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海与撒丁岛(世界文学地理散文集粹)
内容
编辑推荐

书中精选的作家有维·雨果、弗·吴尔夫、加藤周一、扬·聂鲁达、汉·克·安徒生、川端康成……对于这些可能在读者心目中更以小说见长的著名作家来说,游记可能是以另一种间接的、诗意的方式,哲理化地注意到了自己体验中的某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身为旅行者,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用自己饱经沧桑的生命去注意一些温暖的细节,或者,重新描述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活,不吝惜但也节制地表达自己对身处空间的挚爱,是另一种方式的再创作,比如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形容文字,“威尼斯像天上的钓鱼人钓到了一尾鱼,又悄悄地把它放入亚得里亚海”,这是日本名不见经传的作家矢岛翠笔下的威尼斯。而在面对美景时的情绪,则是可以更平和或者更哀痛的。

内容推荐

人文内涵堪比《文化苦旅》,异域风情不逊《国家地理杂志》,顶尖文学杂志《世界文学》倾力打造首套“地理文粹”!

打开书页,你可以探访墨西哥谷地、徜徉威尼斯市街、访毕蒂伏里的命相家、前往安达卢西亚的小客店……巴黎、东京、西西里、布拉格、伊豆、开罗、纽约、波尔多、诺曼底都将留下你的足迹。而与你同行的将是雨果、川端康成、纳博科夫、戴·赫·劳伦斯等世界著名文学大师。

目录

序言

大西洋西岸的友谊

巴黎围困期间

贝加尔湖啊,贝加尔湖

阿克拉人的服饰

安达卢西亚的小客店

从格朗维尔岸边观海

卡夫卡和布拉格

威尼斯的市街

墨西哥谷地的古代

失去的双臂——米洛斯的维纳斯

好莱坞艺术

查尔斯街一百四十八号

大海与撒丁岛

美好时日的回忆——威尼斯随笔

伊豆的印象

奥州小径

富士山

日本的塔·别国的塔

巴黎,一个沃州人的印象

斯普利特的擦鞋者(等三篇)

一把克里木的泥土

博斯普鲁斯海峡(等四篇)

英伦独语:狂欢

卡什瓦那的骗子

美国大沙漠

金字塔感言

温泉关

布拉格一瞥——街头的母亲

安达卢西亚或称赫斯珀里得斯

加利福尼亚,蓝色的天空

薄荷飘香加龙河

试读章节

“……其周围,群山崔嵬,巉岩峭壁高耸入云——我跋涉迢迢万里,任何地方都不曾见到这样的峻增山景。山上,石房、木屋、大门、立柱、石砌的围墙和庭院——无不都是上帝的赐予。山上边长有葱蒜——不仅茎头之大为罗曼诺夫品种所不及,且十分鲜美。满山,天赐的大麻芊芊莽莽,庭院内则芳草葱茏——鲜花开处,更是幽香袭人。海湖上空,百鸟云集,家鹅和天鹅神游在浩渺的湖面上,宛如皑皑白雪。湖里,鳇鱼、折乐鱼、鲟鱼、凹目白鲑和鸦巴沙,种类之多,数不胜数。漫道这是淡水湖,却也生长有硕大的北欧环斑海豹和髭海豹:就是在我旅居美晋时,在大洋里也不曾见过偌大的海豹。湖中鱼群济济,鳇鱼和折乐鱼最是肥美无比——甚至无法用平锅煎食,一煎即会化为鱼油。彼世的基督为人们创造了可供享用的一切,让人们在心满意足之下,衷心赞美上帝的恩赐。”

