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建筑设计的视角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设计架构、气候特点、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和技术协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形成了适应寒冷气候多维度协同的设计导则。本书的目的是要引导建筑师以绿色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做设计,以气候适应性为核心,针对该气候区绿色公共建筑保温、隔热、通风等关键问题,从场地、布局、功能、空间、形体、界面、技术协同等方面,构建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模式。 作者简介 崔愷,1957生于北京,1984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程者”(1997)、“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国家百、千、万人工程”人选(1999)、“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3)、“梁思成建筑奖”(2007)、保加利亚国际建筑艺术院名誉教授(2014)等荣誉。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和多家专业杂志编委来推动学术研究。所主持的工程项目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1项,银奖9项,铜奖5项;获得亚洲建协金奖2项,提名奖1项;中国建筑设计金奖2项,银奖2项;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2项;国际铜业学会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专业设计奖项;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评选的三百多项建筑创作大奖中获得九项大奖。近两年受邀参加香港“2011-12香港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2)、“从北京到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2012)、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000-2013中国当代建筑回顾展(2013),并在北京举办“十年?耕耘——崔愷工作室十周年建筑创作展”(2013),与《世界建筑》杂志共同举办“崔愷作品巡展”(2013);出版著作《当代建筑师系列——崔愷》(2012)。 目录 F 整体架构与导读 F1 气候适应性设计立场 F2 气候适应性设计原则 F3 气候适应性设计机理 F4 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 F5 气候适应性设计技术 F6 设计导则的使用方法 C 气候 C1 气候要素 C2 气候层级 C3 应对气候的分析方法 P 场地设计 P1 场地 P2 布局 B 建筑设计 B1 功能(性能分类与拓展) B2 空间(空间与资源交互) B3 形体(气候赋形) B4 界面(气候性能界面) T 技术协同 T1 技术选择 T2 施工调适 T3 运维测试与后评价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崔愷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64766 |
开本 | 20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3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40 |
CIP核字 | 2021169120 |
中图分类号 | TU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21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