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情纪念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系列完结篇)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一见钟情

夏日的鹰城,在街上逛一圈,人能被晒脱一层皮。即便如此,街上还是有很多袒胸露乳的年轻人,与其说是日光浴,不如说是暴露欲作祟。

马笛也在街上,不过他不是为了日光浴,也不是为了暴露。他是想再找份兼职,好多赚点儿钱去诺城。诺城不比鹰城,一个月赚两干块钱,吃喝一个月还能剩余几百块存银行。马笛听在诺城搞艺术的朋友讲,诺城一顿饭都能吃掉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

为了不饿死,或者说为了不丢面子,马笛决定多带点儿钱,所以在接了耗子吉他班的邀请之后,他又接了书法和绘画班的教学工作。但他还是不满足,这时候满大街地跑,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武术学校招暑期双节棍教练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笛才体会到父母早些年的良苦用心。当年要不是父母狠逼着,他再怎么天赋异禀也不可能文武双全、琴棋书画皆通。艺不压身这句话,真没说错。

马笛的才艺在国内虽然排不上号,但在鹰城那还是首屈一指的,让他在暑期教学生,简直是牛刀杀鸡。不过马笛也不介意这个,反正暑期的学生也都跟他当年一样,是被父母逼迫临时学一学的。他也不指望能在这种短期培训班教出什么像样的学生。更何况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马笛当年也都是靠自己琢磨,老师教的和他学会的,可以说是一比十的比例。

虽说他才华横溢,但鹰城是个小地方,钱并不好赚,一到暑假,音乐班、美术班、书法班倒还能收到人,其他的才艺比如哲学、文学、史学、武学就毫无用武之地了。想到这些,马笛就更想离开鹰城,去繁华的大都市诺城了。他充分地相信自己是蛟龙,不能一直在鹰城这个小池子里。也正是因为这爆棚的自信,他才敢读完初中就退了学,一路横冲直撞,自学到现在。

鹰城靠近少林寺,城市不大,却有不少武术学校,可以说是全民尚武,男生、女生都能打两拳,但打得好的并不多。尤其是像马笛这样——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爪、拐子流星,什么带尖儿的、带刺儿的、带棱的、带刃的、带绒绳的、带锁链的、带倒齿钩的、带峨眉刺儿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并不多。尤其是双节棍,当时有句顺口溜,“马笛一出手,鹰城十六中跟着走”。

算上武术学校鹰城一共就十六个中学,当年马笛上学的时候,靠着双节棍耍得好,可以说是威名远扬。有一次在篮球场打群架,他一个人单挑十二个,最后引起了全城中学生的围观,交警、巡警、救护车一起来,整座鹰城的交通为之瘫痪。

但那毕竟是五六年前了。现在法制越来越健全,百姓也越来越安分,练武的人虽然还有,但打架的几乎见不到了。家长教育孩子也不再说“他打你了你不会打回来啊”,昔日的狼崽子也都被教育成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喜羊羊。

用知识武装自己,比用武器管用。也正是因为风气的转变,才导致马笛逛了一天,也没接下一单武打教练的工作。

眼看到了傍晚,马笛正考虑着要不要放弃,耗子的电话来了,催他过去吃饭。说是准备了好酒好肉,庆祝补习班招满一百个学生。

按说这酒留到补习结束再喝才好,可耗子非要提前来上一顿。马笛也不好意思拒绝,反正也到了饭点,不去白不去。这样一想,他就小跑着奔向耗子的酒吧。马笛在鹰城出门从不坐车,不管多远的路,能走就走,不想走就跑。

耗子的酒吧是一栋两层的小楼,一楼是乐队的教室,平时收几个学生,教吉他、贝司、爵士鼓,到寒暑假就办班。二楼是个小酒吧,每天晚上有不少鹰城的不良少年在这里玩。

补习班正式开始前一天,也就是马笛找不到兼职武打教练工作,被耗子喊去喝酒的那天晚上,杜榕第一次踏入耗子酒吧的大门。从此她和马笛的命运都被改写了。P4-7

后记

浪漫和现实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不同时期常常会体现在同一个女生身上。这本书里的两个女主人公,一个现实到了极致,一个浪漫到了极致,正面看是阴阳两面,侧面看,其实是同一面镜子。而照镜子的,永远是那个心有乾坤,却表现得弱不禁风的懵懂少年。

