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常识一本通(经典珍藏双色图文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浓缩古今中外文化常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展现文化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力求做到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我们将这些读者非常感兴趣的,却又是最基础的常识编辑成书,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开阔视野、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开卷有益。

《文化常识一本通》一书,包括古今中外文化小常识,内容短小精练,涵盖天文、历法:地理、景观、科学之谜;节日、节气、天气;社交礼仪常识;医疗卫生与养生保健;邮政、交通:政治、经济、军事;影视、戏剧、文体娱乐;教育、科学常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

内容推荐

特点1:文化常识一本即通

这是一本浓缩中外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书。本书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一本精神食粮。

特点2:短小精练的文化快餐

本书男女老少皆宜:青少年学生课外提高丰富文化知识;中青年闲暇之余、工作休闲提高文化修养;老年人不断丰富文化素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舒心、开怀。

特点3: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古今中外

本书包括古今中外文化小常识,涵盖地理、地名、名胜;天文、历法、时令;节日、节气;礼仪、习俗、民族;医药卫生;生物;交通;邮政;政治、军事;经济贸易;著名品牌;文体娱乐;科学、技术;文学;新闻、出版、文学语言;教育、学科、思想:历史、考古;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工艺;官衔、称谓;成语、俗语等方方面面。

目录

天文、历法

 天文

天文小常识/002

中国古代天文人物/002

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005

八大行星/005

太阳的寿命/006

为什么太阳和月亮在地球上看起来好像一样大/006

木星有哪十六颗卫星/006

哈雷彗星/007

北斗七星/007

月亮星座/008

十二星座/008

观察星体的位置是星体的真实位置吗/008

第五空间/009

天体运行的轨道通常部有哪些/009

为什么大多数星体都是球形的/009

古代天文学/009

最长和最短的日照/010

 历法

干支纪年法的由来/011

公历二月为什么是28天/011

古人历算中的“三元”/012

公历月份名的英文名/012

阳历、阴历/014

上古、中古、三古/014

世界历法体系都有哪些/015

公元、世纪、年代/015

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的由来/016

北京时间/016

为何一周是七天/016

一天到底有多长/017

农历是多季节历吗/017

黄历与皇历/017

中国古代的历法有哪些/018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020

地理、景观、科学之谜

 地理

世界国家的别称/022

世界十大高峰/023

世界岛屿之最/023

世界河流之最/024

世界湖泊之最/024

中国地理之最/025

世界地理常识/025

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026

中国六大古都/026

中国十大都市“夜景”/027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028

中国城市雅号/029

中国地理常识/029

 景观

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观/033

世界十大奇异的自然景观/033

中国的“怪泉”/034

六大“天然医院”/035

六大奇异天象景观/036

七大梅园/038

七大牡丹观赏地/039

中国四大鸣沙山/040

三山五岳/042

中国四大瀑布/043

四大极地风光/045

走遍画藏最神秘的九大湖/046

中国七处著名试剑石/048

镇江北固山刘备试剑石/048

 揭示奇异之谜

揭示石头流血之谜/049

