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背道而驰(长篇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了解男人又关注文化冲突,这本小说是为你写的。如果你很注重保护自己的健康,你一定得读这本小说。如果你对性心理、同性恋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你一定得读这本小说。

内容推荐

中国画家米山在纽约定居后,美国姑娘安玛和中国姑娘雅文同时爱上了他,因为这畸形之爱而组成了"三人家庭";洛克菲勒医学院生物学教授李之白的同性恋倾向,在与美国青年兰德相遇时进发,两个男人之间的骇世之恋令天地动容……  李之白因患艾滋病去世,直至临死,他的妻子田麦才发现自己的丈夫早已是一个隐藏的同性恋者。令她惊恐万分的是,自己究竟有没有被染上病毒?  本书融合了艾滋病、性心理以及中美文化差异等众多严肃主题,是一部极具探索性的长篇小说。

目录

引子/1

第一章 纽约:天堂与地狱/3

人生就是一场漂流。从年轻到老,这是漂流的时态。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的生命一直在漂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 地方,从一个职位到另一个职位,我们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不断在更新,这种漂流乃是生命的本质。

第二章有点心猿意马了/24

同性恋本质上也许就是自恋,通过爱与自己相似的对象来满足 自恋:爱和自已相同的人来更爱自己,即门当户对,包括身体健美--这对男同性恋者特别重要爱一个自己缺少而对方拥 有(如:地位,金钱,个性,才华)的人,来弥补和完善自己。 可是,异性恋不也是如此吗7米山有些困惑。

第三章《桃色方案》公寓/49

米山躺下来,皮肤里潜藏的蠢蠢欲动的欲望像盛开的花蕾,带 着澡后的湿润芳香悄悄生长出来,等待着含苞而放。……他沉浸在方才的快感中,余味像细若游丝的美丽花瓣,温柔地爬满 了他的全身,不肯离去又好像美梦纷至沓来,在他身上舞蹈, 舒畅得令他陶醉。

第四章我是不是Gay/68

无数偶然构成了我们的生命。这两滴水珠一同飞速坠落地面 时,绝对不知道渺小透明的自己会抵达一个什么样的终点。 这多像我和北瑞,穿越相隔的时空,穿过浩浩荡荡的人群,不 知道自己会突然同时在对方面前停下,然后彼此碰面,谈恋 爱,结婚,生育后代。我从脸庞抹去那两滴水珠,紧紧捏入掌心。那微凉的喜悦,弥漫全身。

第五章你爱我爱她,我爱你爱她,她爱我爱你 /89

爱是一回事,生活在一起是另一回事。人们在恋爱中往往忘 记了这两者的区别。这种遗忘是人类建立家庭的必要条件之一,否则,人作为一个独立经验的生物个体和人自私的本性,很难和另一个人建立家庭。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家庭无法有 持久的幸福的原因。

第六章死前,请给一粒精神伟哥 /115

生命有限性,容易使空间的隔离给人留下漏洞。此时李之白潜意识里的秘密,自动向他呈现,带有湿润的成分,就像熟 透了的花果垂落,无可阻挡地掷向他,尽管还携带着某些迟 疑,但是更多的期待和迫切占了上风,进入了他的内心,带着异国尘埃和情调。这时候,欲念更近似花瓣的芬芳,而非恶习或羞耻,拨动了他的遐想,像一面旗帜席卷了他。

第七章 比一生还长/136

李之白所有的感官和记忆都朝着这个新世界开放。他刚劲无比,体内似乎养了一匹无以驯服的猛虎。……这一晚的缱绻,风卷残云,彻底改变了他。他不再属于过去。这是李之白生命的新开端,这一夜成了他个人历史的新纪元。一夜之闻他过了一生

第八章选一颗好精子

遍布全身细胞里的爱慕,直接从兰德的心田流淌出来,又与深深的失望碰撞,弄得他身体里的血液发出清晰的声音。这种痛苦剧烈地在他身上爆裂。他仿佛听到了兰德体内悲哀的 声音,这使他负疚。这负疚仿佛带着旋风一般拔地而起,如洪水泛滥弥漫在周围,让他难堪。

第九章新泽西,有一只孤零零的雏鸟在战栗/191

放下电话,田麦心里很沉重很难过,身上居然出满了汗,仿佛在黑夜里刚走完一段很长的路,而前面漆黑一团。她到浴室里拿毛巾想擦擦汗,竟没拿住毛巾。毛巾掉在地上,她无 动于衷,若无其事地像一只孤零零的雏乌般战栗着。好大一会儿,她才从噩梦中醒来,宛如藏进洞穴的螃蟹,惊慌失措 地走进卧室,来回地走动,一会儿躺在床上,一会儿又爬起来,不知干什么为好。

