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严阵以待--志愿军发起反登陆作战/共和国的历程
内容
编辑推荐

周广双编写的《严阵以待--志愿军发起反登陆作战》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反登陆作战的全景和脉络,并眼于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内容推荐

周广双编写的《严阵以待--志愿军发起反登陆作战》主要讲述志愿军发起反登陆作战的战斗故事和发展过程。

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北部,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在朝鲜东西海岸欲实施最后的大规模军事冒险而进行的作战活动。

目录

一、美国扩大战争的图谋

 毛泽东早有准备

 中国的严正立场

 聂荣臻的反登陆建议

二、志愿军全面准备反登陆

 中共中央下达反登陆指示

 志愿军调整兵力部署

 中国展开外交攻势

 工程部队抢修运输线

 空军加强保卫运输线

 积极构筑阵地工事

 西海岸海上布雷

 深入进行思想和技战术训练

三、迫使敌人回到谈判桌前

 聂排长运来一车美国兵

 情报系统展开攻防战

 双方空中搏杀

 志愿军创造空战奇迹

 血染碧空英雄孙生禄

 狠狠打击美军的挑衅

 红旗插上“老秃山”

 争夺梅岘里东山和马踏里西山

 突袭大破石岘洞

 反登陆作战准备胜利完成

试读章节

毛泽东早有准备

1952年,美国大选开始了,美国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面对广大选民娓娓动听地讲道:“新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尽快地和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要完成这个工作,就需要亲自到朝鲜,我本人就愿意亲自去。只有这样,我才能够知道怎样为人民服务是最好的,究竟是进行战争还是实现和平。我一定要去朝鲜。”

这位“二战”时的美国名将,同时也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准确地把握了美国民众要求结束战争的心理,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的选票。

美国自发动朝鲜战争起,已经蒙受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但战争仍处于对峙状态。

美国民众厌战情绪越来越强,其欧洲盟国面对来自苏联的巨大压力,也都忧心忡忡。因此,此时“联合国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联合作战方面开始各怀鬼胎。

此时的艾森豪威尔究竟怎么想的,战争要停下来,还是继续下去,美国民众想知道,其盟国在期待,中国和朝鲜也想搞清楚,这位新总统会不会履行自己参选时的诺言。

艾森豪威尔开始行动了。

在他上任不久,就飞往朝鲜半岛,在那里,他视察了“联合国军”空军和地面部队,并召开了军事会议,那些战地指挥官们极力怂恿这位五星级上将出身的总统打一场全面战争。

 南朝鲜的李承晚更是极力叫嚣要来一次全面进攻,把战火引向中国东北地区。

 艾森豪威尔来朝鲜半岛“寻找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的方法,却被这些战争言论引诱得怦然心动了。

后来,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说:“在我离开朝鲜时,我的结论是: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的线上,继续承受着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小规模进攻是不能结束这场战争的。”

在结束朝鲜半岛之旅前,这位新总统对记者说:“我认为,不去冒扩大战争这一严重的风险,要想以积极而确定无疑的胜利来结束战斗是很困难的。然而,美国将把此事办好。”

回国之后,艾森豪威尔又采纳了杜勒斯提出的“三齿耙捕龙”策略来遏制中国,从而迫使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

在杜勒斯提出的这三点措施中,甚至提出了以原子弹来威胁中国。

其实,早在抗美援朝刚开始时,当中国与美国交手后,宣布“除了教训一下中国外什么都不欠他”的杜鲁门总统,却不断听到被中国教训的消息,于是,他便放出要用原子弹威胁中国论。

 对美国可能放原子弹的威胁,毛泽东早有心理准备。早在离朝鲜战争开战还有50天时,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九次会议上,毛泽东就曾豪迈地说:“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

面对这次杜鲁门要放原子弹的叫嚣,毛泽东不理他,中央也没有开会讨论,外交部都没有对外发布只言片语的回应和抗议,根本不予理睬。这位很不客气地宣布要放原子弹的杜鲁门总统,只好把话收了回去。

现在杜勒斯旧话重提,也只能自讨没趣。

但是,美国军方对杜勒斯“三齿耙捕龙”策略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兴趣,他们渴望采取更加直接有效的措施。

于是,在艾森豪威尔支持下,由“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成立专门小组,制订出《8—52作战计划》,妄图通过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把战线推进到元山至平壤一线。

此后,“联合国军”频繁进行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演习,并派出大批特务潜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后方刺探东、西海岸的情报。

对方的这一系列举动,毛泽东都洞若观火。

P2-4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段时间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有如弹指—挥间,但它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六十多年里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卖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六十几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但对身处其间的个人却是并非无足轻重的。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的历程》。

《共和国的历程》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我们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4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严阵以待--志愿军发起反登陆作战/共和国的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广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410981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44
CIP核字 2013305469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