自古以来,无论土著,无论是十七世纪来到这贝加尔湖畔的俄罗斯人,无论只是到此一游的外国人,面对它那雄伟的、超乎自然的神秘和壮丽,无不躬身赞叹,称之曰“圣海”,“圣湖”,“圣水”。不管是蒙昧人,也不管当时已是相当开化的人,尽管在一些人心里首先触发起的是一种神秘感,而在另一些人心灵中激起的则是美感和科学的情感,但他们对贝加尔湖的膜拜赞叹却是同样的竭诚和感人。人们面对贝加尔湖浩瀚的景观,每每感到惶惶然不知所措,因为,无论是人的宗教观念或是唯物主义观念都无法包容下它:贝加尔湖,它不存在于任何某种同类的东西都可存在的地方,它本身也不是那种这里那里都可存在的东西,它对人的心灵所产生的影响也和“冷漠”的大自然通常产生的那种影响不同。这是一个特殊的、异乎寻常和“得天独厚”的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贝加尔湖进行测量和考察,近年来甚至还使用深水探测仪器对它进行测试。它具有了明确的体积概念,于是,人们便开始拿它进行比较:时而把它同里海相比,时而又把它同坦噶尼喀湖相比。人们计算出,它容纳着我们地球上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解释了它的成因,推测出,在任何地方都早巳绝迹的许多种动物、鱼类和植物何以能在它这里繁衍生长,生存在数千里之外世界其他部分的各种生物又何以来到了它的水中。当然,并非所有这些解释、这些推测彼此都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贝加尔湖岂有那么简单,可以轻易让它就此失去那神秘幽邃、莫测高深的特性?然而,这也理所当然,就其本身的物理条件,它被摆在人们所描绘和发现的大自然伟大奇迹之列是适得其所的。它就耸立在这奇迹之列……这仅仅是因为它本身是充满活力、气象雄伟、巧夺天工、无与伦比和任何地方都不复多见的,它知道自己应处的位置,知道自己的生命价值。

那么,到底怎么才可以比较它的美呢?又何与匹比呢?我们并不担保,世界上再没有比贝加尔湖更美好的东西了: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家乡亲切、可爱,连爱斯基摩人或阿留申人,大家知道,对他们来说,冻土带和冰雪荒漠就是自然界完美的富庶的乐土。我们从出生那天起就呼吸着故乡的空气,吮吸着故土的精华,沐浴在它的景色之中,它们陶冶着我们的性情,并在很大程度上融合成了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一切对于我们是宝贵的,我们是它们的一部分——纳入自然环境之中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只这样说是不够的;大自然那古老的、永恒的呼声在我们心中也应该,而且已经得到响应。把格陵兰积冰同撒哈拉沙漠相比,把西伯利亚原始森林同俄罗斯中部草原相比,甚至把里海同贝加尔湖相比,即使有所偏爱,也都毫无意义,充其量只能表达自己对它们的某种印象。所有这些都以其美而令人称绝,以其生命活力而令人惊异。在这种情况下试图作这种比较,多半都是出于我们不愿意抑或不善于发现和感受景致美的唯一性和非偶然性,及其令人担忧和惶恐的境遇。

大自然作为世间完整的、唯一的造物主,毕竟也有它自己的宠儿:大自然在创造它时特别倾心尽力,特别精益求精,从而赋予了它特别的权力。贝加尔湖,毫无疑问,正是这样的宠儿。人们称它为西伯利亚的明珠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暂且不谈它的资源,这将是单独的话题。贝加尔湖之所以如此荣耀和神圣,另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它那神奇的勃勃生机,在于它那种精神——不是指从前的,已经过去的,就像眼下许多东西那样,而是指现在的,不受时间和改造所支配的,自古以来就如此雄伟、具有如此不可侵犯的强大实力的精神,那种具有以天然的意志和诱使人去经受考验的精神。

