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风物之美)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的姐妹篇。本书从唐诗中的生活风物这一侧面,努力呈现古都洛阳的细节面貌。本书犹如一幅古都洛阳的“城市导览图”,先依循由外而内的空间顺序展开书写,从都城周边的驿道、离宫至城内的宫阙、河道桥梁、里坊与寺院,囊括了唐代洛阳大部分的地标名胜,结合这些地标上留存至今的文化遗迹、历史记载与传说,描画出一幅立体、浪漫、瑰丽的古都画卷。继而笔致从城市空间转入岁时节气、造园、丽人与花卉等主题,从大量风格各异的咏洛诗入手,生动展现了唐代洛阳城市生活的诸面相。字里行间既充满了诗歌文学的风雅趣味,也流动着洛阳唐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光影。
作者简介
马鸣谦,作家,历史及佛学研究者,一九七〇年出生于苏州。
著有长篇小说《隐僧》《无门诀》《合欢树下》《降魔变》。
译有奥登文集数种,其中《奥登诗选:1927—1947》入选多家媒体2014年年度十大好书榜单。
2018 年签约作家榜,倾心翻译《双城记》。
目录
第一章 洛阳道中
第二章 官阙的想象
第三章 洛阳桥与洛阳楼
第四章 伽蓝的风景(上)
第五章 伽蓝的风景(下)
第六章 北邙与伊阙
第七章 岁时的书写:春与夏
第八章 岁时的书写:秋与冬
第九章 造园的竞赛
第十章 丽人与牡丹
导语
关于洛阳城市空间、地标名胜、时令节气等,构成了《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风物之美》。以书中两章为例,“风物之美”中的第九章“造园的竞赛”不是专论诗文,而是写中唐洛阳分司官员营造私园的“热潮”;第十章“丽人与牡丹”则专写唐代洛阳的生活审美。《唐诗洛阳记》以“文学史话”为主体,“风物之美”可看作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别册。
精彩页
站在天津桥上,游人只能望见第一重端门和第二重应天门,应天门里的宫城就看不到了。
洛阳宫城在皇城以北,隋朝名紫微城,贞观六年(632)改称洛阳宫,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又改名太初宫。还是数字比较直观:宫城东西和南北长度都在2000米左右,总面积约4.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长安大明宫的1-3倍,规模惊人。这么一比较,就知洛阳宫城的雄壮阔大了。
此外,宇文恺初造隋东京时,将紫微城选址在洛阳城西北隅,这里是全城最高处,可高屋建瓴而俯瞰全城,又能有效防御。
紫微城分7个小城,中为大内,是皇帝居处和朝政之所,又有东西夹城、东西隔城,北面有禁军驻守的曜仪城、圆壁城。此七小城与北斗七星相对,故得名紫微城或紫微宫。
大内前为朝区,后为寝区。
大内紫微城的正南门称则天门,门上楼阁俗称“五凤楼”。神龙元年(705)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正殿为乾元殿(即隋乾阳殿),是面阔13间、高约50米的巨大殿宇,四周有廊庑,四面开门,形成紫微城最大的宫院。垂拱三年(687)春,拆乾元殿,就其地基创建明堂。乾元殿东有文思殿,西有武成殿,皆与乾元殿东西并列,各成独立宫院。乾元、文思、武成三殿之北为皇帝寝区,正殿为贞观殿,乃皇帝召见群臣听政议政之殿。贞观殿之北即为后妃寝宫,外臣不得进入。贞观殿以北另有主殿名徽猷殿,两组宫院周围又有小殿,各有围墙封闭。
大内之西,东隔城为太子居住的东宫,西隔城北有九洲池宫苑,池北为皇子公主住所。池南有楼阁五殿,为举行皇家宴会之地。
宫城(紫微城)之南是太微城,又称宝城、南城。此处有门下省和中书省,其余机构均分布其侧。这里是中央官署办公所在地,为皇城的外朝。
洛阳宫城情况大致如此。外边的平民百姓是看不到内里的格局布置的,连朝臣也只能在宫城南面的官署区活动。
不过,也有两次意外。
一次是在垂拱四年(688)。十二月辛亥,明堂建成,号“万象神宫”,高峻入云,顶部立金凤,“铁凤人云,金龙隐雾”,“去都百余里外,遥望见之”。《旧唐书·礼仪志》载:“自明堂成后,纵东都妇人及诸州父老人观,兼赐酒食,久之乃止。”应洛都百姓所请,武则天放洛阳百姓人紫微城参观万象神宫,还赐给酒食。在古代中国,帝王允许平民进入大内参观皇宫正殿,世所罕见。这样的举措也只有法王路易十四可与之媲美,可凡尔赛宫的总面积只是洛阳皇城的三十六分之一!
另一次发生在神功元年(697)。《新唐书》载:“神功元年一月庚子,有人走入端门,又入则天门,至通天宫,阍’及仗卫不之觉。”
这位勇敢的洛阳市民实在太过“神异”,从天津桥走入了端门,又从端门入则天门,一直走到了通天宫。,而守门吏和内廷侍卫竟然都没有察觉。他是乔装改扮成宫人模样了么?他是练就了某种奇术?若不是,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很好奇这位大胆闯入者后来的命运,只是史书记载太潦草简略了,并没有提供更多信息。
皇城和皇城内的宫殿,很少被唐人拈来人诗。不过,武则天的明堂是个例外。她自己写了《明堂乐章》11首,当时她的文学侍从之臣有很多应和诗作。连“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也写过《中和乐九章》,来歌颂女皇的圣明和明堂的宏伟壮丽。
王昌龄的乐府旧题五古《放歌行》也提到了明堂:“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不过这里明堂所坐的天子是唐玄宗。
据后面几联“有诏征草泽,微臣献谋猷……幸蒙国土识,因脱负薪裘……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的文意来看,推想该诗应是王昌龄干谒某朝臣时所作,时间在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前。
P29-3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风物之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鸣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105319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
出版时间 2022-04-01
首版时间 2022-04-01
印刷时间 202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10
CIP核字 2022038899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