第十章你是妈妈的男朋友吗/220

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很多情节都不由理性 所控制。……与其说我们选择了某个人或某个东西,不如说因 为我们是某种人或只能是某种人,所以我们爱上了某个人或某 个东西。我们被拣选被命定,我们才可能有所选择。我们自身选择,也一直处于被别人的筛选中。

第十一章被阉过的罗密欧/246

"每个人身上都具体细微地备有人类境遇",不管是同性恋还是 异性恋,婚外情和一夜情只不过是许多当事人的一种开心的旅行。对旅行本身,有些人可有可无,有些人则很渴望,恨不得周游世界。若真让人去周游世界,绝大多数人会厌倦,疲劳或身体根本吃不消,不能进行到底。这里有两点是人类共有的: 如果没有时间、精力或金钱,旅行首先是被排除的事情;无论 旅行怎样开心,人终归要回家,除了极少数人由于旅行中喜爱 上一个地方定居下来。

第十二章衣橱里的喘气声/267

人的生命在家庭里滑行,有无法摆脱的事,有一种被操纵的感觉。在婚姻上,琐碎的家庭生活使人看不到灾难的起因,也使 人无法理解突如其来的结局。爱情的浪漫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经历一段时期后,婚姻变得日常世俗,甚至有些无聊。因此,浪漫存在着冒险,一种进入未知的冒险。

试读章节

米山去了那人的房间。两人躺在床上。那人介绍自己是大学教授。暗淡灯光下,这位教授很英俊,只是满头银发,腮胡也已是银色。他抚摸米山下身,米 山心里有一种很不舒服的异样感觉,虽然不至于恶心,却没有感到任何激情。米山在心里问自己:这教授是个美男子,他怎么不吸引我?是不是他已不年轻? 米山摸了摸教授那英俊的面孔,觉得很无聊。不知是因为上次在西下城已有过 这种经历,还是因为那教授的年纪,米山索然无味。那个教授看出了米山的心思,停止了对米山的抚摸。

米山离开了教授的房间。金昌盛坐在走廊长凳上等他。目睹着美国男人在 寻觅性伙伴,他俩谈论着为什么看见英俊肌肉健美的男人会有想触摸对方的欲 望,来到这里却不想和男人寻欢作乐。他们认为,这只是他们作为艺术家爱美 天性强烈罢了,并没有同性恋成分。为了证实这看法,金昌盛说,我们应找年 轻英俊的小伙子试试看,如果仍然不能对对方有爱恋的感觉,仍然没有性欲,那 就是说明我们不可能是同性恋者;如果哪怕我们不习惯或有心理障碍去性交, 但我们有强烈的性欲而不仅仅是想触摸对方,那么我们就有同性恋倾向。

他们俩有一种儿童心理,仿佛只是为证明自己而去玩某个游戏。他们分头 又开始在澡堂里逛起来。

米山走到三楼,碰到一个英俊的意大利小伙子。两人跑到一个没有床的公 用小房间,因为那小伙子也来晚了,没有弄到单间。他们把门锁好,脱下围在腰间的大毛巾。小伙子高兴地拥抱米山,在米山的背后和下身来回地抚摸,要 米山转身给他干,米山没法接受。米山捏了捏他满是健美肌肉的肩膀,手握对 方的那宝贝,没有任何快感和激动,反而恶心。在这一瞬间,米山非常地清楚 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是同性恋者。这让米山想起了十几岁性发育成熟后,偶尔 和男孩子在一起玩弄的情景。那时候性饥饿加上好奇,玩起来满是兴奋激动,并 没有任何恶心。如今身在纽约,眼前有这样一个英俊健美的意大利男人,自己却提不起兴趣。米山抱歉地对小伙子说,对不起,我一下子失去了兴趣。那意大利人笑笑,"可能是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P83

两人谈到最后,都无可奈何,意识到分手是必然的。即便和田麦结婚,李之自愿意和兰德继续爱恋关系,而兰德则不能接受李之白和田麦结婚而再与李之自来往,因为这意味着他不能平等地和田麦竞争李之白。他大声地叫喊,这不公平,我受不了。为了完全得到李之白,他本来决定搬来纽约,甚至想将来 跟李之白到中国去无妨,因为他作为剧作家这种自由职业者,完全可以在中美之间飞来飞去,每年至少可以有一半时间以上在中国。想到这些都将化为泡沫,兰德控制不住说了一个"fuck"。