揭开贺兰山三清观佛像“嘴巴能动”之谜/050

揭开马玉堆女尸两千年不腐之谜/050

揭示层层干尸神秘复活之谜/051

 未解之谜

长白山天池“湖怪”/054

青海湖“湖怪”/054

神农架长潭“湖怪”/054

喀纳斯湖“湖怪”/055

文部湖“湖怪”/055

乐山大佛文化之谜/055

倒影塘/056

旋松冲/056

哑蛙湖/056

孔林谜/056

节日、节气、天气

 中国节日

春节/058

破五/058

元宵节/059

清明节/060

二月二/060

端午节/061

天贶节与姑姑节/062

七夕节/063

中元节/063

中秋节/064

重阳节/065

祭祖节/066

腊八节/066

过小年/067

除夕/067

“七一”党的生日/067

“五四”青年节/068

 西方节日

平安夜/069

圣诞节/069

感恩节/070

复活节/070

情人节/071

愚人节/071

 国际节日

国际植树节/073

“三八”国际妇女节/073

母亲节/074

父亲节/074

“五一”国际劳动节/075

“六一”国际儿童节/075

 节气

节气的来历/076

二十四节气/076

二十四节气解释/077

二十四节气歌/078

九九歌/078

 天气

天气预报/079

气象、天气、气候/079

云的种类/080

雨的等级/080

中国最早的气象台站/080

天气谚语/081

社交礼仪常识

 国际常用礼仪

握手礼/084

举手礼/084

脱帽礼/084

鞠躬礼/085

合十礼/085

亲吻礼/086

吻脚礼/086

吻手礼/087

飞吻/087

摇头礼/087

眨眼礼/087

远视礼/087

挤眼礼/087

碰鼻礼/088

眯目礼/088

 外事礼仪

礼炮二十一响/089

降半旗志哀/089

三军仪仗队/090

与外宾见面的礼节/090

涉外交往中签字仪式的礼仪常识/091

 中国传统礼仪

拱手礼/092

跪拜礼/092

九拜/092

跪安/093

道万福/093

打千/093

九宾/093

献哈达/094

 拜访及用餐礼仪

宴请客人的礼节/095

走亲访友注意十二条/095

带孩子去做客的四种讲究/096

春节拜年的六个常识/096

用餐时的六个礼仪常识/097

吃西餐的十个礼仪常识/097

请客人点菜/098

斟酒的五个常识/098

敬酒的礼仪/099

喝酒为什么要碰杯/099

待客斟茶忌过满/099

筷子使用禁忌/100

忌用自己用过的匙、筷给客人夹菜/100

参加宴会忌饮酒过量/100

餐桌上打翻酒怎样办/101

宴会退席时忌失礼/101

 公共场合礼仪

公共场听忌不重“小节”/102

办公场合忌公开亲昵/103

办公室用餐忌无所顾忌/103

在图书馆看书看报忌谈笑喧哗/103

乘电梯忌大声谈笑/104

观看演出时忌影响他人/104

参加婚礼着装忌喧宾夺主/104

庄重场合忌穿着随便/105

悲伤场合忌穿着鲜艳/105

乘车礼仪/105

游览观光礼仪/106

 个人交际礼仪

社交十三忌/107

打电话礼仪/107

送花礼仪常识/108

交际中应保持距离/108

社交个人隐私八不问/109

社交中克服怯懦的七种方法/109

避免被人反感的八条禁忌/109

接受名片“六要”/110

名片交换的礼仪/110

握手的八个禁忌/110

交谈技巧八条/111

开口十忌/111

如何婉言拒绝别人的请求/112

道歉的艺术/112

医疗卫生与养生保健

 医疗

“卫生”一词的由来/114

医院/114

医生/114

大夫/115

郎中/115

坐堂医/116

护士/116

国际护士节与南西格尔奖/116

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117

医生的白大褂、口罩/117

人体小常识/118

中国古代女医生/119

中国历代名医/119

红十字会/120

中华骨髓库/121

世界卫生组织/121

 中毒

人工甜味剂及其危害/123

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及急救/123

煤气中毒/123

酒精中毒的症状及救治/124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及救治/125

生物毒素/125

毒蛇咬伤后的救治方法/126

毒虫咬伤后的救治方法/126

狂犬病的预防及救治/126

猫咬伤后该怎么办/127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127

误食毒芹怎么办/128

常见特效解毒剂/128

 养生保健

五脏的属性/129

五脏对应的五色、五味与四季/129

五味与养生/129

春季养生/130

春季宜多吃些养肝补脾食物/130

夏季养生/131

夏季养生宜以苦味为主/132

秋季养生/132

秋季宜食养肺果蔬/132

冬季养生/132

常见的九种体质/133

养生保健良方——步行/134

十五络穴歌/135

