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风口箐口(一个哈尼村寨的主客二重奏)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云南省第一个哈尼族民俗文化村箐口村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地社会文化的急遽变迁。书稿别具一格地分为两个声部:学者所关注的梯田、石头、门、牛、蘑菇房、鱼塘、服饰、酒、手机、文艺队、妇女、婚姻、福寿、寨神和村寨等话题,是16年间外来研究者汇成的讲述箐口村变迁故事的第一声部;村民对这些话题的一一回应,则构成了在地者对故事讲述的第二声部。两声部的碰撞,打破了人类学以往只有学者发声的单声部格局,构成了激情跌宕的乐章。 作者简介 马翀炜,1963年生,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发展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在《民族研究》《世界民族》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民族文化资本化》《云海梯田里的寨子: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调查》《最后的蘑菇房:元阳县新街镇箐口村哈尼族村民日志》等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目录 序 第一章 梯田 声部一 哈尼梯田历史溯源及景观价值探析 声部二 村民眼中的梯田 第二章 石头 声部一 遭遇石头:民俗旅游村的纯然物、使用物与消费符号 声部二 箐口村的石头会说话 第三章 门 声部一 规训之门与解构之道 声部二 建寨门、拆寨门 第四章 牛 声部一 遭遇理性的牛:关于红河哈尼梯田景观遗产的思考 声部二 黄牛、水牛和铁牛 第五章 蘑菇房 声部一 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关于哈尼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人类学考察 声部二 嬗变的蘑菇房 第六章 鱼塘 声部一 哀牢山区哈尼族鱼塘的生态人类学分析:以元阳县全福庄为例 声部二 理想化:箐口村与稻鱼鸭项目 第七章 服饰 声部一 混搭:箐口村哈尼族服饰及其时尚 声部二 逐渐改变的民族服饰 第八章 酒 声部一 哈尼族酒文化及现代变迁:以元阳县土锅寨为例 声部二 箐口人与酒 第九章 手机 声部一 手机和箐口哈尼族村寨生活:关于手机使用的传播人类学考察 声部二 手机的历程 第十章 文艺队 声部一 村寨歌舞展演的路径选择: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歌舞展演的人类学考察 声部二 冷清、热闹、冷清 第十一章 妇女 声部一 仪式嬗变与妇女角色 声部二 也说妇女地位 第十二章 婚姻 声部一 禁忌、厌胜与调适:哈尼族族际通婚历程中社会与文化的动态同构 声部二 嫁谁?娶谁?自己定吧 第十三章 福寿 声部一 福寿来自何方:箐口村哈尼族“博热博扎”宗教仪式的人类学分析 声部二 禳解与好运 第十四章 寨神 声部一 祭龙?哈尼族“昂玛突”文化图式的跨界转喻 声部二 贺新生的昂玛突,护佑村寨的摩批 第十五章 村寨啊村寨 声部一 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 声部二 应该叫回寨魂,但怎么叫啊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作者在云南省元阳县箐口哈尼族村进行了长达十六年的扎根研究。当地正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本书梳理了这一景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在对这一景观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如何既注重营造奇特景观又注重保护生态的政策、行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风口箐口(一个哈尼村寨的主客二重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翀炜//张明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439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8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62 |
CIP核字 | 2021281230 |
中图分类号 | D4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2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