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历史的诗性守望(吴秀明历史小说研究自选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上、下两编,共收文章37篇,这些文章是从笔者100多篇历史小说研究文章中遴选出来的,曾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报纸杂志。书中具体分为上编“现象与问题探讨”和下编“作家与作品解读”,并且还在全书最后,附上与历史小说研究有关的讲演、访谈及会议综述。 作者简介 吴秀明,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当代文化热点、武侠小说、当代散文等。出版有《中国当代文学写真》等著作。 目录 上编 现象与问题探讨 论世纪之交历史小说的现代性进程 文化转型语境中的历史叙事与本体演变 ——近20多年来历史小说创作走向及发展轨迹 从世界格局和中国传统看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 ——中外古今历史小说的比较研究 历史文学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现代建构 历史真实与作家的现代意识 历史真实与作家的理性调节 虚构应当尊重历史 ——关于历史小说真实性问题的探讨 关于历史文学的虚构自由与限度问题 历史文学底线原则与创作境界刍议 深入历史:历史小说作家的诗外功夫 当代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事 历史追忆中的多层次掘进 ——论近年国内“反法西斯主题”抗战文学创作 论世纪之交的领袖传记文学创作 当代文学经典应该如何重写 ——以《车厢峡》《黑夜孩魂》《半夜鸡叫》为例 元典写作的文学意义与叙事策略 “新故事新编”:当代历史小说的一种新形态 ——兼谈其历史流变及现代生成 新编历史剧研究的现状与可能 ——由《新编历史剧的生成机制研究》说起 下编 作家与作品解读 三百万言写史诗 ——评《李自成》前三卷 走向最后的历史主义典型化写作 ——评《李自成》后两卷兼谈历史小说典型观问题 一部新颖深刻的醒世之作 ——评《戊戌喋血记》 一部很难组织的“教授小说” ——《金瓯缺》的历史叙事 《少年天子》的史与诗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凌力历史小说创作 ——兼谈当前女性主义历史小说 于严酷史事中觅诗意 ——评《秦娥忆》 “七实三虚”的天国世界 ——读《天国恨》 新保守主义视域下的唐浩明历史小说创作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二月河历史小说创作 历史重构与作家的现代文化立场 ——评《白门柳》 《张居正》:权力“铁三角”下变法悲剧与作家的诗性叙事 重返戊戌风云的历史现场 ——评《戊戌变法》 文化历史小说的“另一种写作” ——读《风流宰相谢安》 《北大之父蔡元培》与现代历史小说创作 巴人《莽秀才造反记》及其在历史小说史上的地位 在文学与历史之间徘徊 ——高阳历史小说论 附录一 如何“历史”?怎样“小说”? ——谈谈我的历史小说研究,兼及治学相关问题与方法 附录二 问学于文史之间 ——吴秀明教授访谈录 附录三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的诗性守望(吴秀明历史小说研究自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秀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2237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2 |
出版时间 | 2022-02-01 |
首版时间 | 2022-02-01 |
印刷时间 | 2022-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64 |
CIP核字 | 2022035347 |
中图分类号 | I054 |
丛书名 | |
印张 | 3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