食疗歌/135

嗳气/136

微量元素/136

食补钙、铁、锌、镁、碘/137

叩诊/137

十问及十问歌/138

发热/138

中医谈上火/139

感冒/139

医疗事故需鉴定/140

如何计算医疗事故的赔偿/140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141

“祸从天降”由谁来赔偿/141

精神损害赔偿金/142

食物的药用价值

韭菜/143

大枣/143

龙眼肉/144

荔枝核/1<4

绿豆/144

大蒜/144

苦杏仁/144

黑芝麻/144

核桃仁/145

茶叶/145

干姜/145

小茴香/145

猕猴桃/145

山楂/146

梨/146

葡萄/146

 中药

当归/147

人参/147

冬虫夏草/147

决明子/148

连钱草/148

枸杞子/148

甘草/149

党参/149

百合/149

益母草/149

肉桂/150

连翘/150

灵芝/150

邮政、交通

 邮政

邮政的来龙去脉/152

邮箱、邮筒、邮戳、邮编/152

中国邮政绿标的由来/154

集邮的必备用具/154

保存邮票十忌/154

邮票十要素/156

鉴赏邮票的常识/156

如何识别假邮票/156

邮品标记识别法/156

认识邮票志号四诀窍/157

邮票品相鉴定六法/157

集邮如何减少损失/157

世界第一枚邮票/158

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158

错票揽趣/158

邮票的四珍五宝/159

邮市涨跌的六个时期/159

邮品压价收购两法/160

邮市投资减少风险三法/160

邮品收集四法/161

邮品选购三技法/161

邮票完整剥离六法/161

邮票相互粘连剥离两法/162

邮票防霉六法/162

邮票霉斑去除法/162

邮票污迹去除三法/162

邮品防压法/163

邮品防褪色法/163

邮票破裂修补法/163

邮票缺齿修补法/163

卫星通信/163

光纤通信/164

电报/164

电话/165

军邮/166

第一封航空邮件的由来/167

中国最早的电报/167

信鸽/167

鸡毛信/167

信封上的缄/168

书信名称种种/168

古代的信箱/169

 交通

飞机/170

飞行服为什么没有纽扣/170

中国航空公司代码/170

空中小姐/171

波音707/171

交通信号的红、黄、绿三色的来龙去脉/171

火车/172

铁路/172

列车的“语言”/173

火车车厢的标记/173

中国火车票/173

地下铁道/174

公路/174

立交桥/174

汽车牌照/175

世界三大汽车公司/175

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汽车/175

世界亡第一个女汽车司帆/176

吉普车/176

为何汽车后窗尘土多/177

人行横道线/177

自行车/177

轮船/178

怎样区分艇、舰、船/178

中国古代桥梁/178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179

中国古Kv躪躇名邇睏/179

中国古代水利经典著作及水利专家/179

漕运四河/179

苏州的灯船/180

海底隧道/180

政治、经济、军事

 政治

联合国/182

联合国徽章及旗帜/182

联合国大会/182

联合国安理会/183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183

国际法院/183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184

圆桌会议/184

北约/184

华约/185

欧盟/185

欧佩克/185

政府/186

种族隔离政策/186

绿色和平组织/186

殖民主义/187

犹太复国主义/187

冷战/188

三K党/188

爱国主义/189

法西斯主义/189

集中营/189

种族灭绝/190

“V”字型手势/190

弹劾/190

无记名投票/191

马克思主义/191

列宁主义/191

毛泽东思想/192

邓小平理论/192

中国共产党/192

人民民主专政/19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4

一国两制/194

改革开放/19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5

“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195

社会主义荣辱观/195

 经济

经济全球化/196

经济一体化/196

世界贸易组织/19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7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7

