伪非常反感,最终柯林斯移情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特,后来达西出资帮助伊丽莎白一个私奔的妹妹完婚,挽回了她家的声誉,同时也赢得了她的爱情,两人终于从傲慢与偏见的迷失中走了出来,缔结良缘,作者还描写了伊丽莎白的其他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一一加以比较,批判,表达出自己对婚姻的见解,她嘲笑了妇女把家人当作衣食之计的那种委曲求全的婚姻,如夏洛特;批判了出于一时隋欲冲动而轻率从事的婚姻,如莉迪亚。
纵观《傲慢与偏见》,可以说奥斯丁对决定婚姻关系,乃至人的一切关系的物质原因可谓揭露得深刻,但这种揭露,在这部喜剧性的世态小说中,不是凶狠的,不是感伤的,不是道德义愤的,也不是玩世不恭的,而是嘲讽的。奥斯丁的嘲讽渗透于全书的字里行间,在人物塑造上起了关键作用,也是叙述中的灵魂。但这种嘲讽不是文字游戏,也不在抽象品格上兜圈子,而是紧紧围绕对人们的现实关系的揭露。
总之,观察的深度与才气横溢的嘲讽在《傲慢与偏见》中凝练为一部闪耀着喜剧光彩的现实主义杰作,摆在世界名著的行列中间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