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字印象(汉字源流与汉字文化)
内容
内容推荐
《汉字印象:汉字源流与汉字文化》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普及性文字学与文化学读物,旨在让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我们的汉字,特别是深奥的古文字有全面的印象与大致的了解。“汉字源流”主要向读者展示汉字的发展脉络,勾勒出从文字体系形成到今天文字模样的发展演变脉络;“汉字文化”主要从古文字字形本身去窥探古代文化,揭示古人造字的现实及心理依据,并探讨汉字在一些特殊的文化活动中的运用。本书结合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考古材料以及图片,力求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文字学相关的学术观点、历史事实以及社会文化现象。本书共分六章,前三章属于“汉字源流”部分,后三章属于“汉字文化”部分。
作者简介
邹芙都(1975-),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重庆市首届社会科学专家”(2010年)。多年来,主要致力于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与先秦、秦汉史研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辞集注与释译”以及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出版《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等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
目录
第一章 扑朔迷离: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 汉字与汉语
第二节 汉字起源的传说
第三节 汉字起源的考古资料
第四节 汉字起源蠡测
第二章 源远流长:汉字材料概说与汉字形体演变
第一节 有册有典——文字的载体及分类
第二节 王室档案——商代文字
第三节 贵族狂欢——西周文字
第四节 和而不同——春秋文字
第五节 文字异形——战国六国文字
第六节 书同文字——秦系文字
第七节 一脉相承——汉以后的文字
第八节 源远流长——概说文字发展脉络
第三章 博大精深:汉字结构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六书非“书”——汉字构形概说
第二节 望文生义——象形字
第三节 有点不同——指事字
第四节 比类合义——会意字
第五节 有借无还——假借字
第六节 有声有色——形声字
第四章 字里乾坤:汉字本体所蕴的传统文化
第一节 汉字与日常生活
第二节 汉字与人伦观念
第三节 汉字与社会经济
第四节 汉字与文教卫生
第五节 汉字与宗教信仰
第六节 汉字与国家统治
第五章 洵美且异:汉字书法之美
第一节 善书不择笔——汉字书法
第二节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晋以前的墨书
第三节 “图腾”——商周先民的族徽
第四节 雕虫小技——变幻莫测的鸟虫书
第五节 刀走凌云志——玺印
第六章 妙趣横生:文字的使用
第一节 缺文改字——避讳
第二节 合文叠字——趣味字漫谈
第三节 说文解字——字谜、谶语、测字
第四节 咬文嚼字——对联、回文诗
主要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分为六章,围绕汉字源流和汉字文化两个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汉字的起源、构型特征、分类体系、古今演变脉络、文化内涵及其日常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结合文物材料、历史知识、学术观点、字例、用例以及相关的图片等,系统扼要地展现了汉字的古今承继关系和演变概貌,生动鲜明地揭示了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内蕴、艺术审美追求和文字百变魅力,从妙趣横生的汉字运用现象中探求中国汉字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字印象(汉字源流与汉字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邹芙都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920179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7
出版时间 2020-12-01
首版时间 2020-12-01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631
CIP核字 2020109155
中图分类号 H12-49
丛书名
印张 27.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1
171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