不同的经历会把一个人推到两种极端。所以我们很难说浪漫和现实到底孰好孰坏,说到底,都是身不由己。

故事讲完了,我们来讲一些故事之外的东西。看到这里还没有把书本丢开的,都是真爱;一上来不看故事先看这里的,都是“变态”。真爱也好,变态也罢,在这个空前浮躁的商业时代还能对故事感兴趣的人,都是可爱的。

我之前在《ONE·一个》回答过一个关于自由的帖子,大致讲了一下我退学、远游、辞职、归隐写小说的一些经历。

那个帖子发出去后,点赞的虽多,反对的也不少。其中大部分反对的人,都觉得我所说的自由是不负责任。

从表面上看,退学是对学校不负责,远游是对父母、家庭不负责,辞职是对公司不负责,归隐是对社会不负责,快三十岁了还不结婚、生子,是对人类不负责。

我当时的想法是,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有自由不去回答那些不喜欢我的人提出的问题。但过后,我觉得我还是需要写篇文章详细说明一下,不然显得我好像对自己也不负责。

其实我第二次退学的时候已经十七岁了。那时我虽然彻底离开了学校,但并没有停止学习。十七岁这个年纪,放古代都有当宰相、当爸爸的了,应该很清楚自己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如果清楚自己该学什么了却不去学,还赖在学校里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那才是浪费时间,才是对自己、对学校、对教育的不负责任,因为这是在浪费教育资源,浪费你最宝贵的生命。

说到远游,很多人都会想到那句“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应该分两层意思理解,那就是当父母患病在床的时候,当父母年迈需要照顾、需要陪伴的时候,你不能远游。另外一层呢,你不可能一出生父母就老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没办法,父母老来得子,父母离开之前你确实需要陪伴父母。但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在二三十岁或者三四十岁就生下了我们,我们十几岁、二十几岁渴望远游的时候,父母大都健康,大都有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不趁着父母健康的时候多出去走走看看,长长阅历,那以后父母老了,我们就真的不能走了。所以这句话应该理解成,父母老了,不远游,父母还年轻健康的时候,抓紧时间,赶快出去走走。

有些姑娘看了这些段子后会说,你真了不起,思想境界比我遇到的人都高,我拜你为师吧!

看到这样的评论和私信,我只能笑笑。我也想拜师呢,我这辈子遇到过两个想拜师的人,一个是王小波,一个是木心。结果呢?等我发现他们值得我一拜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去世很久了。

世界上最孤单的事情不是没有人陪伴,不是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而是没有一个可以在思想上共鸣、交流的人。

这世界上什么最珍贵?不是情感,不是美貌,不是才华,而是思想。思想对了,一切都对了;思想不对,一切都是多余的。

可这些话对谁说呢?也只能在“后记”里自己说说。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参加了几场读者见面会,去了上海、南京、合肥、郑州,以后还会去北京、广州、成都、长沙、洛阳。在见面会上,我遇到了很多可爱的读者,但是大家提的问题,很少是关于思想的,大都是关于情感的。我希望本书上市后,我亲爱的读者们能更多地关心思想问题,思想问题解决了,情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十年前我有个朋友,五官精致俊美,肌肤吹弹可破。我当时想,若能让我像他那样,拿走我的一切都可以。十年后再见他,虽然没有“长残”,但那身皮囊己无法让人惊艳、赞叹。也正是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思想的宝贵,所有的一切都逝去了,思想还在,而且光芒万丈。如果能得到尼采、叔本华那样的思想,纵然长成荆轲、鲁智深那样也无妨。

这里说的思想,等同智慧且高于智慧。愿天下有思想的人终成眷属。

最后,感谢我美貌的编辑,没有她,这本书不会完成得这么快。我们下本书,再见。

目录

自序

楔子

第一章 一见钟情

第二章 诺诚洗礼

第三章 爱上爱情

第四章 一厢情愿

第五章 相濡以沫

第六章 空守爱情

第七章 时间作答

第八章 故人重逢

第九章 以死句读

第十章 物是人非

第十一章 水中捞月

第十二章 万物虚空

后记 自由撰稿人的自由之路

序言

愿你已放下,常驻光明中

海鸥飞飞

2010年,我和马叛在成都见过一面,那时候大家还不叫他马叛,都叫他天涯。很俗又很酷。那时候他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女朋友,我也有一个在一起很多年的男朋友。很多事情在叙述的时候加上“那时候”,一般就会有一个悲伤的转折。