我想起了我和一位到我家作客的同志同游贝加尔湖的事,我们沿大贝加尔湖湖岸上古老的环湖路,步行良久,定出很远很远,来到了湖南岸一个最优美、最明亮的去处。时值八月,正是贝加尔湖地区的黄金季节。这时节,湖水变暖,山花烂漫,甚至连石头在阳光下闪闪烁烁也像山花一般绚丽;这时节,太阳把萨彦岭重新落满白雪的远远的秃峰照得光彩夺目,放眼望去。仿佛比它的实际距离移近了数倍;这时节,贝加尔湖正储满了冰川的融水,像吃饱喝足的人通常那样,躺在那里,养精蓄锐,等候着秋季风暴的到来;这时节,鱼儿也常大大方方地麇集在岸边,伴着海鸥的啾啾啼鸣在水中嬉戏;路旁,各种各样的浆果,俯拾皆是——一会儿是齐墩果,一会儿是穗醋栗,有红的,有黑的,一会儿是忍冬果……加之又碰上了罕见的好天气:晴天,无风,气候温暖,空气清新;贝加尔湖湖水清澈,风平浪静,老远就可看到礁石在水下闪闪发光,晶莹斑斓;路上,忽而从山坡上飘来一阵晒热的、因快成熟而略带苦味的草香,忽而又从湖面上吹来一股凉爽沁人的水腥气息。

两个来小时过后,我的这位同志就已经被扑面而来令他目不暇接的景致折服了:狂花繁草,野趣满眼,天造地设的一席夏日奢宴,他不仅前所未见,甚至连想都难以想象得出来。我再说一遍,当时正是百花盛开、草木争荣的鼎盛时节。还要请您在所描绘的这幅画面上再添上几条向贝加尔湖奔流而去的潺潺(我巴不得说:它是伴随着清脆、庄重的乐曲)山涧小溪,我们曾一次又一次地向这些小溪走下去,试试它的水温,看一看它们多么神秘、多么奋不顾身地像扑向母亲的怀抱般汇入共同的湖水中去,求得个永恒的安宁;请在这里再添上那些接连不断、整整齐齐的隧道,它们修筑得颇具匠心,一洞洞依山而就,浑然天成,其总长度竟与这段路程相差无几,每洞隧道上方的悬崖峭壁时而庄重险峻,时而突兀乖戾,就像刚刚结束一场游戏般一副无拘无束的神情。P10-14

序言

这两本“地理文粹”是由《世界文学》编辑部编选的,其编选的标准十分简单:一是作品曾在《世界文学》上发表过,二是篇名中带有一个地理名称。

于是,一本便成了类似游记选集的“散文篇”,另一本成了想象之地的虚构故事的“小说篇”。

说到游记,中国人自古就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话,而且还是行路在先,读书在后。可见先有感知,后有认知,先有地理,后有文理。在外国,游记也同样是散文中很重要的一类。据我所知,不少篇名中带有地理名称的作品都是佳作,其中包括在此选译了片段的劳伦斯的《大海与撒丁岛》等。另外,哥伦布写有《发现美洲》,司汤达有《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斯特恩有《穿越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奈瓦尔有《东方之行》,斯蒂文森有《西尔维拉朵之路》等等。如果要编,当可再编选它一本或几本。

而想象中、虚构中、小说中的地理,我小时候最爱读的《西游记》当数经典,它也是世界游记小说中的精品。但我们这里选编的非严格游记小说类的“地理小说”(姑且这样称呼),篇名中地名的选择,有的是点明主题,有的则是借地名影射历史事件,有的具有象征的意义,有的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其中《萨拉热窝失恋记》一篇,地名的选择完全服务于小说主题的有意安排。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萨拉热窝这个巴尔干城市直接爆发的,而这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也正是在这个城市中认识到了,自己对那位有妇之夫教授的恋情属于一种“肆爱”,于是毅然与教授分手,就像当年那个刺杀大公的爱国青年普林齐普那样,第一枪没打中,第二枪打中了大公的妻子,第三枪打中了大公以及他的子子孙孙。女主人公在萨拉热窝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地点的醒悟是那么及时。

在外国的精彩小说中,篇名中带地名的佳作,当可在此再举出一些。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多斯·帕索斯的《曼哈顿中转站》、米勒的《北回归线》、格拉克的《西尔特沙岸》、沙拉莫夫的《科雷玛故事》、基尼亚尔的《罗马阳台》等等。

不过,还是让我们从这两本书开始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海与撒丁岛(世界文学地理散文集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劳伦斯
译者 袁洪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1747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3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21:50