国际开发协会/197

世界银行集团/198

国际金融公司/198

20国集团/198

世界银行/199

亚洲金融危机/199

各国货币的名称/199

钱币上的人物肖像/200

金本位制度/200

股票及其种类/200

“道-琼斯”指数/201

纳斯达克与纳斯达克指数/202

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的排名/202

硅谷模式/203

对外贸易、国际贸易、海外贸易、世界贸易/203

招标、投标、开标/204

超级市场/204

跳蚤市场/204

原单、跟单、原厂跟单、追单、伤单/205

尾货与尾货市场/205

广告的由来/206

商标的由来/206

旗舰与旗舰店/206

4S店/207

八小时工作制的由来/207

世界500强与《财富》500强/207

胡润及胡润财富榜/207

福布斯及《福布斯》/208

《财富》杂志与《财富》全球论坛/208

银行卡的种类/209

怎样申办邮政储蓄卡/209

私人如何办理银行汇款/209

汇转储/210

汇款省钱法/210

ATM及其使用须知/210

“吞卡”或不出钞现象/210

防范网上假银行/210

如何延长银行卡的寿命/211

怎样安全保管银行卡/211

银行卡卡号等个人信息被泄漏但不知道密码/211

信用卡透支取现有何制约/212

银行卡如何防密码被盗/212

假币的四个发展趋势/212

假币识别四法/213

第五套人民币百元钞票防伪特征/213

残币的不可兑换/215

残破污损国债券的可兑换与不可兑换/215

真假发票的区别/216

 军事

世界军衔制度/217

世界王牌军事院校/217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217

世界军种/218

鼹鼠问题/219

中国古代军衔/219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220

中国军队编制1220

中国十大元帅、大将/221

中国十大军事院校/221

黄埔军校/222

中国七大特种部队/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222

航空母舰/223

巡洋舰/223

驱逐舰/223

护卫舰/224

潜艇/224

巡逻艇/224

各型无人侦察机/224

隐身杀手——F-117/225

导弹/225

鱼雷/225

坦克/225

细菌武器/226

雷达/226

火箭/227

原子弹/227

第一次世界大战/227

第二次世界大战/227

二战十大致命武器/228

伊拉克战争大事记/230

影视、戏剧、体育

 影视

蒙太奇/232

立体电影/232

闪回/232

定格/233

剪辑/233

动作衔接/233

环形电影/234

奥斯卡金像奖/234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234

戛纳国际电影节/234

香港电影金像奖/235

金马奖/235

百花奖/235

英国电影分级制度/235

好莱坞/236

百老汇/236

 戏剧

戏剧/238

超现实主义戏剧/238

先锋派戏剧/238

荒诞派戏剧/239

话剧/239

歌剧/239

戏曲/240

戏曲的四功五法十耍/241

川剧/241

京剧/242

中国京剧流派及其创始人/242

京剧四大名旦/243

京剧四大须生/243

评剧/244

秦腔/244

黄梅戏/244

越剧/245

汉剧/245

昆曲/245

脸谱/246

“龙套”/246

四大戏剧/246

 体育

“体育”的由来/247

体育奖杯/247

地掷球/248

藤球/248

弓弩/248

卡巴迪/249

世界杯足球赛/249

戴维斯杯网球锦标赛/249

亚运会/250

奥运会/250

冬季奥运会/251

中国的奥运征程史/251

中国参加奥运会第一人/252

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25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25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增比赛项目/25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25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254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255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25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25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256

鸟巢——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256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257

教育、科学常识

 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60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60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61

希望工程/261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61

春蕾计划/262

特殊教育/262

宋庆龄基金会/262

科举/263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1263

秀才、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状元/264

“连中三元/264”

八股文/265

学位/265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265

学校/265

学分制/266

MBA/266

留学生/267

TOEF1托福考试/267

Univcrsities 21高校联盟/267

2007年英国大学综合排名/268

 科学

自然、社会、思维、哲学、数学科学/269

科学的创始人/270

世界十大科技名人/270

世界科学之父/271

世界性的科学奖项/272

诺贝尔奖之最/273

中国四大科技奖/274

计算机的发明及发展/275

中国四大发明/276

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277

20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发现/277

人造卫星/277

各类人造卫星/278

月球探测器/278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279

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279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行动/279

“嫦娥一号”发射实时播报/279

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28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80

文学

 外国文学

文学家并称/282

古典主义/283

“三一律”/284

象征主义/284

后期象征主义/284

达达主义/284

意识流小说派/285

迷惘的一代/285

新小说派/286

垮掉的一代/286

黑色幽默/286

魔幻现实主义/286

狂飙突进运动/287

巴洛克/287

世纪病/287

“小人物”/288

解冻文学/288

第三新人/288

外国文学中的神话传说人物/288

阿里斯托芬/289

埃斯库罗斯/289

世界十大古典悲剧作品及其作者/290

世界十大古典喜剧作品及其作者/290

文人雅号/290

《圣经》/291

《苘马史诗》/292

《伊索寓言》/292

《天方夜谭》/292

《俄狄浦斯王》/293

《十日谈》/293

《浮士德》/293

《红与黑》/294

《人间喜剧》/295

世界各国名著及作家/295

 中国文学

“文学”一词原为官职名/298

文学体裁/298

史书体例/300

乐府/300

“风、雅、颂”,“赋、比、兴”/300

楚辞/301

演义/301

八股文/301

对联的出现及发展/302

对联的分类/302

对联的特点/302

先秦诸子和诸子散文/303

文学各派别及代表人物/303

中国名著的写作时间/312

中国三大国粹/313

中国文学之最/313

佛教三宝/315

三姑六婆/315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及其作者/315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其作者/316

