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窗词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对梦窗词作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也并不讳言梦窗词中的确有“晦涩”和“隔”的作品。本书言必有据而新见迭出,论证翔实而文辞简洁,堪称为词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相信其问世必有益于词学之发展。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对梦窗词作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八章。第一章,朦胧的生平,对梦窗的姓氏、生卒年、何以布衣终生、行迹与交游、爱情的隐痛诸方面,承前贤时彦之说,加以审慎判断;第二章,梦窗词的内涵,分应酬词、咏物词、咏节序风光词、爱情词和感怀词数类,结合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认为梦窗词主要是一幅南宋中晚期上中层文人生活画卷,其中折射出词人隐秘的内心世界,对其思想内蕴过高褒扬或过低贬抑都是不合适的;第三章,梦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本章是全书重点,笔者认为历来评梦窗词艺术性,以周济“奇思壮采”、“腾天潜渊”最为精辟,惜乎语焉不详,故紧扣此语从语言及修辞角度,结合大量词例作深入细致分析,阐明“奇思”是指想象之丰富,“壮采”是指意象之密集和辞藻之华丽,“腾天潜渊”则是指章法跳跃性大而多变等特点,这就使梦窗词得以去除迷雾而显现其清晰面目,同时也不否认梦窗某些词确有晦涩和“隔”的缺点。总之,梦窗词之独特艺术魅力在于对婉约词的创新变化;第四章,梦窗的词学观及其创作实践,论述沈义父《乐府指迷》中论词标准正体现了梦窗的词学观,并以梦窗词印证之;第五章,吴文英与李贺、李商隐,论析梦窗词与两李诗之相似相异点,以证明其对唐诗继承处;第六章,吴文英与温庭筠、周邦彦、姜夔、周密,论述梦窗词的渊源、师法所承以及与同时代词人的相互影响;第七章,梦窗词在晚清的辉煌,述说梦窗词经周济推崇、晚清四大词家的大力校勘后,大显辉煌,并阐明学梦窗的最终旨归是达到周邦彦的"浑化",之境;第八章,梦窗词研究回眸,将南宋至今对梦窗词的研究加以介绍并评论其得失。

目录

序/王运熙 孙琴安1

自序/1

第一章朦胧的生平/1

第一节姓氏之谜/2

第二节 生卒年探讨/9

第三节何以布衣终生/17

第四节行迹及交游/22

第五节爱情之隐痛/60

第二章梦窗词内涵——南宋后期上中层文人生活画卷/75

第一节 梦窗词概况/75

第二节 南宋后期上中层文人的生活画卷/80

(一)应酬词/80

(二)咏物词/96

(三)咏节序风光词/109

(四)爱情词/127

(五)感怀词/147

第三章梦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163

 锑一节别具一格的清疏明快/163

第二节 密丽深曲的主导风格/173

第三节 晦涩与“隔”/235

第四章吴文英的词学观及其创作实践/247

第五章吴文英与李贺、李商隐/264

第六章吴文英与温庭筠、周邦彦、姜夔、周密/294

第七章梦窗词在晚清的辉煌/333

第八章梦窗词研究回眸/366

后记/405

主要参考书目/408

试读章节

第一章朦胧的生平

在宋代群星灿烂、名家辈出的词坛上,吴文英是一位十分突出的词人。其词以隐晦著称,其身世、生平亦十分朦胧不清。夏承焘先生认为:“宋词以梦窗为最难治。其才秀人微,行事不彰,一也;隐辞幽思,陈喻多义,二也。”①这是完全符合事实的,也是学界的共识。本章拟对吴文英的身世、生平作审慎的探讨。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自号觉翁,四明人。其词卓然南宋一大宗。终生布衣,《宋史》未为立传。《鄞县志》本传仅简单地记其“字君特,号梦窗”。吴文英同时代人黄舁、沈义父、周密各有一则简略的有关评说吴文英其词的记载;此外,还有同时代人如吴潜、周密等极少数词作,透露出一丝有关吴文英的消息。据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吴梦窗系年》云:“宋人野记夥颐,而除《浩然斋雅谈》一条外,亦无及梦窗者。”可见吴文英生平事迹材料绝少。