2015年,我和马叛在郑州又见了一面,他从草原回来,跟我说只要不吃羊肉怎么着都行。所以我带他去了一间幽僻的咖啡馆,我们坐下来聊了聊“那时候”和“现如今”。

不得不说,岁月对马叛同学还是比较仁慈的,除了胖了两个型号以外,他跟五年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说话很温和却时时能让你感觉到些许智慧。我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那样能避免很多沟通上的断层,现在这样的年纪,没有什么比交流起来不费劲更让人觉得轻松愉快的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打字机,很早之前我就知道了。比起我这种每天都在用心追赶小蜗牛的作者来说,他出书的速度堪称楷模。我相信距离他出够100本书的那一天不远了,我默默地算了一下,如果我要出够100本书的话,那样我必须活到215岁,想想也真是心累。

马叛写过很多情节明快的武侠小说。就是这样一个快意恩仇的人,居然也会写百转千回的感情,这让我有些吃惊也深感佩服,我开玩笑问他,究竟哪些是你经历过的?他不置可否,我从他的沉默里好像也懂了些什么。

就像这次他写的这个故事一样,我不相信在夜深露重,午夜梦回的时候,他和我想起曾经没有觉得痛心疾首过,可是更多时候我们选择藏起来悲伤向前走,毕竟死掉的在心里早已经死掉,而活着的,必须更昂首挺胸的活着。

还很年轻的时候,我和我的F去过一次博物馆,坦白说,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除了阳光很充沛,我突然发现F的眼睫毛长得让我心猿意马以外,每一件充满着历史和故事的文物都令我兴致缺缺,我拉着他的手想,这一生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分开。

后来我们在一次小吵闹之后分开了,在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后,我终于说服自己接受了每一场别离都在所难免。得到这个答案的我,更觉无望起来了,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不停地在向外寻找,找认同,找重视,找存在,找安全感,才会在失去一个原以为永远不会失去的人时手足无措,好像全世界的灯都灭了一样。

我们并没有直至生死将我们分开,我们被相处中的小细节打败了,被不坚定的内心打败了。是吧?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份感情不悲哀,不遍体鳞伤,可是即便是这样,它依旧是我所知道的事物里最美好的。

所以在我看过马叛的很多书里,唯有这一本最让我动心。他说,走出幻想,认清现实和自我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不经历真正的痛彻心扉谁又能说有决心削骨削肉,把自己从原来的土壤里拎起来,面对未知的人生呢?

在这一年,我们都分别经历了离别以后再相见,除了对世事无常的些许感叹外,更多的是对彼此拔节般成长的宽慰。那些经历,只要真心实意的对待过,都会变成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至于那些伤口总会被漫长的岁月治愈。

单身的这四年时间,除了在举国欢庆淘宝双十一光棍五折起的促销日外,我并没有过多的感伤,也不是看破红尘无法再爱了,我只是想在孤独中想清楚爱情对于我的意义,世人都说谁喜欢谁多一点,谁就输了,我不想输给别人,可是我也真的不想赢。在这段关系里取得任何胜利,我都觉得不光彩。像我这种有些偏执的姑娘,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医院开立一张病患证明,此人为恋爱重症病人,在感情里极易伤人,请勿靠近。尽管我从来伤的都是自己。像我这样需要病患证明的,我知道,有你,也有你。

可是没有关系,这一切都会过去。就像马叛的姑娘们,和我的F,每一个遇见的人和每一条必须要走的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看完这一次的故事,我们一起跟曾经告别吧,就像这个漫长的冬天,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过去,但是我知道它终将过去。

内容推荐

马叛著的《爱情纪念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系列完结篇)》是一个在爱情中成长的故事,主人公马笛通过两段完全不同的感情经历,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曾以为他喜欢的是乖巧听话纯洁无邪的呆萌姑娘,结果却对任性暴躁情史复杂的美艳女子动了心。幻想的爱情和现实中的爱情总是南辕北辙,幻想中的人一旦经历柴米油盐也会立刻失去光芒甚至跟自己格格不入。走出幻想,认清现实和自我,是故事中人物的必修课,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编辑推荐

陈奕迅、舒淇、陈翔、井柏然……

数百位影视明星及网络红人深情引用,

微博、微信、人人、豆瓣500000000+分享,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系列完结篇,

如果你渴望自由地生活,你一定要读马叛著的《爱情纪念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系列完结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情纪念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系列完结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7003470
开本 32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6038810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