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维特的烦恼/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多高兴啊,我终于走了!好朋友,人心真不知是个什么东西!我离开了你,离开了自己相爱相亲、朝夕不舍的人,竟然会感到高兴!我知道你会原谅我。命运偏偏让我结识了另外几个人,不正是为了来扰乱我这颗心吗?可怜的蕾奥诺莱!但我是没有错的。她妹妹的非凡魅力令我赏心悦目,却使她可怜的心中产生了痛苦,这难道怪得着我?然而——我就真的完全没有错吗?难道我不曾助长她的感情?难道当她自自然然地流露真情时,我不曾沾沾自喜,并和大家一起拿这原本不可笑的事情来取笑她吗?难道我?……唉,这人啊真是一种惯会自怨自责的怪物!而我,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一定改弦更张,绝不再像以往那样,总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痛苦拿来反复咀嚼回味,而要乐享眼前,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是的,好朋友,诚如你所说:人们要是不这么没完没了地运用想象力去唤起昔日痛苦的回忆——上帝才知道为什么把人造成这个样子——而是多多考虑考虑如何挨过眼前的话,人间的痛苦本来就会少一些的。

劳驾告诉我母亲,我将尽力料理好她那件事,并尽快回信给她。我已见过我姑妈了,发现她远非我们在家所讲的那么个刁婆子,而是一位热心快肠的夫人。我向她转达了我母亲对于扣下一部分遗产未分的不满;她则对我说明了这样做的种种理由和原因,以及要在什么条件下,她才准备全部交出来,也就是说比我们要求的还多……简单讲,我现在还不想具体谈什么;请转告我母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在这件小小的事情上,好朋友,我再次发现误解与成见,往往会在世界上铸成比诡诈与恶意更多的过错。至少可以肯定,后两者要罕见一些。

再就是我在此间非常愉快。这个乐园一般的地方,它的岑寂正好是医治我这颗心的灵丹妙药;还有眼前的大好春光,它的温暖已充满我这颗时常寒栗的心。每一株树,每一排篱笆上,都是繁花盛开;人真想变成一只金甲虫,到那馥郁的香海中去邀游,去尽情地吸露吮蜜。

城市本身并不舒适,四郊的自然环境却说不出的美妙。也许这才打动了已故的M伯爵,把他的花园建在一座小丘上。类似的小丘在城外交错纵横,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丘与丘之间还构成一道道幽静宜人的峡谷。花园布局单纯,一进门便可感觉出绘制蓝图的并非某位高明的园艺家,而是一颗渴望独享幽寂的敏感的心。对于这座废园的故主人,我在那间业已破败的小亭中洒下了不少追怀的眼泪;这小亭子是他生前最爱待的地方,如今也成了我流连忘返的所在。不久我便会成为这花园的主人;没几天工夫看园人已对我产生好感,再说我搬进去也亏待不了他。P3-4

目录

实用知识

第一编

第二编

补记

编者致读者

我的树叶即将枯黄

美好的伤害

序言

一七七四年,年仅二十五岁的歌德出版了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以下简称《维特》),一跃成为德国乃至欧洲最享盛誉的作家。从此这位“最伟大的德国人”一直以“《维特》的作者”闻名于世,直至一八三二年《浮士德》第二部出版。

《维特》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它为何具有这么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维特》名为长篇小说,实际篇幅不过一个中篇。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二部分纯粹由主人公维特致友人威廉和恋人绿蒂的书简构成;第三部分则是本书“编者”威廉写的《编者致读者》,交代了维特自杀的过程,中间穿插着维特临死前写的四封信和几则残简。此外,书前有一段“编者”小引,说明编成此书的“由来”和“用意”。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贯穿全书的主线为主人公不幸的恋爱与社会遭遇。笔者以为,不妨称这部书为“青年维特碰壁逃亡记”——

第一次出逃:为摆脱旧日生活中的烦恼,维特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城。其时正是春光明媚的五月,他立即投身在美丽大自然的怀抱中,终日读着庄严宁静的荷马古诗,与天真的儿童和淳朴的村民接近,于是感到有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溢着整个灵魂。稍后他在舞会上认识了聪明俏丽的绿蒂姑娘,对她一见钟情,并很快搬到她家附近居住,觉得自己好像进了“天国”,而绿蒂就是这个“天国”中的“天使”。可叹好景不长,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从外地一回来,维特便从他这幻想的“天国”中摔到了地上,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于是烦恼代替了宁静,失望代替了欢欣,就连美丽的大自然也变成了折磨他的“鬼魅”。维特只好逃出这个已经失去欢乐的“乐园”。

第二次出逃:维特到了一个公使馆当秘书,一开始从实际工作中得到了一些慰藉,谁知上司是个褊狭迂阔的官僚,对他的工作和交往多有挑剔,使维特在他手下当差如在“苦役船”上一般难受。维特好不容易忍耐到第二年春天,却又碰见一件更难堪的事:维特应邀到伯爵家做客,一班傲慢顽固的贵族对这个市民阶级的青年在场大为不满,伯爵只好催请他离去。此事立即成了全城尽人皆知的“丑闻”。羞愤之下,维特“曾上百次地抓起刀来,想要刺破自己的胸膛”。