梦窗自署四明人。四明宋代属两浙东路。北宋时期已成为经济要区,宋政权南迁以后,四明因邻近首都临安,成P1为宋朝对外的重要贸易港口,地位更加重要,经济发展更加蓬勃;加以教育普及、学术发达,文风甚盛,是社会文化高度发展的地区,人才辈出。四明为宁波府旧名,非县名;鄞属之。今《浙江文化史》记吴文英为“四明(今鄞县)人”。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云:“然余旅鄞几一年,寻访其稿外佚词及其居址、后裔,询诸鄞人,茫无所知,并似不知其为I司乡者。其沉晦可想已。”P2

序言

熙孙琴安

钱鸿瑛女士为当代词学界著名学者。继其《周邦彦研究》、《词的艺术世界》等专著之后,今又对吴文英及其词进行全面的研究,数年耕耘,终成《梦窗词研究》一书。其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国学功底、深厚的艺术素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耳目一新。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在南宋自推大家”(《白雨斋词话》)。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和张炎《词源》,均给梦窗词以很高评价。清中叶常州词派周济更将其与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并列为领袖一代的四大家,以为“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晚清朱孝臧等大力校勘梦窗词并表彰之,如王鹏运谓梦窗以“空灵奇幻之笔,运沉博绝丽之才,几如韩文杜诗,无一字无来历”(《梦窗词·跋》)。晚清直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梦窗词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对梦窗词不满之辞也历代不绝,多病其凌乱晦涩,其中以张炎《词源》所评“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流传最广。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梦窗词被打人冷宫。近二十年来,评说日众,出现了一些所谓“遗弃传统而近于现代化”、“神秘险怪”、“死亡意识”,甚至“畸形”、“病态”等种种新见。如何别裁众说,进而对梦窗及其词作出客观、科学、全面深入的研究,遂成为当前词学领域内亟待攻关的课题。

然而,这是一项艰难的课题。梦窗词素以晦涩难懂著称,夏承焘说:“宋词以梦窗为最难治,其才秀人微,行事不彰,一也;隐词忧思,陈义多歧,二也。”(见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夏序》)的确,宋代有关吴文英生平事迹记载殊稀。白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夏承焘《吴梦窗系年》问世,其一生行迹,始得大致轮廓。但阙疑之处仍然不少,连生卒年都难以考定。宋词以梦窗为最难治已成为学界共识。正因为梦窗词难懂,历来缺少深人研究。近二十年虽有一些文章对其作多方面的探讨,但海内外至今少有专著作较全面而深人的研究。

钱鸿瑛女士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自幼酷爱诗词,六十年代初曾从龙榆生问词(见《龙榆生先生年谱》)。八十年代初,开始专门从事词学研究,已出版专著六部、论文数十篇。钱氏以为婉约词三座丰碑是柳永、周邦彦和吴文英。南宋承清真最重要的词家是梦窗。梦窗词是婉约词的最后辉煌。故其在完成《周邦彦研究》、《柳周词传》之后,着手对梦窗词作研究,乃是顺理成章之事。《梦窗词研究》全书共分八章,从历史背景、词人生平、词作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对唐宋诗词的继承与发展、梦窗词研究情况的变迁等多方面进行深广的探索,论述慎密而周到,这是一部对梦窗词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富有承前启后的价值。

读完《梦窗词研究》,掩卷沉思,感到作者对梦窗词集及有关资料钻研甚深,且慎思明辨、细心推勘,以严谨审慎态度澄清一些偏见误解,从史实及词作出发得出独特见解,令人信服。其第三章解析梦窗词艺术魅力,尤见作者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素养之深厚。文中以大量词作为例,阐明“奇思”是指想象之丰富,迈越以前婉约词人;“壮采”是指意象之密集和辞藻之华丽;“腾天潜渊”则是指其章法多潜气内转而形成时空错综、跳跃性大的特点。由于运用语言学、修辞学知识并结合词的特殊规律作深入细致而富有创见的解析,这就使历来被目为难懂的梦窗词,得以去除迷雾而呈现其清晰面目。同时,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也并不讳言梦窗词中的确有“晦涩”和“隔”的作品。