两人抱在一起狠狠地做爱。兰德一反常态,做爱中对李之白的百般温柔消失了,取代的是类似暴力的行为。以往他总是千方百计地先满足了李之白,可 这次他首先满足自己,一把将李之白翻了个转……。

等到两人终于平静地躺在旅馆床上,才发现李之白的内裤被兰德撕破了。兰德对李之白道歉:"我刚才太粗鲁了,真对不起。清原谅我。一想到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做爱,我对你又爱又失望。我没有把你弄痛吧?"遍布全身细胞里的爱慕,直接从兰德的心田流淌出来,又与深深的失望碰撞,弄得他身体里的血 液发出清晰的声音。李之自感到难言的痛苦,他何尝不想和兰德继续相爱下去呢?这种痛苦剧 烈地在他身上爆裂。他仿佛听到了兰德体内悲哀的声音,这使他负疚。这负疚 仿佛带着旋风一般拔地而起,如洪水泛滥弥漫在周围,让他难堪。他脑子里突 然轰隆一响,眼泪流了出来。

兰德紧紧地拥抱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这才发现自己原来爱这个中国 男人爱得这么深,他的泪水唰地也涌出了眼眶。

李之白的肩膀有点湿了。他发现那是兰德的泪水。这是他有生第一次看到 这么高大魁梧的美国男人在他面前流泪。很奇怪,他突然觉得心里好受些了。

兰德希望见到田麦一面,看看这个情敌是什么样子的。李之白扰豫,不想让兰德去见田麦,担心事情到了这…步,兰德会不会露出马脚。P188

序言

生,不是片刻的串联。生命有一贯性。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我发现自己的爱好和出国前没什么改变。喜欢读书、摄影、到处旅游,去了很多国家,走遍了美国。同时,生命常常不可测。生命本身和生存的周遭,有很大的偶然和神秘性。出国几年后,我开始写诗、随笔、散文和小说。一发不可收拾,竟然发表了30来篇作品。这是我出国前做梦也没想到过的。

华人移民到美国,生命的风景自然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美国文化对其的影响,或多或少地美国化了,同时骨子里的中国文化的血液仍旧滚动着。很多人在出国前要比一般的中国老百姓对美国了解得多。可是到了美国后,他们发现在风景之外与进入其内是很不一样的。同时,尽管他们的生活会改变,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和过去的刺激痕迹留在其意识里或潜意识里 了,哪怕他们自己并不察觉。

在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里,各种诱惑和一流的文化设施交织在一起,形形色色的灯红酒绿和歌舞升平,令人眼花缭乱。对那些喜欢人文艺术、敢于冒险 去尝试新东西的移民来说,在纽约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不但是完全崭新的生 命体验,更是一个心理和意志的考验。

时间的游丝,有时很混乱,甚至是断裂的。而空间的桥梁越来越短,人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围绕着时空次序的人和事,常常是并列的。人在其中,经常会身不由己。面对同样的人和事,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反馈。就算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每个人的神经系统和个性不一样,与环境的互动有差异,甚至背 道而驰,同样的经历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馈。最后,在人头攒动的世界里,命运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个体心理特征的不同。

纽约的故事总是五花八门。纽约聚集着全世界各地的人,说着一百多种语言. 几乎人类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在此找到。因此,从文化背景和个体心 理的感受的双重角度来说.纽约是人类心理学研究文化冲突最好的地方,不管是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学,还是研究个体心理学。这部小说的叙述,就是从这样的双重角度进行的,涉及文化杂交、爱欲、宗教信仰和家庭关系。

在《背道而驰》的准备和动笔过程中,我发现:尝试去改变自己或别人成 熟的思想和性格,是很难的一件事。对于一个已经长大的生命,度量、测定、劝 说以及对爱情的挽救.都可能会有一种附和的效果.都会削弱生命力。爱和欲 本身是荷有负担的。生命为这些负担而活。生命是要对爱和欲负责的。爱和欲, 让人付出代价,甚至要用一生作为抵押。不是吗?不少的人,为了一次爱、一个欲念,献上生命作祭。

这部小说来自纽约华人的真人真事。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个幻觉世界。生命需要幻觉。幻觉可以是喜剧,让疲于奔命的人生绚烂多彩,不亦乐乎;幻觉也可以是悲剧,毁灭整个人生。

这部心理小说写作的本身,亦改变了我对写作的看法。我对自己说,让我的文字朴素简单,我写的这部小说应尽量通俗易懂,普通老百姓都能读。我写的东西,应该围绕爱和欲,因为它们是生命的骨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背道而驰(长篇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鲁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04265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