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钢铁动脉--粉碎美军绞杀战阴谋/共和国的历程
内容
编辑推荐

刘亮编写的《钢铁动脉--粉碎美军绞杀战阴谋》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志愿军粉碎美帝绞杀战阴谋的全景和脉络,并眼于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内容推荐

刘亮编写的《钢铁动脉--粉碎美军绞杀战阴谋》主要讲述粉碎美帝绞杀战阴谋的故事。

1951年底,美帝国主义为了配合正面军事进攻,集中侵朝空军主要力量,对北朝鲜实行所谓“绞杀战”。他们每天出动大批飞机,对我铁路运输线上的桥梁、枢纽部,进行狂轰烂炸,妄图将粮、弹补给线切断,卡住脖子,使我不战自溃。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阴谋,志愿军抽出一部分高射炮部队保卫铁路交通线,在铁路交通线上与敌机展开激战。

目录

一、加强保障

 志愿军加强后勤保障

 洪学智部署后勤保障任务

 志愿军展开反绞杀战

二、空炮协同

 志愿军设立防空哨

 空炮协同保卫江桥

 空军开辟米格走廊

三、火线抢修

 抢修三角地重点路段

 保护龙源里至泉洞铁路

 排爆兵清除沿途炸弹

四、战地架桥

 工兵发明单轨简易桥

 舟桥兵用便材实施漕渡

 水中作业架设隐蔽桥

 战洪水抢修公路桥梁

 昼夜抢修战地大桥

五、长途抢运

 汽车兵练就夜猫眼

 汽车连老兵智斗美机

 汽车兵巧用空气油桶

 运输官兵奋战三江

 联运司巧妙抢运物资

试读章节

志愿军加强后勤保障

1951年4月底,洪学智风尘仆仆地从朝鲜前线来到北京中南海。

此时,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刚刚结束。

这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歼火“联合阳军”7.8万余人,掩护了新入朝志愿军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得了时间,并初步取得了在装备先进的“联合国军”进攻面前实施防御的经验。

虽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在这期间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后勤保障问题

从兵力上看,美军平均13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兵,志愿军则是一个后勤人员人体要供应35个兵。

美军一个团的火力都强于志愿军一个军的火力,加上美军拥有几乎是绝对的制空和制海权,志愿军后勤工作在大多数时候只能在夜间进行。

所以,后勤供给极为困难。

在战斗中,志愿军的枪弹、粮食常常难以为继,非战斗减员也相当严重,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前线的作战行动。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期问,是志愿军后勤最困难、最艰苦和最复杂的时期,也是志愿军广大指战员忍饥挨饿最多、人员损失最严重的时期。

洪学智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0年10月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

上任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后勤上,因此,他对后勤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明了。

这次从前线回国,洪学智就是想向中央军委提山一个解决后勤问题的办法。

在重南海的两花厅,洪学帮向周恩来汇报了志愿军的情况。

洪学智对周恩来说:“彭总让我向您汇报一个重要问题”

周恩来说:“什么问题?”

“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洪学智脱口而出,这个问题已经在他心里勾画很久了。

这个问题立即引起周恩来的关注:“说说你们的想法。”

洪学智对周恩来说:“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不但覆盖地面、空中和海上,还在前方、后方同时进行。美国对我后方实施全面轰炸,就是在我们后方打的一场战争。后勤要适应这一特点,需要防空部队、通信部队、铁道部队、工兵部队等联合作战,更需要一个后方战争的领导机关后勤司令部,以便在战斗中进行保障,在保障中进行战争。”

周恩来点了点头说:“你们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又深入了。你提的这个问题军委也有所考虑。这样,你提个报告上来,军委讨论一下。”洪学智答应了。

接着,周恩来亲切地说:“你准备一下,准备劳动节的时候上天安门观礼。”  洪学智看了看身上的旧军装:“这样不太合适吧!”

周恩来说:“我让后勤部给你做一套新的。”

5月1日,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洪学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第一个归国参加重大活动的志愿军代表,洪学智观摩了盛大的庆五一群众游行。

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聂荣臻等中央领导关切地围住了洪学智。

毛泽东对洪学智说:“你们打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每打一仗都要很好地总结经验。”

朱德也说:“你们打的是一场真正的现代化战争。”

3天后,洪学智赶回朝鲜,亲自起草了志愿军《关于供应问题的指示》。在“指示”中,洪学智写道:“后勤工作是目前时期我们一切工作中的首要环节。”

虽然洪学智一直管理志愿军后勤工作,但当时他打心眼里不想把后方勤务司令的职务揽到自己身上。

洪学智提出让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管后勤,自己到前线督战。

P2-4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段时间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有如弹指—挥间,但它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六十多年里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卖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六十几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但对身处其间的个人却是并非无足轻重的。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的历程》。

《共和国的历程》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我们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4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钢铁动脉--粉碎美军绞杀战阴谋/共和国的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410929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42
CIP核字 2013305418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