总之,本书言必有据而新见迭出,论证翔实而文辞简洁,堪称为词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相信其问世必有益于词学之发展。

2004年4月

后记

自1998年春暖花开时节至今,悠悠六年过去了。当此刻为这本即将面世的《梦窗词研究》写“后记”时,回首前尘往事,一种说不清的甜酸苦辣滋味涌上心头。

本书的问世,是偶然,是必然,抑是偶然中的必然?原先已参加一项集体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因故退出。1998年春,偶然看到当年有关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材料,虽几经踌躇,提出了申请,总觉得冷僻的吴梦窗,不为学人瞩目,中标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填申请表的13期是1998年3月1日,当年5月批准立项(项目批准号:98BZW012),1999年元旦开始动笔。写着、写着,似乎并不感到困难;可谁知前面有一场疾病等待着。那是2000年夏季,因患感冒转为支气管周围炎,不得不将准备出席澳门大学举办的中华词学国际研讨会的火车票临时退掉。漫漫酷暑,天天低烧,畏寒,弱不禁风,关在紧闭的房中。唯有窗外的高天成为我寂寞生活中最亲切的侣伴。凝望着高高天上的云彩,幻想化作一只飞鸿在天际自由翱翔。长期的病淡化了构思中的梦窗词研究,直至2001年春天,体质渐渐恢复,才重新握笔。书稿于当年12月10日写成,2002年春天经专家鉴定完毕;从此,开始走上那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寻觅出版之路。从亲赴北京至托友人去,从母校出版社、工作单位出版社到其他大学出版社,从本地的人民出版社到外地的教育出版社,奔波了何止十家,都异口同声一个“不”字闭门。这也难怪,如今世道,学术著作本没什么“卖点”,印数极少,出版社肯定会大亏其本。于是在穷途末路中,我搜索枯肠,突发奇想将希望寄托于梦窗的同乡,以“弘扬故乡优秀文化遗产”为由,托同学向梦窗的“同乡会,,申请资助。其结果依旧是闭门羹。唉!茫茫出版路,春花秋月等闲度。一年多过去了,出书没门。单位同事好心劝导:应该去申请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我思忖:梦窗本非两宋最杰出的词人,梦窗词又素来给人以晦涩难读的印象,我的申请会成功吗?我怀着满腹狐疑,鼓足勇气于2003年5月提出申请。又度过秋月,迎来了春暖花开,终于在2004年3月8日接到了“同意资助出版”的通知,在欢庆之余,不禁陷入沉思。又联想到1998年申请时的一个“细节”。在申请表“经费”一栏中,填了两万元。当时这样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多是集体进行,我只一人,经费当然应少些。报上两万,批下来一万八千元就差不多了。意料不到的竟是批了三万元,比本人申请加了一万。这一万元令我沉思:感到激励与鞭策,信任与鼓舞。两笔名目不同、实质意义相同的资助基金,体现了党和人民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关怀以及对诚实的科研工作者们的关爱。

说到关爱,在申请基金及写书过程中,我还得到了本院以及院外学术界同志们的鼓励与援助。例如最初申请社科基金,院里和所里的同志都曾给予鼓励;关于申请书应如何写,所里富有经验的同志不嫌其烦地为我指点;又如目前不易看到的关于梦窗的线装书资料,学术界中平时仅在某些学术会议才有机会可能碰见的同志,慷慨地将自己所珍藏的无私地复印给我,节省了我许多精力。诸如此类,我永远铭感于心。走笔至此,放眼远眺窗外,但见高天白云,绿柳依依,繁花似锦。

  钱鸿瑛于沪上小室

2004年4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窗词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鸿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39864
开本 32开
页数 4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2
14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