中国古代史学八大家/316

中国四大书院/316

中国文学家并称/316

宋代四大女词人/318

元曲四大家/319

历史上的10位女诗(词)人/320

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320

四大谴责小说/320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320

唐代诗人的别称/321

“四书”/323

“五经”/323

《诗经》/323

《论语》/323

《战国策》/324

《史记》/324

四库全书/325

经、史、子、集/325

估文观止》及名称由来/326

《金瓶梅》/326

十三经/326

三言二拍/327

二十四史/327

《红楼梦》/327

红学/328

《西游记》/328

《水浒传》/329

《三国演义》/329

中国现代文学的“三部曲”/330

音乐、舞蹈、美术工艺

 音乐

古典音乐时期划分/332

世界经典名曲曲目/333

欧洲音乐之父——巴赫/335

交响乐之父——海顿/335

音乐神童——莫扎特/335

乐圣一贝多芬/336

歌曲之王——舒伯特/336

钢琴诗人——肖邦/337

钢琴之王——李斯特/338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338

俄国浪漫主义作曲家——柴科夫斯基//39

称王的音乐家/339

世界流行音乐十大流派/339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340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341

中国音乐之首/341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341

中国民间音乐/341

中国当代作曲家/343

中匡现当代重要音乐作品/244

 舞蹈

舞蹈/346

古典舞/346

民间舞/346

芭蕾/347

现代舞蹈之母/347

十招跳好交谊舞/248

舞蹈的种类/248

狐步舞/248

华尔兹/249

探戈舞/249

跆拳道/249

街舞/249

健身球操/249

跆搏健身操/350

拉丁健身操/350

肚皮舞/350

 美术工艺

西方绘画风格/351

国画派別/352

中国字画的落款/353

油画/354

年画/354

朱仙镇木版年画/354

连环画/355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355

元四家/356

扬州八怪/356

“清四王”/356

中国“书法”书风演变/356

著名书法家/357

文房四宝/357

剪影/357

中国各朝代工艺美术/358

各具特色的木偶戏/358

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戏/359

饮食文化

 各国特色餐饮

日本大酱汤/362

寿司的由来/362

日本茶道/362

韩国美食——泡菜/362

韩国宫廷菜——拌饭/363

韩国高丽参/363

土耳其饮茶讲究/363

德国面包/364

法国美酒/364

中国传统美食

汉族传统菜肴/365

满汉全席/365

我国古代十大名厨/366

中国十大传统小吃/366

老北京经典小吃/368

粽子/369

饺子/370

满族的沙琪玛/370

维吾尔族的烤馕/370

黄山茶道/370

重庆川菜/371

北京烤鸭/371

白族三道茶/371

傣族饮食/372

饮凉茶/372

早茶/373

新疆奶茶/373

 酒篇

中国酒的起源/374

酒文化/374

中国十大名酒/375

 茶篇

茶的起源/378

茶道与茶道的起源/378

中国茶分为六大类/378

试读章节

揭示奇异之谜

揭示石头流血之谜

明故宫的午门里有一块引入注目的“血迹石”。青灰色的石面上,夹杂一团团绛褐色的斑纹,就像是鲜血渗透到石头中去了。关于明故宫的“血迹石”,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人说,这块血迹石是580年前方孝孺血溅宫门留下的。方孝孺,浙江宁海人,世称正学先生。为明初大儒,以愚忠著称于世。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攻破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朱棣自立为王,就是明成祖。明成祖想利用方孝孺的声望,笼络读书人,于是便命令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最后被灭了十族,其中包括他的朋友和门生,先后株连落难的达870多人。民间相传,血迹石里的血迹就是方孝孺当年头撞阶石所留下的。

“血迹石”在我国不只一处,苏州虎丘也有一块渗血的石头,叫干人石。千人石每到滂沱大雨之后,都从岩石中渗出“血水”。关于千人石还有一个传说,那是工匠的血当年浸透了千人石之故,一下雨,就渗出来了。淡淡的“血水”,使人们同情那些能工巧匠的悲惨命运,痛恨吴王的残暴行径。