第三次出逃:一年之后,在落木萧萧的初秋,因在社会上四处碰壁而心灰意懒的维特又逃回到了绿蒂身边。可这时绿蒂已经结婚,他的“乐园”不复存在:大自然秋风萧瑟,最小最可爱的一个村童已经死去,淳朴善良的村民一个个身遭不幸,就连两株维特与金村老小十分珍爱的胡桃树,也被贪财的村长伙同其新主人砍掉了……维特终于从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话里悟出,所谓幸福只存在于疯子的头脑里。

第四次出逃:维特对现实生活已经绝望,唯有逃到爱情中去寻找寄托,便更狂热地恋慕着有夫之妇的绿蒂。可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既招来他人物议,又引起阿尔伯特疑忌,绿蒂不得不赶走他。残冬到了,维特深感自己成了世界上多余的人,便怀着痛苦与愤懑的心情最后一次出逃,逃向了“黑暗和混沌”,逃向了死亡,因为——“别无他途”!

以上便是《维特》的主要故事,但他并非出自歌德的虚构,而是歌德根据一七七二年自杀身死的青年耶鲁撒冷的不幸遭遇,并糅合进自己两年来的痛苦经历、思想和感情写成的。女主人公绿蒂就是歌德一位朋友的未婚妻夏绿蒂·布甫的化身,年轻的诗人确曾热恋过她。然而却不能因此说,《维特》只是一部个人的恋爱与社会遭遇的悲剧。因为。正如十九世纪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等早就指出的,它还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以及苦闷。

《维特》出现在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经过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市民阶级的阶级意识已经觉醒,年青的一代更是感情激荡,强烈要求改变自己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打破社会上严格的等级界线,建立人与人之间“自然的”、“平等的”关系。他们以“个性解放”、“感情自由”等口号来反对封建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讲,《维特》反映了十八世纪这个历史转折时期资产阶级所感到的狼狈和痛苦。在欧洲大陆各国中,情况最糟糕的又数仍处于封建小诸侯统治下的德国。《维特》里展现的德国社会:城市里充满迂腐的贵族和庸俗的小市民,乡村中到处是不幸者。对于这个使卓有才智、心地高尚的青年无以存身的社会,歌德通过主人公维特之口进行了多方面的抨击和诅咒。

《维特》一问世,当即风靡了德国和整个西欧。一九二二年,我国出版了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样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维特》在我国广为流传,也主要因为我国“五四”运动时期,与一个半世纪前的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有不少类似之处。

同时必须强调,艺术上的成功也是使《维特》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歌德恰当地使用了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效果。近百封长短书简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前后加上“编者”的引言和按语,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切可信。信里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叙事,时而议论,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就变成了收信人,听见了主人公的言谈笑语,啼泣悲叹。

郭沫若在《维特》译本序引中赞它是一篇散文诗。《维特》的确像抒情诗一样以情动人。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却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作者常常让主人公直抒胸臆,如维特那封在生命的最后两天断断续续写成的绝命书,真是有声有泪,哀婉凄绝。此外作者还巧妙地用自然景物烘托情感,用荷马和莪相的诗句或诗中的意境渲染气氛。

再有,小说的人物塑造也很出色。特别是青衣黄裤的翩翩少年维特,已成了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即那么一种“伟大而又渺小,可爱而又可鄙的怪人”(莱辛语)。

总的来说,强烈的时代精神加上卓越的艺术手法,赋予《维特》以爆炸似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它在世界各国千千万万的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与回响。

杨武能

内容推荐

歌德编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内容介绍: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青年自杀了。他年纪轻轻,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爱情、事业、地位、财富就摆在他的面前,他却在寂静的夜里,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故事让很多女子落泪,也让很多男子效仿,还让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在艰苦的行军途中百读不厌。关于这个青年的故事,歌德曾写道:“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洁至纯;啊,怎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进?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在向你耳语:做个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少年维特的烦恼》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人如此着迷,如此动情,如此喜爱?

编辑推荐

歌德编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本人爱情生活的一次折射。一七七二年五月,歌德前往帝国法院的所在地韦茨拉尔实习。他在一次舞会上遇上了一个法官的女儿夏绿蒂·布甫,并对她一见钟情。但这爱情一开始就注定是无望的,她是他好友凯斯特涅的未婚妻。对夏绿蒂无法遏止的爱使歌德异常痛苦,他几度想以自杀求得解脱。他最终克制了这个愚蠢的念头,不辞而别,离开了韦茨拉尔,诀别了令他魂牵梦萦的夏绿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维特的烦恼/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歌德
译者 杨武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04989
开本 32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2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6.44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