难道血迹石里真的有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血迹石是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沉积岩中常见的石灰岩构成的。这种血迹石是在海底形成的,距今约三亿多年。当时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洋生物的遗体,参与了沉积。在这期间,它们又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相作用,便出现了绛褐色的团块和条纹,经过成岩作用,便形成了血迹石。以后海底的血迹石随着地壳运动而抬升,不少血迹石也就跻身于山之上了。而苏州虎丘一带在一亿几千万年前,是火山喷出的火山角砾,火山灰掉落的山间水盆地。距今七千万年前,才逐渐形成小丘。所谓血染之石,实际上是紫红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揭开贺兰山三清观佛像“嘴巴能动”之谜

曾经有人传言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苏峪口风景区内新落成的“三清观”里的两尊佛像,当游客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时,它们就会立刻有所“感应”——火焰频频闪动,眼睛不停地眨巴。嘴巴居然也能闭合。

难道佛像真的能动吗?其中的奥妙究竟在哪里?下面将为您揭开谜团。

当数码相机和手机有效像素较低时,聚焦成像的速度就相对较慢,特别是在缓慢地锁定拍摄对象和焦距调整过程中,随着照相设备的细微抖动,佛像自然会出现“动”的情况。同时,再加上元始天尊佛像身后的火焰装饰以及文广天王佛像的嘴巴、胡子和眼睛上的眉毛、睫毛都是红色,而红色在所有颜色中最具视觉刺激性和跳跃感,所以容易让人产生“动”感。然而当使用专业相机,有效像素较高(630万以上),成像速度快,能迅速呈现佛像的真实情况。所以,佛像是不能动的。

揭开马王堆女尸两千年不腐之谜

1972年,马王堆女尸在湖南出土轰动一时,让大家不可思议的是女尸体能够两千年不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女尸体两千年不腐呢?

马王堆汉墓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学港教授及所带领的科研工作者们经过长时间对发现女尸当时所浸泡的红色棺液的分析检测,已经初步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罗学港说:“对女尸详细的体检结果表明,总体情况较好,尤其是皮肤纤维的保持情况出乎人们意料的好,依然很有弹性。”据他介绍,30年前采用的是当时最好的配方,保存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模拟古尸出土环境,也就是“恒温、恒湿、相对无菌”。恒温是0到4摄氏度,恒湿是70%到80%之间,无菌是因为在考古发掘时发现棺材密封很好,所以后来的保存一直采用棺材内不留空气的方法,并且把女尸用特制的防腐固定液泡起来。

在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液体是使女尸2000多年来不腐的“神液”。后来,经过化验可以证实,红色棺液成分复杂,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掺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这些东西泡在一起就成了深红色。可以肯定,这种红色液体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证尸体不腐。

红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汞,也就是水银。专家推测,女墓主人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药的习惯。在古代中国,炼丹术是人们追求长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炼出的丹药,本身都含有汞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但是汞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所以,虽然女墓主人生前滥服丹药没能长寿,身后却阴差阳错,丹药的毒性却使得她的尸骨长久保存下来。

罗学港介绍,在红色棺液中还发现了一些中药的成分。据介绍,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

那么为什么当时比女墓主人地位高的人没有保留下尸骨,而女墓主人却可以?这起码说明这种防腐药水的配方是一个偶然因素形成的。罗学港认为,女墓主人2000年不腐“充满了偶然性”。除采取了得当的防腐措施之外,当时的环境一定非常干燥,有利于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女墓主人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P49-51

序言

文化的含义很广,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无穷无尽,浩如烟海。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任何一个人恐怕都无法对人类文化做到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了解。即使是专业人士,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也不过是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小部分,与整个人类文化相比,犹如冰山一角。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有更多不明白甚至前所未闻的知识。所以,为了帮助读者更方便、更轻松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点滴文化常识,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希望能帮助读者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文化修养。

本书浓缩古今中外文化常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展现文化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力求做到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

《文化常识一本通》一书内容包括古今文化小常识,涵盖天文、历法;地理、景观、科学之谜;节日、节气、天气;社交礼仪常识;医疗卫生与养生保健;邮政、交通;政治、经济、军事;影视、戏剧、文体娱乐;教育、科学常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

我们将这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却又是最基础的常识编辑成书,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开阔视野、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开卷有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常识一本通(经典珍藏双色图文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辅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63012
开本 16开
页数 3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12-49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